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扶摇九万里:我的68天飞行手记

环球扶摇九万里:我的68天飞行手记
作者: 张博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20
折扣购买: 环球扶摇九万里:我的68天飞行手记
ISBN: 9787519292553

作者简介

张博,曾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1998 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曾任第十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侨商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 美国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 张博博士为促进中美两国的技术、教育交流和经贸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 年,伊利诺伊大学授予他“杰出校友奖”,他也成为该校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9 年,获得国务院侨办颁发的“百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2016 年张博博士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成为“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 2019 年张博博士圆满完成了“2050”主题的环球飞行,也是他人生第二次环球飞行。张博博士正在组织一次更大的、举世瞩目的编队环球飞行,将刷新至少两项世界航空纪录,实现中华民族百年环飞梦。

内容简介

引子 故事的发生纯属偶 然 人生,是用来突破的。 人生的可能性,亦如天 空一样没有尽头。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在知天命的年 纪里,放弃眼前的安逸,选 择明天的挑战,实现未来的 梦想,是我做出这个决定的 初衷。 扶摇追风,没有尽头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虽然第二次环球飞行迟早会 发生,但我并没有想到,会 是以这样猝不及防而又命中 注定的方式,被命运之掌一 步步推着向前。故事的发生 纯属偶然。 彼时,我已于2016年夏 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环 球飞行。这条以首都北京为 起点与终点的环形轨迹,让 我再一次相信:人生,是用 来突破的。人生的可能性, 亦如天空一样没有尽头。 一组数据直观而冷峻: 世界上成功登顶珠峰的人次 高达5000,进入太空的人 次也超过500,而历史记载 的环球飞行却仅有300多次 。然而,此前,在这张不太 长的环飞者名单上,还从未 有过从中国起飞的纪录。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虽然第二次环球飞行迟早会 发生,但我并没有想到,会 是以这样猝不及防而又命中 注定的方式,被命运之掌一 步步推着向前。 2018年的初春,因为一 个偶然的机遇,我接到了举 办方的电话,被邀请前往杭 州云栖小镇,参加即将在这 里举办的首届“2050”大会— —他们希望我能够在大会上 就“航空板块”做一个环球飞 行的主题演讲。 我当时对“2050”大会尚 不甚了解,于是立即查阅了 相关资料,方知这是由阿里 云创始人王坚博士发起的面 向全球青年,也面向未来的 大会,是一场全球瞩目的技 术盛宴、科学狂欢、造梦舞 台。大会的宗旨是“让世界 各地的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 ”。当时,我对“年青”这个 字眼看着颇为不习惯,后来 才知道,这个“年青”不同于 “年轻”,是有着特定含义的 。“年轻”是一个中性词,而 “年青”是特指这一代的青年 人。 起初,我对这个邀请并 未十分在意。不是“凡尔赛” ,但确实,首次环球飞行后 ,我一度成了国内媒体追踪 的热点,时不时便会去大学 或论坛参加演讲、讲座之类 的活动。只是,让我有点摸 不着头脑的是:这“2050”大 会与环球飞行有什么关系? 大会又为什么要特别设立一 个“航空板块”? 这一疑问,很快就有了 答案。 原来,这一切都与被称 为“阿里云之父”的王坚博士 有关。一直以来,王坚是世 人眼中当今中国最好的首席 技术官,却鲜有人知晓的是 ,他竟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 航空迷。 与他相熟之后,我才了 解到,王坚确是一个极具航 空情怀的人。略举一些他的 人生经历就可以证明,这绝 不仅是一句客套话。当年报 考大学时,他的第一志愿就 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只是 事与愿违,很遗憾未被录取 ,于是转而进入杭州大学攻 读心理学。然而,有趣的是 ,即便换了专业,仍与航空 有关——航空心理学。 记得第一次去王坚的办 公室,我便惊奇地发现,他 在屋子里居然专门设置了一 个机模收藏室,一眼望去, 琳琅满目,国内外各种型号 的飞机模型应有尽有。他对 航空的执着与兴趣可见一斑 。也是这一刻,我更加确定 ,王坚与我一样,在对航空 一事的喜爱上,绝对是发自 内心、志同道合的。“航空 板块”成为“2050”大会设立 的最大板块,也是由此而生 。 既然要做“航空板块”, 这样就产生了需求,要选择 有代表性的新产品、故事、 人物等选题来填充。大会组 织者们选来选去,不知怎么 就选中了我。也许,这就是 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在此之前,我与王坚素 不相识,并无私交,是参与 组织活动的志愿者通过朋友 和我联系上的,希望我作为 志愿者到会就中国首次环球 飞行做一次推介。没有犹豫 ,我爽快地应允了,觉得这 个创意挺好的,也算是个励 志故事,鼓励那些充满青春 活力的年青人嘛,也是我应 该做的。 P17-20 一个人的挑战、一代人的励志、一个民族的梦想。 一部年轻人追求人生梦想、价值、创新的重磅力作。 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深情分享68天的飞行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中国机长刘传健联袂推荐。 精美装帧 文本+影像别册+豪华套封 立体展现,堪称收藏佳品

