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历史(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拥有法国博士学位的民国总统 1920年6月22日,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车站。 此时的车站已是人头攒动。据说,车上有一个法国贵 宾。当时的北京政府总统府代表袁乃宽。和叶恭绰。 ,交通部、外交部官员,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法国 驻中国公使卜柏,还有中法协会、中法协进会、欧美 留学生会、法华教育会等一堆民间团体都前来迎接。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排场? 这火车里坐着的人正是法国前总理班乐卫(又译 作潘里夫)。要说这班乐卫其人,可算得上是个大牛 。班总理出生于1863年,在1917、1925年两度出任法 国内阁总理。别看他当过总理,人家原本还不是搞政 治的,而是学者出身,被称为“数学奇人”。班总理 24岁就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来还提出了微积分方 程和函数论。同时,班乐卫对机械也很感兴趣,曾经 担任过法国国防技术发明部部长,负责研发制造新式 武器。班总理也不完全是个理科生,他对中国文化拥 有狂热的爱,做梦都想来中国看一看。就是这么一个 集数学家、机械家、政治家、法国文青于一身的法国 人,现在来到了中国。那么,他来中国究竟干什么呢 ? 这事得倒回一年前,也就是1919年来说。话说第 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当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新官 上任,急于平息内争,发展国力,就派出叶恭绰去欧 美国家考察调研一番。叶恭绰去欧美溜达了一圈,回 来报告徐世昌说,一战之后,西方文明破产,西方人 都想着从我们东方文明中寻求出路。日本、印度这些 国家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都有自己的学系,就我们中 国没有。要说这东方文化的代表,舍除中国,谁出其 右?所以叶恭绰就向徐世昌建议,由中国政府资助巴 黎大学设置中国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课程。此前叶恭 绰在法国时就已经和法国著名中国文化爱好者班乐卫 提过这个构想。文青班乐卫同志拍着胸脯打包票,只 要中国那边没问题,法国政府这边我搞定。徐世昌虽 然是民国的总统,但也是前清翰林出身,是一个传统 思想很浓厚的人。徐世昌的思想其实大致没有跳出当 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范畴。徐世昌一直认为,西 方是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比中国强,但要说道德教化 ,中国能甩西方八条街。话说老徐在前清也当了好些 年的官儿,办过不少交涉,没少受洋大爷的气。这次 老徐一听说,欧战已让西方文明破产,洋人都开始从 东方道德文化里找出路,那个文明优越感便油然而生 。当即就同意了叶恭绰的建议,同意每年由中国政府 拨款10万元(当时巴黎大学校长年薪三万法郎,合 5000元),资助巴黎大学设置中国学院。这中国学院 第一任院长,就是班乐卫。 这次班乐卫来华,一方面自然是来到自己魂牵梦 绕的中国,领略一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另一方面,更 是面见学院董事会主席——“大老板”徐世昌。没有 徐总统的慷慨,班院长现在连饭碗都没有呢。25日中 午,大总统徐世昌在总统府宴请班乐卫一行。饭桌上 班乐卫无非就是一套感谢恭维之语,自己恭维完了, 掏出了四位法国总统(三位前任一位现任)写给徐世 昌的感谢信。这四位法国总统把徐世昌大大地吹捧了 一番,法国前总统卢贝称徐世昌资助设立中国学院是 “不朽的事业”,前总统费李尔称徐世昌是“溥利人 群,共钦伟绩”,前总统博安格称赞徐世昌做了“世 间不朽之功”,现任总统德萨迺尔称赞徐世昌通过文 化软实力宣传中国是“懿谋渊虑”(就是深谋远虑的 意思)。这一番吹捧,徐总统更是喜笑颜开。班乐卫 就趁着徐总统开心之际,趁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请 求什么呢?请求将四库全书影印,然后将影印版付予 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供西方学者学习研究,为此,法国 政府愿意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此话一出,徐世昌当即 欣然同意。徐世昌上台前就宣称要“文治”,现在外 国人拿庚子赔款来影印四库全书,无非等于拿钱为中 国的文化打广告,既符合徐总统的“文治”口号,又 抵消了部分庚子赔款,何乐而不为?此后徐世昌指令 后来成为历史大家的陈垣负责清点文津阁四库全书现 存的册页,以便影印。 陈垣带人在文津阁清查三个多月,逐册清点,最 后写成《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统计出四库全书共 存有36277册。这四库全书总共有两百三十多万页, 将近八亿字。要把四库全书全部影印,别说当时,就 是放在今天也是个浩瀚的工程。但法国文青班乐卫对 我们四库全书规模到底有多大可能没有概念,看到徐 世昌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自然以为任务完成。班乐 卫又对徐总统说,法国巴黎大学因为徐总统对中法文 化交流的贡献,拟授予徐总统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徐 总统或许对西方的硕士、博士没多大概念,徐总统自 十寸已经是翰林了,放你们那儿应该不比博士差。但 关键这是法国巴黎大学的博士,世界名牌学校,多少 人梦寐以求。文人有时候多少都爱慕点虚名,徐总统 也不例外。徐总统谦虚了几句,也就欣然接受了。 P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