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与公共性理论建构研究
作者简介
苏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2004年至今在长安大学新闻系任教,教授课程包括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史、新闻专业外语、中外名记者研究、网络新闻学、专业新闻写作。自2015年教授硕士生课程中国新闻史研究方法。 课题资助: 1、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大众传播媒介话语实践的公共性研究》,结题。 2、2009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公共危机下媒介舆论引导与调控研究》,结题。 3、2011年长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媒介话语实践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结题。 4、2007年长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综合型大学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结题。 5、2018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生),结题。 与该书稿有关的文章: 1、《普利策突发新闻奖的框架基模——以克莱蒙斯枪杀四名警察案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19/10,第一,核心。 2、《普利策突发新闻奖作品的消息来源选择和设置——以“克莱蒙斯”案为例》,《新闻知识》,2018/10/15,第一。 3、《新闻格局、主题与言语反应——媒介危机话语生成要略》,《当代传播》,2013/1/15,第一,CSSCI。 4、《建构危机传播的批判取向、主体意识与话语理性》,《编辑之友》,2012.6.20,第一,CSSCI。 5、《网络评论频道的编辑特征及编辑思路——以新浪网为例》,《编辑之友》,2010/2/20,第一,CSSCI。 6,《繁荣的新闻评论实践与公共性的缺失》,《采写编》,2010/4/15,第一。 7、《言说者的言说实践》、《文化艺术报》,2009/12/16,第一。 8、《张季鸾的编辑思想与境界》,《编辑之友》,2009/7/20,第一,CSSCI。 9、《论突发事件中新闻评论公共性的实现》、《新闻爱好者》,2009/1/20, 第一,北核。 10、《独立评论派与大公报之<星期论文>》,《新闻知识》,2008/5/15,第一,北核。 11、《批评奖:被忽视的普利策奖项》,《新闻实践》,2008/4/15,第一,北核。 12、《“评论记者”的理念及探索》,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