¨一个人的挑战、一代人的励志、一个民族的梦想。 一部年轻人追求人生梦想、价值、创新的重磅力作。 ¨ 中国环球飞行第 一人深情分享68天的飞行故事。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中国机长刘传健联袂推荐。 ¨精美装帧 文本 影像别册 豪华套封 立体展现,堪称收藏佳品

书籍目录

引子 故事的发生纯属偶然

扶摇追风,没有尽头

在天空读懂人生

同龄人与同路人

进击吧,“2050!”

部 从西半球起航

章 艰难的起飞

向东飞还是向西飞,这是一个问题

险象生于螺旋桨

在风险中逆风起飞

起落架又起风波

与“大胖”的非正式会晤

第二章 4月3日 冰封北极圈

好风凭借力,千里敢直飞

暴风骤雪,被迫延误

云中破冰,飞向北极

闯入因纽特人的童话世界

油料告急:格陵兰上空的惊魂一刻

狭窄雪山与躲避游戏

第三章 从冰岛到德国

在冰岛,我们用信用卡为飞机除冰

跨过神秘的本初子午线

“飞机故障,临时取消降落”

第四章 飞掠欧洲大陆

频率不对,如何沟通?

来自蒂米什瓦拉的烟火温暖

在泰基尔达,英语是缺席的

曲终人散特拉布宗

高加索山脉上空的缺氧危机

第五章 留痕哈萨克斯坦

TC1航空油型号之谜

哈萨克斯坦的新疆风味

思念中的亲情

飞越赛梅伊:归国前后一站

第六章 飞进祖国的怀抱里

左发动机故障,即刻返航!

在乌鲁木齐的冰火两重天

青海童年旧事:我的清苦纯真时代

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二部 从东半球进发

第七章 情洒大西北

兰州,我的第二故乡

师大附中的倾诉:当死神两度降临

展翅飞向凤凰城

第八章 为“2050”飞翔

在西安,凌晨一点醒来

济南爆胎的生死瞬间

在航空小镇接受“水门”洗礼

与年青人们相约千岛湖畔

第九章 见证环飞时刻

“2050”,盘旋在云的栖息地

与家人久违的团聚时刻

在盐城,载上一位特殊的客人

风雨兼程,飞往首都

第十章 从北京再出发

在北京的那些流金岁月

突如其来的惊喜与姗姗来迟的指令

不远千里送来的饺子

智斗冰雹、风暴与闪电

第十一章 西伯利亚的天空

完美领航员弗拉基米尔先生

飞越西伯利亚无人区

极昼之下的阿纳德尔

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阿拉斯加奇幻翱翔

第十二章 环飞原点芝加哥

我们一起编队飞行

温哥华飞行情

破云重返西雅图

芝加哥,见证了我的异国奋斗史

告别“2050”环球飞行

尾声 空中梯队畅想

试读内容

1 扶摇追风,没有尽头

世如棋子,乾坤难测。虽然第二次环球飞行迟早会发生,但我并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猝不及防又命中注定的方式,被命运之掌一步步推着向前。

