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5.30
折扣购买: 教女儿学论语
ISBN: 9787512633070
陈小云,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加入广告及品牌咨询行业,曾服务众多**和**品牌以及大型**项目。主要著作有:传播学专著《泛广告时代的幻象》,经典对话系列《教女儿学<论语>》、《教儿子学<孙子>》等。
这三旬不需要解释了,都懂。 先别忙着说都懂。我问你,孔子这三句话,一会 儿讲学习,一会儿讲远方来客,一会 儿讲知人不知人的……是不是有点乱啊? 这…… 我再问你,这三句很平常的话,孔子为什么要用 反问句?通常我们使用反问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问 题…… 嗯,他为什么不正面讲呢?比如:学而时习之, 很悦;有朋自远方来,很乐…… 是啊。我想,眼前这本《论语》,不是孔子在家 里独自一个人写的,里面的孔子语录,大多是回答学 生的提问,或者是针对某些具体事情有感而发…… 你是说,孔子这三句话,是针对某个同学讲的? 是的,一定是孔子对班上的一位同学有意见,那 天下课后特意留下他,关照了几句…… 这位同学呢,平时功课很好,但*大的问题是不 太合群,有点孤僻—一对了,你们班有没有这样的同 学? 嗯,有一个,就是刘雨辰,功课也很好,老师都 很喜欢她,可她总是一个人,不怎么和我们一起玩, 我们玩的时候也不大叫她。 孔子的这位学生,大概和刘雨辰一样,平时也不 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同学们在一起演习礼乐,他却 一个人关门读书;同学们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举办聚会 ,他也没兴趣参加;同学之间有什么误会,他总是耿 耿于怀…… 哦,是因为他不太合群,所以孔子才留下他,对 他说…… 孔子对他说:“学了之后,按时和大家一起练习 ,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 大家,不也是很开心吗?人家不了解你,你内心却不 抱怨,不也是很君子吗?” 这三句话,讲的就是一个合群的道理……不过, 这里说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吗? 学习的“习”字,我们通常解释为复习、温习, 其实孔子这里讲的习,是指大家一起练习、演习。孔 子教的主要不是数学、语文、外语,而是礼仪、音乐 、舞蹈、诗歌、射猎、驾车等,是需要大家一起互动 、一起演习的…… 很有趣啊,他专门教一些副课…… 他觉得这才是主课,他教这些课程,就为了让大 家在一起,学习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和规矩,培养合群 的快乐感觉。 君子,就是一些合群的人吗? 是啊。通常越聪明的人,越不容易合群,他们一 般比较自以为是,也比较敏感——比如说,有同学误 解了你,或老师不赏识你,你心里会抱怨、会思前想 后吗? 这个,没那么严重吧,郁闷会有一点。 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即使人家误解 你不赏识你,你都看得开,不郁闷也不抱怨,这就像 个合群的君子了。 所以,这一段应该是孔子关照那个**学生,除 了人聪明、功课好,还要学会与人相处——这道理, 其实也蛮简单。 简单的道理,要做到却不容易。孔子喜欢的,是 大家相处,都有一种心胸很开阔的君子之乐,一种单 纯的、合群的快乐。 这很重要吗?要放在《论语》的开头……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很混乱的,不要说抱怨和郁 闷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事天天发生,到处都是 **和竞争,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在这样一个 环境里,有一班**的子弟,在老师带领下,远离名 利的争夺,保持着单纯的学习之乐、朋友之乐,是不 是很难得啊? 是,是有点“不亦乐乎”——这后来成了一句成 语。 这个成语的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后多 用来表示**、**的意思。 [同学录·有子]姓名:有若,字子有。鲁国人 。比孔子小三十三岁。据说长得很像孔子,孔子死后 ,曾*到同学们的推崇。在《论语》中出场四次。 孔子去世后,一些学生继承老师的遗志,也当起 了老师;有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话,是学生变成老师以后对学生讲的? 听口气蛮像。他这段话,主要讲孝悌。 孝悌是什么? 孝敬父母是孝,敬爱兄长是悌。 仁呢? 仁是孔子对一个人的*高要求,解释起来有点复 杂,我们把《论语》一点点学下去,大致能明白。这 里只要记得,仁有很多表现,但基础就这两个字:孝 悌。 孝悌了,就不会犯上作乱? 冒犯上司,就是犯上;捣乱造反,就是作乱。后 来用这句成语,多指对抗朝廷。 听上去,“作乱”比“犯上”要严重…… 那当然。有子说:“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很少见;不喜欢冒犯上级,却 喜欢造反的人,从未有过……”鲜:少的意思。 听他这口气,好像是为了不犯上作乱,才需要孝 悌的…… 说得有意思。我想,孝悌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 应该别有目的。有子这个话也许是对国君讲的——对 一国之君来说,总希望大家懂规矩、守秩序,所以他 会提倡孝悌,多少有点功利主义。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讲呢?P2-4 仅读于丹是不够的—— 有人说,《于丹<论语>心得》只适合成年人阅读; 本书既有原文、拼音、注解,*有智趣盎然的父女对话,让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历史场境中复活,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命运,让青少年真正读懂孔子,是青少年学习《论语》的**读本。 让孩子终身*益的珍贵礼品!——《教女儿学<论语>》! 该书内容严谨,轻松而不晦涩。充分利用古今学术资料和成果,融化到轻松的解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