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牛津通识读本

地球/牛津通识读本
作者: (英国)马丁·雷德芬|译者:马睿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地球/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57782

作者简介

马丁·雷德芬,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地质学专业。英国广播公司(BBG)科学组**制作人,为**频道和广播四台制作节目。于《***家》、《经济学人》、《星期*泰晤士报》、《周*独立报》等报刊发表大量科学类文章,涉猎广泛。著有《地心旅行》(1991)、《翠乌系列:晾望太空》(1998)、《翠鸟系列:行星地球》(1999)等。2005年获英国科学作家挤会颁发的“科学作家奖”。

内容简介

听天由命 2001年1月,整个印度西北部地动山摇,这场毁灭性的 地震震中位于古吉拉特邦普杰市。此乃印度与亚洲的洲际 碰撞余波未了。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相对运动仍在以每 个世纪大约2米的速度持续累积。20世纪已经发生了一些严 重的喜马拉雅地震,但一定有很多地区累积了大得多的张 力。2米的滑坡便有可能产生7.8级的地震。但在印度从下 方推入喜马拉雅山脉的逆断层中,某些部分已经积累了相 当于4米滑坡的张力。实际上,某些地区500多年都没发生 过严重的地震了。这样的“大地震”的确会是毁灭性的。 尽管上个世纪以来建筑标准有所提高,普杰地震的证据表 明,如今一次震级相当的地震可能造成的死亡人口比例与 100年前无甚差别。而与此同时,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口数量 增加了10倍甚至*多。如果1905年的坎格拉地震**重现 ,遇难人数很可能会达到20万。如果恒河平原的某座大城 市发生了地震,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升一个量级。东京,另 一个人口密集的地震带,从1923年至今尚未发生过大地震 。如果那里现在发生一场大地震,就算*本的建筑标准有 所提高,估计也会造成7万亿美元的破坏,这也许会导致全 球经济的崩溃。 为地震而设计 人们常说,取人性命的是建筑物,而非地震。当然, 地震中的大多数遇难者都死于倒塌的建筑物和后续的火灾 。建筑物是否会在地震中倒塌,*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地 震的力量显然十分重要,但震动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其 后便是建筑的设计。就小规模的结构而言,柔韧材料比脆 硬的材料好。就像树木可以在风中摇曳,木框架的建筑物 也可以在地震中摇摆而不致倒塌。重量轻的结构在倒塌之 时不易致人丧命。但*本住宅传统使用的木材和纸张隔断 墙*容易着火。地震中*糟糕的建筑大概就是砖石建筑以 及加固质量很差的混凝土框架了;这在较为贫穷的地震易 发**极为常见。1988年亚美尼亚的斯皮塔克市附近的地 震和19**年美国旧金山附近的洛马普列塔地震都是7级,但 前者导致10万人死亡,而后者的死亡人数只有62人,这很 大程度上是因为加州有**严格的建筑物规范。那里的高 层建筑**坚固,并且不会与地震波的频率产生共振。许 多高层建筑在地基内都安放了橡胶块来吸收震动。在*本 ,一些摩天大楼在屋顶处配有重物系统,可以快速移动以 抵消地震引起的晃动。 地面液化之时 如果你曾经站在湿润的沙滩上上下晃脚,你或许会注 意到,水会在沙中上升,你的脚会陷进去;沙子液化了。 地震摇动潮湿的沉积物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1985年 墨西哥城地震的震中远在400公里之外,但城里还是有很多 建筑被毁。那些建筑建在一个古湖的填拓地上,地震波在 淤泥中往复共振了将近3分钟,导致地面液化,便无法再支 撑其上的建筑。无论建筑物的地基有多深,一旦地面液化 ,都无法再提供多少支撑了。在1906年和19**年旧金山附 近的两次地震中,毁坏*严重的建筑物都位于海港区,就 是建在填拓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