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00
折扣购买: 每天一堂心理应用课
ISBN: 9787511376169
6 眼睛的骗局: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如今有一种新奇的艺术展——3D画展——进入人 们的视野,参观者站在画前似乎与绘画融为一体,让 人分不清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虚幻的,令人啧 啧称奇。3D展览就是利用我们通常认为的“眼见为实 ”的误区来营造的。3D艺术展览是通过线条的远近, 以及光线的反射、折射、阴影手法等,把原本2D的图 画创造出3D的立体效果,造成视觉上的迷惑和错觉。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D艺术展览却告 诉我们眼见并不一定为实,眼见可能*不靠谱! 不可否认,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眼睛是*能反 映事物原貌的。可就因如此,我们过于相信**感觉 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相信自己用 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并自信地认为眼睛能够“明察秋 毫之末”,注意到事物或事情所发生过的任何变化。 然而,仅仅凭眼睛所看到的来评判事物往往是不可靠 的,这就是为什么法官在进行审判时一定要求有证据 ,而非仅凭一人“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之谈。因为有 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捕捉到事物或事情的具体变化。 一方面,人类的眼睛是有视觉“缺陷”的,比如 我们无法看到紫外线。人类的眼睛只能看到400~700 纳米的电磁波长范围内的有限光线,很多时候我们很 容易被自己有限的视觉所限制而产生视觉错觉。比如 我们看到房间里面的桌子、椅子、墙体都是静止不动 的,而事实上它们内部的电子正在进行高速旋转,只 是我们看不到、感觉不到而已。因此,不要简单相信 我们的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要盲目地仅仅依赖我们 的眼睛看到的一切。 另一方面,我们常常因自己的认知或生活习惯而 产生心理错觉,导致视觉上*到影响,从而忽视事物 的真实面貌。亚里士多德曾经理所当然地认为,从同 一高度落下,重的物品肯定要比轻的物品落地快,伽 利略斜塔上的实验却证明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物体 不论重量都是同时落地的。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数* ,有**,他路过厨房看到学生颜回用手捞锅里的粥 吃,以为颜回在偷吃,就过去教育他。没想到是颜回 在煮粥时,发现有灰土掉进粥里,赶紧捞起来,又怕 浪费,所以就把脏的粥给吃了。这时孔子也不禁感慨 :“信也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原本以为*可 靠的眼睛却让他误会了颜回。 总以为亲眼所见就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常 常被眼睛所蒙蔽,别让眼睛欺骗了你!虽然我们无法 改变视觉本身的客观缺陷,但是对于视觉造成的误差 或错觉,我们在关注事物时应该多想多思考,全面理 性地看问题,跳出思维的圈子,不要将自己禁锢于固 定模式中,避免让自身的狭隘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