故事的发生纯属偶然。

彼时,我已于2016年夏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环球飞行。这条以首都北京为起点与终点的环形轨迹,让我再一次相信:人生,是用来突破的。人生的可能性,亦如天空一样没有尽头。

一组数据直观而冷峻:世界上成功登顶珠峰的人次高达5000,进入太空的人次也超过500,而历史记载的环球飞行却仅有300多次。然而,此前,在这张不太长的环飞者名单上,还从未有过从中国起飞的纪录。

世如棋子,乾坤难测。虽然第二次环球飞行迟早会发生,但我并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猝不及防又命中注定的方式,被命运之掌一步步推着向前。

2018年的初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接到了举办方的电话,被邀请前往杭州云栖小镇,参加即将在这里举办的首届“2050大会”——他们希望我能够在大会上就“航空板块”做一个环球飞行的主题演讲。

我当时对2050大会尚不甚了解,于是立马查阅了相关资料,方知这是由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发起的面向全球青年,也面向未来的大会,是一场全球瞩目的技术盛宴、科学狂欢、造梦舞台。大会的宗旨是“让世界各地的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当时,我对“年青”这个字眼看着颇为不习惯,后来才知道,这个“年青”不同于“年轻”,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年轻”是一个中性词,而“年青”是特指这一代的青年人。

起初,我对这个邀请并未十分在意。不是“凡尔赛”,但确实,首次环球环飞后,我一度成了国内媒体追踪的热点,时不时便会去大学或论坛参加演讲、讲座之类的活动。只是,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是,这2050大会与环球飞行有什么关系?大会又为什么要特别设立一个“航空板块”?

这一疑问,很快就有了答案。

原来,这一切都与被称为“阿里云之父”的王坚博士有关。一直以来,王坚是世人眼中,当今中国好的首席技术官,却鲜有人知晓,他竟也是个彻头彻尾的航空迷。

与他相熟之后,我才了解到,王坚确是一个极具航空情怀的人。略举一些他的人生经历就可以证明,这绝不仅是一句客套话。当年报考大学时,他的志愿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只是事与愿违,很遗憾未被录取,于是转而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心理学系。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换了专业,仍与航空有关——航空心理学。

记得次去王坚的办公室,我便惊奇地发现,他在屋子里居然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模收藏室,一眼望去,琳琅满目,国内外各种型号的飞机模型应有尽有。他对航空的执着与兴趣可见一斑。也是这一刻,我更加确定,王坚与我一样,在对航空一事的喜爱上,是发自内心、志同道合。“航空版块”成为2050大会设立的版块,也是由此而生。

既然要做“航空版块”,这样就产生了需求,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新产品、故事、人物等选题来填充。大会组织者们选来选去,不知怎么就选中了我。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在此之前,我与王坚素不认识,并无私交,是组委会的人通过朋友和我联系上的,希望我作为志愿者到会就中国首次环球飞行做一推介。没有犹豫,我爽快地应允了,觉得这个创意挺好的,也算是个励志故事,鼓励那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年青人嘛,也是我应该做的。

2018年5月25日,春光明媚,天高云清,惠风和畅,我应邀来到了云栖小镇。

这里是中国首个云产业生态联盟——“云栖小镇联盟”的诞生地,也是曾经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如今更名为云栖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小镇风景锦绣,周边拥有杭州新西湖十景的半壁风光:五云真迹、云栖竹径、九溪烟树、梅坞问茶、宋城怀古……走进每一处都有如踏入仙境之感。此处人杰地灵,既为阿里云栖息之地,又有政采云、中科院卫星云、中天微芯片云集于此造势,形成了全球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也正是在云栖小镇,我结识了云栖小镇名誉镇长,也是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博士。

