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鬼谷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ISBN: 9787101083149
捭阖第一 【题解】 “捭阖”,原意即开合。陶弘景题注说:“捭,拨动 也;阖,闭藏也。”又说:“凡与人言之道,或拨动之令 有言,示其同也;或闭藏之令自言,示其异也。”捭阖乃 是“与人言之道”,所谓“与人言”,这里指纵横策士的 游说。捭阖是纵横策士在游说过程中,向对方表明自己的 真实意图,并用言辞打动对方心弦,使对方“开”而接受 自己的言辞以及言辞之中蕴含的计谋;或在游说中隐藏自 己的真实意图,采用技巧让对方先说出他的真实想法,暗 中验证是否与己相符,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所以 ,按照陶弘景的解释,“捭阖”完全是一种纵横策士游说 的技巧。 但是,从本篇的内容看,陶弘景的解释是相当片面的 。“捭阖”固然是纵横策士的游说技巧,但文中不止一次 地说“捭阖”是“谋之本而说之法”。这就是说,捭阖也 是谋略的根本方法。而谋略,则不仅涉及游说对象与游说 者两个人,更涉及对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的洞察和对各诸侯 国情况的深入了解,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政治课题。《捭阖 》篇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 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根据这段话,实际 上本篇是把“捭阖”当作“阴阳”来看待的,是“阴阳” 在纵横学领域的特定表述。 阴阳,作为宇宙万物分别具有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 早在西周时期就获得了广泛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普遍意 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阴阳”为中心的学说成为一 个哲学派别,逐渐活跃起来。这一学派中,有的学者致力 于用阴阳范畴研究自然天道,如邹衍的阴阳学说;还有的 则致力于用阴阳研究社会人事,《鬼谷子》即为代表。捭 阖即秉承《易》之阴阳理论,为阴阳法则在纵横理论中的 具体应用。阴阳之间相互转化,这种属性影响了策士的世 界观,他们在国际局势下纵横捭阖,一切随形势变化而变 化,或合纵或连横,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论调。所以捭 阖是纵横家的立论基础,为其立身处世、游说诸侯、干主 求禄之总原则。尹桐阳解释说:“捭同辟,开也;阖,闭 也。《易·系辞》:‘辟户谓之乾,闰户谓之坤。’”正 得其旨。 本篇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言捭阖之原理,又 可分为三层:即捭阖之定义,捭阖之术用于游说之原理及 捭阖之术如何运用。何谓捭阖?捭阖即阴阳开合,一阳一 阴,或开或合,变化无穷。为何可用捭阖之术来游说?本 篇认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总体上也分为“阴”“阳 ”两类:或贤或不肖,或智或愚,或勇或怯,皆与“阴阳 ”之理暗合,故捭阖之术可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可用 于处理说客与国君(或权臣)的关系上,可用在说客游说 技术设计中。捭阖之术如何运用?本篇提出“捭”就是“ 开”,主要是针对对方而言,让对方“开”,暴露真实意 图,从而被我所利用;“阖”则是针对己方而言,己方要 “合”,要密而自保;这是运用捭阖之术的总原则。 后半部分言捭阖之术在游说中如何具体运用。纵横策
前言
捭阖
反应第二
内第三
抵第四
飞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十*
符言第十二
转丸第十三、胠乱第十四
本经阴符七术
持枢
中经
报刊杂志特殊类书籍不支持退换,介意者请勿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