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曾在多所大中学校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49年后,任华东师师范大学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代表作品有《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等。
内容简介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是宋朝陆放翁…先生 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 的说书。说书虽然是口中 的事,然到后来,将说书 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 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 的平话了。平话俗称小说 ,亦谓之闲书。虽然是用 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 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 。 现在中国的书籍,行 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 》。据书业中人说:它的 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 的第一。这部书有些地方 ,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 如赤壁之战前后便是;有 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 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 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 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 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少 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 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 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 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 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 ,是哪一朝皇帝”。然而 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 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 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 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 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 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 ,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 的阅读为有力。这可见通 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 。 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 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 、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 。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 此。但无意义的事实,知 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 处呢?尤其是观点误谬的 ,知道了,记得了,不徒 无益,而又有害。而且平 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 事。因为历史上的事实, 所传的,总不过一个外形 ,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 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 它、考证它、解释它。观 点一误,就如戴黄眼镜的 ,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 镜的,看一切物皆绿了。 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 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 ,却误把恶意猜测他,就 会觉得处处可疑。明明是 坏的,却误当他好的,也 会觉得他诚实可靠。历史 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 此? 从前论史的人,多说 史事是前车之鉴。其意以 为一件事办好了,我们就 当取以为法,摹仿它;一 件事办坏了,我们就当引 以为戒,不可再蹈其覆辙 。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 ,其实这话似是而非。史 事哪有真相同的?我们所 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 ,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 情既实不相同,如何能用 同一的方法对付?别的事 情姑弗论,在欧人东来之 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 何尝不根据旧有的知识? 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 是从历史经验而来?其结 果却是如何呢?真正硬摹 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 事实也不容你如此。然而 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 、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 。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 误谬,其知识自然随之而 误谬了。所以我们现在研 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 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 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 误谬。矫正从前观点的误 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 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 明白些,有兴味些。 三国时代,既然是人 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 讲论,自然最为相宜。所 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 加论述,或者纠正从前的 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 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学问 的荒疏,见解的浅陋,自 不免为大方所笑,我只是 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希 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 方面的渐多,亦希望人们 就我所说的赐与教正。 P2-5 \\\\\\\\\\\\\\\\\\\\\\\\\\\\\\\"拨开历史的迷雾,解密真实的三国。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先生写给大众的三国普及读物。发掘三国人物不为人知的侧面,易中天品三国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吕思勉先生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大师生动有趣的历史“科普”】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史学泰斗级人物,本书是他生前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也是大师写给大众的一本历史“科普”书。与严肃难懂的史学论述相反,大师用最浅显的语言,做最生动的表达。《三国演义》中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笔下栩栩如生,涉及到史实又不失严谨,他为大家辨析了演义和史实之间的界限,揭示了许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真相,使人们在谈笑间便能领略历史的真义。 【提炼独到历史观点,发掘三国人物故事外不为人知的真实侧面】 三国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脍炙人口,书籍、评书、剧集、解析层出不穷,但故事之外那些人真实的样子却已渐渐模糊。吕思勉先生者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分别从文学和史学两个角度,纠正了演义中许多不实之处以及历来口口相传的谬误观点,对诸葛亮、曹操、魏延、钟会等三国人物,以及许多三国时期的著名战事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也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新增大量图文、注释,开阔视野,解密一个真三国】 本次出版新增人物图、地形图等近七十幅,注释近百个,力求使读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了解真实的三国人物经历和战事始末。\\\\\\\\\\\\\\\\\\\\\\\\\\\\\\\"
"拨开历史的迷雾,解密真实的三国。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先生写给大众的三国普及读物。发掘三国人物不为人知的侧面,易中天品三国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吕思勉先生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大师生动有趣的历史“科普”】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史学泰斗级人物,本书是他生前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也是大师写给大众的一本历史“科普”书。与严肃难懂的史学论述相反,大师用最浅显的语言,做最生动的表达。《三国演义》中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笔下栩栩如生,涉及到史实又不失严谨,他为大家辨析了演义和史实之间的界限,揭示了许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真相,使人们在谈笑间便能领略历史的真义。 【提炼独到历史观点,发掘三国人物故事外不为人知的真实侧面】 三国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脍炙人口,书籍、评书、剧集、解析层出不穷,但故事之外那些人真实的样子却已渐渐模糊。吕思勉先生者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分别从文学和史学两个角度,纠正了演义中许多不实之处以及历来口口相传的谬误观点,对诸葛亮、曹操、魏延、钟会等三国人物,以及许多三国时期的著名战事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也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新增大量图文、注释,开阔视野,解密一个真三国】 本次出版新增人物图、地形图等近七十幅,注释近百个,力求使读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了解真实的三国人物经历和战事始末。"
书籍目录
楔子001
宦官007
外戚021
黄巾031
历史和文学045
后汉的地理049
董卓的扰乱059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073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089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099
赤壁之战的真相113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127
替魏武帝辨诬147
从曹操到司马懿161
替魏延辨诬171
姜维和钟会181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191
司马懿如何人197
司马氏之兴亡205
晋代豪门斗富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