我的68天环球飞行故事,也由此引出。

那是一场气氛格外热烈的大会。

在会上,我以《环飞体验:八万里路云和月》为题,娓娓讲述了自己次环球飞行的故事。会场里,“让世界离年青人更近,让年青人离世界更近”的宣传语印在朱红的条幅上,不知为何,业已五十多岁的我心中竟激荡起一起热血,顿觉自己也愈发年轻了。

这不愧是一场聚集年青人的盛会。我仿佛看到了“科技”和“未来”,看到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青年创新活力的窗口豁然洞开。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我讲述了我童年的梦想,讲述了我的人生经历,也讲述了我的环飞故事。面对台下1000多位充满活力的年青人,他们那么认真地倾听,那么热情地互动,也引发了我曾有过的青春冲动。生命会随时间流逝,但我们扎实所踏下的每一步,都会随着脚印的痕迹而留存。

“您是如何走上环球飞行之路的?”

“环球飞行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在环球飞行中,您经历过哪些奇闻趣事?”

“惊险的一次飞行是什么?您是如何处理的?”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被台下的年青人接连抛出。看着台下攒动的人影,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那些云影与天光再次浮现——次环球飞行的经历虽然时过多年,却依旧历历在目。

2 在天空读懂人生

在那部经典的科幻电影《2001漫游太空》中,一个远古猿人把骨头奋力抛向蓝天,立刻幻化成穿梭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一幕被誉为科幻电影的经典镜头,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天空与梦想,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本就在一直紧紧捆绑在一起。

在人生的岔道面前,若你知道向左是筚路蓝缕、荆棘遍野,向右是山河潋滟、歌舞轻曼,你会如何抉择?

无需多言,我的履历已经很清楚地给出了我的答案:挑战,在我的人生里时有发生。

20世纪80年代,我从西北师大附中毕业后,考上了国内的名牌大学,进了国家部委工作。

90年代,我凭借西北汉子的倔强,放弃了世人眼中的“金饭碗”,辞去公职赴美留学,并先后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我又艰苦创业,几经沉浮,终于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还被母校伊利诺伊大学授予“杰出校友奖”。

在很多人眼里,荣誉与财富双全,我似乎足以被贴上“成功人士”“人生赢家”的标签了。确实,那时的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按正常的人生轨迹,既然岁月已如诗如歌、高枕无忧,我理应张开双臂坦然迎接功成身退的那一刻,开始潇潇洒洒地享受悠闲,肆意人生了。

但我自己清楚,百年之旅,方行半途,这绝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自制的“飞鸟”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事业的新纪元,1924年,人类首次实现了环球飞行。这是人类挑战自然的绝地行动,焕发出探险的自有魅力,让人欲罢不能。尽管环球飞行始终命运多舛,但是人们还是不管不顾地爱上了这种飞行方式,并为此付出了汗水甚至生命,也从中获得独特的乐趣和精神的满足。

只是,近100年了,真正的环球飞行却始终无缘中华大地这片热土,各种试探虽时有发生,但是,缘分就是如此微妙,终究求而不得。都说中国人从来都有不服输的个性,曾经的相对落后,绝不应该是永远的落后。

所以,此处有了一个世纪之问:中国和环球飞行之间相差的8万里加100年,能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消除呢?

挑战中国的首次环球飞行!

这个瞬间出现的想法像一团火球爆开,是触及心灵的一次暴击,自此将我征服。一向对天空充满向往的我,一时之间心情激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该是件多么壮怀激烈的事情!

