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彩珍藏版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超值)(精)/国学典藏馆

史记(全彩珍藏版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超值)(精)/国学典藏馆
作者: (西汉)司马迁|编者:郑晨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17.30
折扣购买: 史记(全彩珍藏版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超值)(精)/国学典藏馆
ISBN: 97875502370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帝本纪  【导读】人们所说的“三皇”是史 前传说时代创世神话中的创世伟人;而“五帝”,实 际上就是原始社会的大氏族部落的杰出首领。关于“ 三皇”,有人说是天皇、地皇、人皇,也有人说是燧 人、伏羲、神农,还有人说是伏羲、女娲、神农。关 于“五帝”,有人说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 顼;司马迁则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虞舜。   《五帝本纪》的文字采自文献,与民间传说大体 一致,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相吻合,具有很高的 历史价值。  黄帝  【原文】  黄帝者①,少 典之子②,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 ③,幼而徇齐④,长而敦敏⑤,成而聪明⑥。  轩 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⑦。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 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⑧。 诸侯咸来宾从⑨。而蚩尤最为暴⑩,莫能伐。炎帝欲 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 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17)。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 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 涿鹿之野(18),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 之,平者去之。  【注释】  ①黄帝:《五帝本 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黄帝传说 为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他是有熊部族(住在今河 南省新郑县一带)的首领,故号有熊氏;后来,他成 为中原各部族联盟的共同领袖,号称黄帝。②少典: 国名。当时的所谓“国”,实际上只是一个部族集团 。③弱:年幼。④徇齐:通“迅疾”,机灵的意思。 ⑤敦:诚实。敏:勤劳敏捷。⑥聪明:见闻广博,明 辨是非。⑦神农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之一,因他教 民耕种,故称神农氏。一说神农氏即炎帝。世衰:指 神农氏的后代衰败了。⑧不享:不朝贡的诸侯。⑨咸 :都。宾从:归顺。⑩蚩尤:传说中上古时代九黎族 部落酋长。?炎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之一。?振兵: 训练军队。?五气:五行之气。古代以五行配四时, 春为木,夏为火,季夏为上,秋为金,冬为水。?艺 :种植。五种:指黍(黄米)、稷(小米)、稻、麦 、菽(豆)等谷物。?度(duó)四方:规划丈量四方 的土地。?罴(pí):熊的一种。貔(pí)貅(xiū) :虎一类的猛兽。(chū):比狸猫大而凶猛的野兽 。(17)阪泉:地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18)涿( zhuō)鹿之野:涿鹿山前的原野。涿鹿山在今河北涿 鹿东南。  【译文】  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姓 公孙,名轩辕。他生来特别神异,在襁褓中便会说话 ,幼小时就很伶俐懂礼,长大了诚实勤敏,成年后睿 智通达,明辨是非。  轩辕的时候,神农氏后代已 经衰弱。诸侯间互相侵伐,侵犯和欺凌百姓,而神农 氏无力征讨他们。于是,黄帝便操练士兵,征讨不来 朝贡的诸侯。诸侯都归附服从。蚩尤最为残暴,没有 谁能征服他。炎帝想欺凌诸侯,诸侯全都归附轩辕。 轩辕于是实行德政,整顿军队;研究季节气候,教民 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规划四方的土地。他训练 了一批如熊、罴、貔、貅、、虎等猛兽一般凶猛的士 兵,跟炎帝在阪泉的原野上展开战斗,经过多次交战 ,取得最后胜利。蚩尤又发动战乱,不顺从黄帝的命 令。这时黄帝便向诸侯征调军队,跟蚩尤在涿鹿山前 决战,活捉蚩尤,并把他杀死。各地诸侯都尊奉轩辕 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 的,黄帝便去征讨;平服了的地方,黄帝便带兵离开 。  【原文】  披山通道①,未尝宁居。东至于 海,登丸山②,及岱宗③。西至于空桐④,登鸡头⑤ 。南至于江,登熊、湘⑥。北逐荤粥⑦,合符釜山⑧ ,而邑于涿鹿之阿⑨。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 卫⑩。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 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 、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17),死生之说(18),存亡 之难(19)。时播百谷草木(20),淳化鸟兽虫蛾(21),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22),劳勤心力耳目,节 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注释】   ①披山:开山。②丸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昌乐 县西南、临朐县东北一带。③岱宗:泰山。④空桐: 山名,即“崆峒”,在今甘肃平凉西北。⑤鸡头:山 名。有人说就是崆峒山。⑥熊:熊耳山。在今河南卢 氏县南。湘:湘山,即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 ⑦荤(xūn)粥(yù):部族名,即秦、汉时的匈奴 。⑧合符:验证符契。釜山:在今河北怀来北。⑨邑 :都市。此处用作动词,指建立都邑。阿:山脚。⑩ 以师兵为营卫:叫军队在驻地周围筑营守卫。?官名 皆以云命:黄帝以云来任命官职。?大监:官名。负 责监察各地诸侯。?封禅:古代帝王登名山,封土为 坛曰封,扫地而祭曰禅。?迎日:预先推算日、月、 朔、望等未来的时辰。策:指蓍(shì)草,古人用 它的茎占卜吉凶。?风后、力牧、常先、大鸿:都是 黄帝的大臣名。?天地之纪:天地四季运行的程序或 规律。(17)幽明之占:对于阴阳变化的占卜。幽,指 阴;明,指阳。(18)死生之说:养生送死的仪制。 (19)存亡之难:国家存亡的道理。(20)时播:按季节 播种。(21)淳化:驯养。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 妃嫘祖教民养蚕缫丝。(22)旁罗:广泛观察。  【 译文】  黄帝开辟高山,凿通道路,从没有安逸地 生活过。他向东达到大海,登上丸山和泰山;向西到 达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向南到达长江,登上了熊耳 山和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在釜山与诸侯核验符契 ;在涿鹿山下的平原上,建立了都邑。黄帝率领部下 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居处,驻地让士兵筑起营垒来自 卫。百官都用云来命名,军队也称云师。他设立左右 大监,监督各地诸侯。各方诸国和顺,在祭祀鬼神山 川的大典中,参加黄帝主持盛典的非常多。黄帝又获 得了宝鼎和能预先推算节气日辰的蓍草。他拔举风后 、力牧、常先、大鸿来治理民众。他顺应天地四季运 行的规律,预测阴阳的变化,研究养生送死的制度, 考究国家存亡的道理。他按季节种植百谷草木,驯养 鸟兽蚕蛾,广泛地研究日月星辰的变化以及水流、土 石、金玉的性能。他勤思考,勤实践,多观察,多倾 听,有节度地使用山林川泽的物产。他即位时有象征 土德的瑞兆,所以称为黄帝。(P2-4)

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5本套:在城望乡 田野中国五讲+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