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童年的秘密(最新译本)
ISBN: 9787511354129
.
Part 2 童年的秘密 在潜意识的领域中,还有大片领域未被开垦。人 们对潜意识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如果想使这一 研究更加充实和完善,我们就需要加入其他新的学科 的知识和理念。新理念的加入有助于我们看清孩子对 外界环境的反应,从而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灵是如何发 展的。能够早些发现孩子内心的痛苦,我们就能早些 将孩子从悬崖的边缘拉回来。这对我们更深一步地研 究人类也是有好处的。 在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最令人惊奇的发现要 属“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婴儿时期” 。人们在潜意识被唤醒之后意识到,自己所有痛苦都 产生于自己的童年时期。我们为这一发现而兴奋,同 时也为这一发现而困惑,因为这与人们的普遍看法有 着天壤之别。人们从不认为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会对 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可事实证明,这些心灵创伤恰恰 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根源。这些创伤一旦形成, 就久久难以愈合。 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的人不是别人,刚好是孩子 的爸爸、妈妈,以及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最亲近 的人,这其中,孩子的妈妈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会更加 严重。成年人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阻碍孩子的自然 成长,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分析人的心理时,主要会针对心理的两个 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当一个人必须适应某个环境,而 这一环境又与他内心的真实意愿相违背时,他的心中 就会产生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基于本能和外界环境 的冲突而产生的。因为人能够在显意识中对那些引发 冲突的原因进行思考,所以这种冲突可以得到缓解。 我们说,这种冲突的表现属于浅层心理表现。还有一 种冲突则相对复杂,这种冲突产生于孩子和成年人之 间,很少有人关注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所以这类冲 突往往得不到解决,最多被当成生病的原因,我们称 这种冲突的表现为深层心理表现。 现在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童年时期发生的事很 可能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影响,甚至使人患 病。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患上了某种疾病,他一定 很难得到痊愈。这也表明,儿童时期的生活模式能够 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模式。 虽然人类医学已经对身体上的疾病进行了研究, 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分支学科,如胎教和婴儿保健等。 社会上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但是 却没有人从精神的角度考虑疾病产生的原因。虽然现 在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现在的成年人之所以患有心 理疾病,难以适应外界环境,都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 期经历了不好的事情,然而,当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 产生心理冲突时,仍然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 。 孩子的心理冲突得不到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 进行心理分析所需要的技术手段有关。心理分析需要 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比如,让接受分析的人回忆童年 时经历过的事情等。然而,孩子还处在童年期,他们 没有那么多与童年有关的回忆,所以我们无法对他们 进行类似这样的问话。大多数的心理分析手段都受到 类似的限制,所以它们只适用于成年人,不适用于孩 子。 心理分析并非完全不能为孩子提供帮助,但帮助 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么对于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他们,而不是不停地向他们发问 ,打探他们心中的隐私。观察是一种很简单的方法, 不涉及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也不需要详细地对心 理疾病进行研究和分析,然而我们要注意一点,那就 是在观察孩子的时候,我们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 ,这样才能发现孩子和成人社会之间存在哪些冲突。 目前为止,人们都没有研究清楚人类的心灵发展 历程是怎样的,更没有人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 障碍或是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冲突进行描述。孩子内 心的痛苦被我们忽视太久了,他们稚嫩的心中产生了 迷惑,在毫无道理的一次次失败中,孩子们的潜意识 中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观察”是一种新的方式,我们想要了解孩子, 就需要对他们多观察。孩子从出生时就对这个世界产 生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 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 那里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方式与精神分析相似却不相 同,精神分析以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而观察则以 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并以透视孩子的精神生活为主要 内容,最终达到了解孩子、使人们不再用错误的态度 对待孩子的目的。观察能够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潜意 识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儿童心理研究的对象是普通人,所以进行儿 童心理研究不但能帮助孩子,还能促进心理分析的发 展。只要掌握好如何进行儿童心理研究,防止孩子产 生心理冲突,我们就能够预防精神病的发生。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