当我提出学习驾驶飞机,甚至踏上环球飞行之旅的时候,确实在身边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周围的亲友听到后纷纷惊掉了下巴,并在犹豫地闪躲后,还是忍不住投来质疑和不解的眼光,似是在暗示:50岁的人了,完全没必要去冒那种以生命为代价的风险嘛!

是的,在大自然与意外面前,人类的力量有时候还是显得那么弱小。在天空一旦遭遇险情,其后果便是不堪设想。“空难”二字绝不只是字典上一个干瘪的词语,其背后的惊心动魄令人胆寒。

对于飞行的危险性,童话大师郑渊洁曾有过一个极生动形象的概括:飞机是穿梭在天上的十字架。

然而,但不满足的天性生来就刻印在了我的骨血里,飞行梦想也一直在我的灵魂深处默默蛰伏着,只等一个可以破土而出的时机。

阿·安·普罗克特曾经说过,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为了追梦,我用58天的时间拿到了私用飞行员执照。那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役,每每回想起来,都不免感叹自己当时不知哪里来的一股狠劲儿。若要拿到执照,需要连闯四关:笔试(Writing)、飞行前的单飞考试(Solo)、口试(Oral)、上机飞行(Check Ride)。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能飞的时候在飞,不能飞的时候就在补习,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那段时间,这对于一个英语非母语,年过五旬,飞行基础为零的人来说,简直如同噩梦。

不过,世间之事,均在人为。经过一番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成功拿下了私用飞行员执照,甚至出人意料地,创造了伊利诺伊大学飞行学院建院70年来用时短纪录。也正是因此,我还时常被人戏称为“追风博士”。接着,我又以短时间拿下陆地多发仪表等级执照。

对于我来说,自认为合理可行的想法一旦形成,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做到自认为可能的极致。

草木只一秋,人生只一世。在我眼里,人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色彩斑斓,要无愧人生。我喜欢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写过的一小段话:“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

有朋友曾问我,何为环球飞行?

我选择了简洁的回答:从原点起飞绕地球一圈,再回到原点,即原点亦为终点的飞行。这一圈要切割地球所有的经线,飞行距离不少于南北回归线的长度——36,787.6公里,飞行过程中始终是同一架飞机、同一个飞行员,不能更换。这是历经数百次的实践而形成的环球飞行的国际共识。

那一年,我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出发,飞越了秀美山川,沐浴了大美极光,横跨了亚欧美大陆,从空中俯瞰古老的丝绸之路,我和我的飞行团队,一路东进,在澄澈蓝天中画出了一条圆梦的轨迹——

飞行49天,穿越23个国家,历经44个起降点,航程40818公里。

这看似一组简单数据的组合,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传奇的环球飞行历险。

聊以欣慰的是,虽然过程中惊险不断、状况迭出,但我终于实现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这一飞行在出发之初就被大家誉为“承载着中国人百年飞行梦想”。短短十二个字,激荡起了我内心的万丈波澜。因而,在这次环球飞行过程中,每一次的降落,我都会满怀激情地高举象征着中国的五星红旗走出机舱,与同样带着五星红旗前来迎接的海内外同胞热情拥抱。我们大家的内心都有一个共鸣,这次光荣而艰巨的环球飞行早已不再仅仅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中国,属于炎黄子孙。这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开创,有能力挑战,有能力攀登任何其他国家可以攀登的高峰。

自从踏上环飞之旅,一路行来,虽然时常感慨万千,但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还是当属我驾机在3万英尺上空飞越欧亚大陆之时,当我即将从空中俯瞰中国的西北大地之时。看着身下的万丈河山“嚯”地铺展开来,壮美的祖国画卷直直撞入眼帘,我的心中难以抑制地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那时,我正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飞往中国的兰州,我也因此将成为环球飞行历史上次飞越丝绸之路的人。

