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平台科学传播多维数据研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微博平台上的科学传播多 维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提炼与分析,研究微博平台科 学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有效利 用微博平台开展科学传播提供思考。 (二)本研究以数据回溯抓取的方式,探索了较长 时间跨度内的微博平台科学传播不同维度内容,总结分 析其特点,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说,对丰富新媒体科学传 播理论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通过研究提出微博超话社区科学传播活动改 进的对策建议,对于微博平台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情况概述 (一)数据来源及获取方式 1.数据来源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基于微博的研究 ,国内研究数据多来源于新浪微博。通过归纳分析,可 以发现研究者选取新浪微博进行研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a.用户数量多,活跃度高;b.提供开放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 口),数据获取便利。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渠道也是新浪 微博。 2.微博科学传播数据的筛选 在以往的基于微博数据的科学传播研究中,研究者 一般以三种方式进行科学传播数据的筛选:a.根据微博 标签关键字搜索“科学”、“科学传播”和“科普”, 筛选科学传播微博用户;b.直接选择知名科普微博用户 ;c.选取微博榜单中科学榜前几名用户。本研究主要采 用a 项进行科学传播类微博用户抓取,同时结合b项和c 项的方法进行人工筛选和确认,最终选定相对准确的科 学传播类微博用户库。 3.微博科学传播信息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 微博科学传播信息数据分析分为两个阶段:数据获 取和数据分析。 微博数据主要采用三种方法获取。在数据分析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微博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挖掘出 其中的关键特征,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学数据分析 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数据分类及挖掘方法等。 (二)基于微博平台数据分析的科学传播研究梳理 1.相关研究文献概况 通过用“微博+ 科学传播”在知网进行检索,发现 2010年1月份至2020年4月份,与微博科学传播紧密相关 的学术论文一共265篇,其中,2010年1篇,2011年6篇 ,2012年18篇,2013年23篇,2014年34篇,2015年41 篇,2016年49篇,2017年24篇,2018年37篇,2019年 25篇,2020年(截至4月份)7篇。可见,从2009年微博 诞生以来,我国学者始终对微博科学传播领域有所关注 并开展相关研究,侧面说明了微博作为重要的新媒体平 台在科学传播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