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07
折扣购买: 蝶变:乡村振兴典型路径
ISBN: 9787219118375
安徽潜山:“20 分钟就业圈”助力群众增收 导读 安徽省潜山市地处皖西南、大别山东南麓,素有“ 皖国古都、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等美誉,世界地质公 园、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天柱山坐落在此,2018 年 因旅游特色经济成功撤县设市。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市 深入推进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际,探索 将“20 分钟就业圈”建到 67 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 置点附近,有效解决了农村就业创业特别是脱贫人口就 业问题,真正让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实现“稳得住” 。 安徽省潜山市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 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 县,2019 年实现脱贫摘帽。潜山 市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以来, 先后建成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67 个。该市探索做实“建好 平台、选好 产业、做好服务、抓好创新”文章,有效 破解了安置点 3256 名劳动力因家 中有病人需要照顾 、老人需要赡养、孩童需要陪读等原因不能离开家门就 业, “4、5、6”人员(40 岁、50 岁、60 岁中老年 人员)因缺乏技术难就业,而城区企业难招工的双向难 题,拓宽了搬迁群众收入增加渠道,夯实了“稳得 住 ”的基础。 一、建好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一是建就业帮扶车间。注重利用乡、村废弃旧厂房 、旧校舍、旧村部、空置商铺等闲置资产建设就业帮扶 车间。2017 年以来,67 个安置点建设就业帮扶车间 59 个,入驻加工型小微企业 59 家,织密“20分钟就 业圈”。 二是建就业帮扶基地。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农 特产品加工厂为居家就业帮扶基地,确定物业管理、家 政服务、服装加工等适合脱贫人口就业的企业为就业帮 扶基地。 三是建就业政策平台。公共财政设立就业专项资金 ,做到“四个有补助”,即居家就业有补助(每人每月 200 元)、稳定就业有补助(每人每月 200—300 元) 、参加培训有补助(每人每天 50 元)、转移就业有交 通费补助(每人每月 100—200 元),充分调动群众主 动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仅 2022 年第一季度 ,全市已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居家就业帮扶基地个人岗 位补贴 50.68 万元,落实就业帮扶基地个人岗位补贴 、社保补贴、单位岗位补贴 14.62 万元,发放就业帮 扶车间吸纳就业补贴 54.3 万元,落实务工交通补贴 13144 人 255.02 万元。 二、选好产业,让群众在田地间就业 一是依托绿色农业就业。潜山是全国茶产业百强县 、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和“中国瓜蒌之乡”。按照“龙 头企业 + 合作组织 + 基地 + 农户”发展模式,安置 点周边建成一批茶叶、瓜蒌、蚕桑、油茶等产业基地, 发展一批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以产业带动、吸纳就业 、入股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脱贫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