机翼下,跨越欧亚两洲的伊斯坦布尔是此次飞行的必经之地。不仅仅因为其湛蓝悠远,有着夺人心魄的城市美景;也不仅仅因为其兼收并蓄,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交汇点;更为重要的,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随即进入的哈萨克斯坦,就是亚洲地域了。沿着这条航线,从空中可以俯瞰到,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那条全长10900公里的国际化铁路干线,这是一条现代化的丝绸之路,又称之为新亚欧大陆桥。重温丝绸之路,再现文明古迹,我从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汲取灵感,感悟震铄古今的文明之路,让古老丝路穿越历史烟云,重焕生机,让未来的空中丝绸之路,插上翅膀飞翔。

随着岁月流逝,沧桑更替,沙漠驼铃吟唱的异域风情渐行渐远,世界却无法淡忘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而今,在空中沿着那条遥远的丝绸之路飞行时,我蓦然想到,中国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大约于六千年前就开始从事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创造了初的丝绸文明,孕育了灿烂的丝绸文化。公元前2世纪,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一路西行,为古代中国与西域国家踏出一条“丝绸之路”。一缕丝绸,串起千年历史;一条商路,承载千年文化。出长安、经敦煌、穿沙漠,连接万里,书写了跨越时空的盛世传奇。就是这条中国古人踏出的丝绸之路,逐渐辐射到亚欧非各地,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顿时生出了灵感,中国的炎黄子孙们终有一天会飞出一条空中丝绸之路,让丝绸之路不仅在陆地铺展,在海上延伸,也在空中诞生。

八万里的云上如此宁静,一架单引擎螺旋桨飞机在这无垠的海天之间显得微不足道,一个空中看丝路的奇景悄然闪现在我的眼前……

儿时,每当看到天空有飞机掠过,我总是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驶飞机翱翔在蓝天之中。那时,总以为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梦,虽然极度渴望,但终究遥不可及。

在那部经典的科幻电影《2001漫游太空》中,一个远古猿人把骨头奋力抛向蓝天,立刻幻化成穿梭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一幕被誉为科幻电影的经典镜头,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天空与梦想,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本就在一直紧紧捆绑在一起。

完成环飞,追梦归来,我恍然发现,追风者的梦想并不遥远。

在天空里读懂人生。踏上环球飞行的航程,就是圆了蕴藏在我心中50年的梦想。

3 同龄人与同路人

2050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那么,我们这些60后,怎样才能为90后的年青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那次演讲一结束,如往常一样,我准备立马离开,连返程的机票都订好了。然而,就在我赶往机场的路上,忽然接到组委会的电话,对方说王坚博士明天想见见我。这个当口,如此的邀约虽然有些突兀,但我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把机票退了,即刻返回。理由无他,唯王坚耳——他在我心里一直十分神秘,我还真想直面见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

当时的我又如何会想到,这次的会面如同无心插柳般投下的一颗小石子,一年后竟激起了那样的波澜。

第二天,我去见王坚,方发现他并非单独约见我,我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既然是集体会见,我便将其视作了只是礼节上的见面,有些悻悻,也就没有凑上前去多言。不想,王坚见到我之后,却表现得十分热络,也对我的环球飞行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我们中国还有搞环球飞行的人,所以,我提出一定要把您请过来。”

王坚说自己颇为欣赏我敢为人先的举动,还特别谈起了自己对环球飞行的理解。这种对环飞的共同兴趣,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次正式会见,我们两人就聊得很是投机。谈到兴起之处,我忍不住向王坚安利道:“王博士,您若对环球飞行感兴趣,今后也尽可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在首次环球飞行后,我正着手准备在几年后做一次更大阵仗的环球飞行,好戏还在后面呢!”听闻此,王坚笑着回应:“好啊,过几天我到北京去,咱们再细聊。”

