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65.00
折扣购买: 随遇而安
ISBN: 9787559678027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开过 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 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 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 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 两门是选修。联大的课程分 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 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 文学史(分段)……是必修 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 选。诗经、楚辞、庄子、昭 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 、散曲、杂剧与传奇……选 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 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 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 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 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 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 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 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 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 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上过 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 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 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 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 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 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 法教。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 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 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 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 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 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 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 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 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 ——攒珠式的、橘瓣式的… …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 作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作“习作” “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 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 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 得失。教授先讲一套,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