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作者简介
李意坚 资深职业投资人、NTB交易法创建者、财经评论人士、专栏作家,在多家主流财经媒体担任特约撰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资学、交易研究、社会经济,特别对金融心理学有深刻见解。历任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投资公司策略总监等职。已有13年的期货、股票投资从业经历。
内容简介
2007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迅速上涨态势。由于此前几年在消费 者手中积累的财富使需求大幅增长,加之必然存在的结构型通胀,三种通 胀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出现了从2007年至2008年的物价快速上涨。 这一轮通货膨胀是一堂发人深省的投资课,让很多人认识到自己的资 产潜在的风险,也认识到只有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才能有效地化解通货 膨胀对自己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通货膨胀就在我们身边,并随时有可能吞噬我们的财产。 许多普通投资者非常关心的是,如果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应该如何应 对。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引发通货膨胀现象的最直接、最根 本的原因,就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这个时候,由于货币数量增多, 而商品的数量并不能凭空产生,所以货币就不具有原来所代表的购买力了 。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把货币看作不具有优势的资产,把商品看作具有优 势的资产。延伸到股权类投资上看,在通货膨胀初期,商品价格的上涨会 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所提升,投资者的资产价值也会得到相应提升,但后 期则因为成本高昂,有可能对业绩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导致投资者资产价 值的下降。贵金属由于兼具一定的货币属性,并在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货币 的真实购买力,所以被普遍认为是可以在通货膨胀中保值的。房地产之类 的固定资产,由于具有刚性需求特征,在通货膨胀中,只要供给不是极端 地大于需求,通常会被投资、保值和正常的需求共同影响,价格有所上涨 。 可见,在通货膨胀时,我们可以考虑买入商品、贵金属、房地产,也 可以考虑在通胀初期进行适量的股权类投资,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退出。 而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从始至终只持有现金,这样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在我们作出上述投资决策的同时,可能会感到迷惑,我们以什么为依 据来判断通货膨胀是否来临?其实方法并不复杂,我们既可以通过对宏观 数据的分析判断通胀是否存在,也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发现通 胀的迹象。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出现之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出现上涨 ,这也是通胀对我们最重要的影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可以通过具 体的统计数据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来判断。统计数据主要是参照“消费者 物价指数”,也就是CPI。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这个数据,如果CPI 与此前年度相同月份相比出现超过5%的增幅,那么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就 可以认为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CPI增幅在3%~5%,可以认 为是通货膨胀率偏高。如果CPI增幅在3%以内,并且不是连续增长,那么 尚可认为是比较正常的情况。CPI的环比数据也是比较重要的,它反映了当 前物价上涨的速度。所以,CPI可以作为投资时的重要依据。但这种以数据 为判断依据的方法,往往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指数的构成比较机械,而经 济的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商品对应的需求和价格的变化,对人 们的生活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需求相对稳定的商品的 价格变化,来辅助判断每个时期的通胀情况。比如,平时可以较多关注食 用油、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和蔬菜等食品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因为这 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大多是由于成本提高所导致,这也经常是非正常通胀 的开端。再比如,可以关注煤、电、燃气、水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格,这 些基本生产资料出现价格上涨,也就意味着成本的上涨,那么最终一定会 传导到一些工业品当中,对生活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可以依照上面所讲的投资思路,进行相应的投资。比如 ,当CPI同比增幅超过3%、环比增幅连续几个月超出2%,同时重要的生产 生活物资价格几乎全部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通胀有 可能正在形成。这时就可以考虑进行消费品、食品和一些资源类企业的股 权投资,或者考虑买入一些大宗商品或贵金属。如果此时房屋的租售比仍 然处在高于1:200的低估范围之内,也可以考虑买人房产进行固定资产的 投资。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