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知识工程/智能制造系列丛书

制造业知识工程/智能制造系列丛书
作者: 田锋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80
折扣购买: 制造业知识工程/智能制造系列丛书
ISBN: 9787302512363

作者简介

田锋,安世亚太公司**副总裁,**工业软件与**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综合仿真工程试验室主任,“智能制造推进联盟”专家委员,“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首席技术专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家组副组长,机械工程学会设计分会委员,设计方法分会委员。 精益研发体系创始人,《精益研发2.0》(2016年出版)著作者,《精益研发》(2009年出版)著作总编,《精益研发》杂志(2008首刊)主编。曾发表精益研发、正向设计、综合设计、设计方法、复合材料等相关论文20余篇。 知识工程2.0体系创始人,《知识工程2.0》著作者,曾发表知识工程相关的论文10余篇。 综合仿真体系创始人,曾发表CAE技术、多学科优化、协同仿真、企业仿真体系建设等相关论文20余篇。 二十年研发、技术与咨询经历,为百余家企业提供研发体系建设和研发信息化咨询,对研发信息化技术与制造业需求的*佳结合方案具有深入研究。中国航空三大主机所、航天某设计研究所、船舶某研究院、中车集团等企业的精益研发、综合设计、协同仿真、仿真体系建设、知识工程、科技资源整合等项目的总设计师。

内容简介

第1章 知识工程的发展背景 1.1 知识工程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国企业尤为重要。经调查,当前中国科技人才结构呈现过于年轻化趋势。20世纪 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比例是 13%,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比例是 17%,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占 70%。**十年代的大学生多数已经进入领导和管理岗位,一线的技术人员*大多数是 30岁上下的年轻人。 知识缺乏有效管理,老同志离岗回家,经验和知识流失严重。“有样子的活会干,没样子的活不会干。”年轻人无法顺利进行**产品的研制,无法有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个严峻问题。老专家和骨干的知识高效重用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从“十三五”开始,知识工程成为一项**战略。 中国企业一直在寻求转型升级之道,希望在短时间内进入发展快车道。产品通过引进消化可以跨越年代,但企业的技术积累无法跨越。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主要是“持续进化”,而不是“突变式创新”。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由两个能力构成:创新能力①和仿复能力(知识共享),如图 1-1所示。创新能力决定企业能做多强,仿复能力决定企业能做多大,两者缺一不可。它们的乘积决定企业的发展能力。因此,创新和知识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不基于知识积累的创新,是无生命力的创新;脑筋急转弯式的创新,是给人“做嫁衣”的好点子;不进行复制重用的创新是无效益的创新,是科研体系中的*大浪费。 ①创新能力建设不是本书的主体内容,相关内容可以参考本书 B.7节“创新方法论 TRIZ简介”。 中国企业与****企业的差距,不仅在于对创新和知识的驾驭能力,*在于对“知识与创新共生关系”的认知。 图 1-1 知识与创新的共生关系 1.2 国外知识工程发展*趋成熟 技术进步和需求升级,导致内外部环境加速变化,企业成果和知识也以***的速度源源产生。随着企业内部各领域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企业成员快速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其核心技能,管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各大企业纷纷在知识管理和应用方面进行积极实践。 1.2.1 NASA知识工程体系 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把“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促使其创造新知识,分享经验,提高 NASA及其合作伙伴的执行力”作为其知识管理的目标。具体来说,知识管理能够使设计人员获取已完成项目的经验,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使新人快速成长。同时,NASA认识到知识管理是系统性工作,其效果的发挥需要文化的支撑,知识管理需倡导学习型文化,鼓励知识共享。因此,NASA知识工程体系包括知识架构、知识管理、支持服务和文化。 1.NASA知识管理技术基础 (1)知识管理框架:NASA知识管理团队根据知识管理三大要素(人员、流程和技术)的应用,提出知识管理框架,即在知识管理活动的支持下,通过技术和工具,提供一个知识共享和应用的环境,如表 1-1所示。 (2) 企业架构:NASA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用于创建其知识工程平台,分为业务框架、流程框架、数据框架和技术框架,各个层次之间用检测框架分隔开来。应用 EA框架的主要作用为:以“发展知识管理,培训、传递知识和促进协同”为战略;自上而下逐层分解需求,将知识管理需求具体化到 EA框架中;用迭代和递归来保证各个层次之间的回溯,形成统一参考模型。 表 1-1 NASA知识管理框架 (3) 虚拟企业:NASA专门建立了NISE(NASA immersive synthetic enviro -nments)项目,实现任务支持(建模、仿真、协同等)、扩展(公众的参与和激励)、学习(K-12学**统)和内部培训。该组织还拥有一个具有 800万注册用户(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的实时交流平台—第二生活(second life,SL)。 知识工程是知识管理、智慧研制进而创新研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