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里的蜜——金波的24堂阅读课

书本里的蜜——金波的24堂阅读课
作者: 金波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书本里的蜜——金波的24堂阅读课
ISBN: 9787540365639

作者简介

"1935年7月生于北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14年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作家奖。 "

内容简介

一起长大的玩具 猪蹄儿灯 小时候过年,最大的 乐趣莫过于三十晚上点燃 “猪蹄儿灯”。 那是一种自制的灯盏 ,点燃以后,高举过头, 就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其实,玩猪蹄儿灯, 最大的乐趣,还缘于它的 制作过程。 早在腊月二十几,不 少人家就开始宰猪了。我 们小孩子家对于宰猪吃肉 ,当然有兴趣,但也早就 巴望着得到那尖尖的猪蹄 儿壳,觊觎着一小块猪油 ,好用来做一盏猪蹄儿灯 。 被宰了的大肥猪,浸 在热汤里,刮去了鬃毛, 白白胖胖地躺在案板上, 它的四只尖尖的小猪蹄儿 翘得高高的。 我们拿一根长长的钉 子,用钉子帽儿用力一勾 ,就把猪蹄儿壳勾了下来 。大人们很慷慨,尽管你 去勾,反正对他们来说也 没用。 但是,想要一块猪油 可就难了。没有猪油是万 万做不成猪蹄儿灯的。所 以,我们总是死乞白赖地 讨猪油。而他们又总是说 ,这样一块猪油,够炒一 个菜的了。 我们说,宁肯少吃一 个菜,也愿得到一块猪油 。 快过年了,大人们也 不愿拂了孩子们的面子, 所以最后总是能满足我们 的要求,割下一块猪油送 给我们。 有了猪油,再去找妈 妈要一根棉捻儿,裹在猪 油里,塞进猪蹄儿壳里, 一盏灯就算做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简单多 了,找一根高梁秆儿,劈 开一端,把猪蹄儿灯夹紧 ,就算大功告成。 到了三十晚上,把猪 蹄儿灯点着,互相招呼着 ,一齐走到街上来。 街上已有好多孩子提 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了 。他们的灯只能提着,低 低地照着脚下一小片土地 ;我们的猪蹄儿灯却总能 举过头顶,照得很高很远 。 最值得骄傲的是,我 们的灯是自己做的。 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 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 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 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 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 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 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 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 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 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 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 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玩的时候,先得从鞭 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 。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 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 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 ,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 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 ,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 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 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 冻,谁也不觉得冷。在我 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 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 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 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 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 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 会停转歪倒。抽陀螺,还 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 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 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 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 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 为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 知是谁,把“抽陀螺”改叫 “抽汉奸”。这个新名称, 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 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 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 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 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 团转,很是解气。 有时候,大人们在一 旁看着,也会走上前来, 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兔儿爷 小白兔向来是儿童的 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 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 格,让我们格外爱怜。每 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 月饼、水果、干果外,最 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 就数泥塑兔儿爷了。本是 兔儿,偏又以“爷”相称, 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 殊荣。“爷”字向来是与长 辈、与威严连在一起的。 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 论,我小时候就知道有“ 灶王爷”“土地爷”“财神爷” ,对这些“爷”们,须格外 敬畏,以免招灾惹祸。 这兔儿爷,虽然也算 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 即使称为“爷”,我们也并 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 这兔儿爷和我们最平等, 最亲近。每年的中秋节, 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 和我们玩耍。它带给我们 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 能代替的。 对兔儿爷的喜爱,除 了缘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 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 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 特,兔脸儿,人身子,那 样子格外引人遐想。 那时候,每逢买来一 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 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 对视好久。兔儿爷的眼睛 瞪得圆圆的,兔儿爷的穿 着打扮也很奇特,有的穿 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 ,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 威武。 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 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 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 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 。 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 儿爷中,我最喜欢的是一 种叫“刮打刮打嘴”的兔儿 爷。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 ,一动就发出“刮打刮打” 的响声。原来有一根线连 着嘴唇,从中空的体内伸 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巴 一张一合,发出声响。 说起兔儿爷,本是中 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 ,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 的神话。妇女拜月,供的 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 仿效妇女,供的是兔儿爷 。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 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 了我们的玩具了。 "1. 本书的作家金波是中小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家。 2. 选文经典,书中所选文章均是作家入选各地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散文或散文诗。 3. 语文老师参与点评,全书以阅读课的形式呈现,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获得阅读和写作的指导。 4. 光滑护眼的质感用纸,清新全彩插图,带来极佳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