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67
折扣购买: 上下五千年(学生版精读拓展本)/考前中国经典
ISBN: 9787549111428
大禹治水 禹,名叫文命,是鲧(gun)的儿子,颛 (zhuan)顼(xu)帝的孙子,黄帝的玄孙。禹自幼 就为人诚实忠厚,又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待人接 物极有分寸,很受人们称道。在尧统治时期,禹就 被尧征召到了身边,只因为他当时还年轻,没有被 委以重任。在舜帝时期,就正式在朝为官,大家一 致公认禹为官清正廉洁、勤恳严肃,他的仁心能使 人们亲和,他的言谈可以使人们信服,他将自身的 行动成为法度,总是谦恭勤勉地处理各项公事,所 以被百官奉为典范。 帝尧时期,中原大地上经常洪水泛滥。每到雨 季,常见那滔滔的洪水,犹似来自天上的猛兽,漫 过高山,淹没丘陵,吞噬掉无数的良田。大水过后 ,房倒屋塌,物产被冲走,灾区的老百姓衣食无着 、无处容身,离乡背井、流离失所。尧帝看了,十 分着急,就任用了鲧去治水。极为可惜的是,在鲧 治水时,虽也尽心谒力,却因不讲究方法,看到一 处大水冲来,就去找人用土石封堵,结果是这边的 堤刚堵上,那边的堤又决口了,更大的水势从决口 处冲开,最后是堵了东面,淹了西面;堵了南面, 淹了北面。治理了整整九年,各处的江、河、湖泊 却照样泛滥。灾区的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日转星移,天地转换,九年的时问很快过去了 。此时的朝廷,也已换成了舜帝统治时期。在舜帝 走访巡视、考察民情时,看到鲧的治水竟然如此不 得_力,就地罢了他的官,并将其流放到了羽山。 同时命令禹代替他的父亲继续治水。 禹领命上任后,丝毫不敢懈怠,马上奔赴水患 区。但是他没有急于动手迎战洪水,而是先带领着 他的得力助手伯意、后稷(ji)等人,耐心细致地 去进行实地考察。他穿山越岭,认真观测山川的地 势形貌,用木桩作为标志,测定地形的高低、和水 的流向。他一路走来,跋山涉水,登悬崖,爬峭壁 ,一手拿着准和绳,一手拿着规和矩,背上还背着 测四时、定方位的仪器,以便根据不同的时节安排 应时的治水事宜。禹时刻不能忘记,父亲是因治水 无功而受罚,最后只身病死在他乡。他更不能忘记 朝廷对自己的重托和百姓的期待。在他治水的十三 年里,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然而一次都没有 进入。他怕回家看见老母和妻儿,会分散了自己专 心治水的精力;他怕“家”会绊住他四处察看水患 和治理洪水的脚步。他每次都站在家门口,经过了 一番犹豫后,都坚定地撇开了自己的小家,去顾全 百姓的那个大家。他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 业业,满脑子里装的全是治理洪水的问题。他通过 反复调查,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摒弃了用 “堵”治水的消极做法,实施了“疏通”治水、积 极应对的办法.以便起到一朝努力,长治久安的长 远效果。最后他带领百姓开发了九州的土地,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