不久,王坚果真到了北京。于是,我俩又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交谈甚欢。席间,我聊到了要在未来搞一次编队环球飞行的创意。没想到,王坚听了之后真诚地说,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时间,我一定会亲身参加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在加拿大的多伦多进行了第三次见面。这时,我们之间俨然很熟了。志同道合的航空情结将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围绕环球飞行,两个中年男人也像青春年少时的小伙子一般,浑身是劲,自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印象中的王坚博士,是一位始终怀着初心,怀揣梦想的人。虽说他是做企业的,但我直觉,他更像做学问的人。

他的思想深邃,知识面特别广。我想,这与他早年研究心理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就是这位曾被人称作“骗”走马云10个亿的人,曾被阿里同事指着鼻子让他滚蛋的人,用大树般稳固的坚守顶住了所有质疑与压力,在百折不挠中带领阿里云的工程师们,自主研发了中国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实现了为全球76.5万用户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宏业。从此,阿里云年营收112亿,估值4500亿,从昔日西湖畔无人知晓的“天方夜谭”,一跃成为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中国企业。

和这样的人更深入地探讨环球飞行,一定会是很有趣味、很有创意的事情。

于是,两个心怀梦想的同龄人,就这么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那就是王坚的2050大会梦想和我的编队环球飞行梦想。

当我着手写作这部书的时候,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恰好出炉,王坚博士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在这次互联网领域增选院士的激烈竞争中,一枝独秀。作为好友,我发自内心地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荣誉而感到高兴。

那次在多伦多相会,王坚又谈起2019年即将举办的第2届2050大会。每次提到2050大会,王坚的眼神中总会闪着格外真切和期待的光亮,他说,“2050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那么,我们这些60后,怎样才能为90后的年青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王坚的话让我一下想到他那封写给大会志愿者的信,其中有这样的话语:“‘志愿’是2050的一道靓丽风景。参与的每一个人都用年青人的方式定义了‘志愿’,其中包括了极客邦科技和新华社‘新青年’的一群90后。作为一位曾经的年青人,2050是我能为世界50%的年青人做一点贡献所做出的重要的选择,我深知为这50%做的任何事就是对世界100%的贡献。”

面对那些喜欢在雨中奔跑,“没有伞的孩子”,我恍然也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我心领神会地说:“我次来2050大会为年青人做的贡献就是讲一讲我的首次环球飞行,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感兴趣,现场有1000多人在听,气氛之热烈出乎了我的想象。如果我的行动能为年青人提供精神上的动力,我愿意为明年的大会,做一次2050的专题飞行。”

听到我主动提出这一点,王坚也十分开心:“太好了,环球飞行这项活动能够影响各个年龄,各个层次的人群。因为环球飞行极具有挑战性,再加上您五十几岁学习飞行,实现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的记录,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如果能够为2050大会助力飞行,相信这对年青人是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

虽然,时值那会儿,我还没做好第二次环球飞行的思想准备。

起初,我只是计划在第2届2050大会上,租上一架通用飞机,为年青人做一次飞行表演。因为,我的两架飞机都停放在美国芝加哥的机库里,远隔重洋,就算直飞过来都绝非易事,更何况是需要提前许久进行重重准备筹划的环球飞行了。

如果按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不出意外,也就不会有2019年的第二次环球飞行了。

这个“意外”,还要从浙江卫视的一台节目说起。

2018年岁末之际,浙江卫视别开生面地举办了一档2019“思想跨年”节目。节目划分为三大版块,网罗了财经、科技、文体等行业大咖,包括郎平、王坚、吴晓波、马东等名人。“思想跨年”在内容上完成了跨年、跨界、跨次元的三重跨越,探讨的话题,从解决焦虑到认知升级,从未来城市到移居火星,从科技的进步到女排精神,深广多元,异彩纷呈。王坚领衔的科技版块邀请的三位嘉宾均与航空有关,有中国商飞灵雀项目负责人张驰、火箭民企翎客航天CEO楚龙飞博士,还有完成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的我。这是一档别出心裁的电视节目,一改几十年新年联欢晚会的模式,搞成了一个新观点、新表达、新思维碰撞的知识盛宴。这既是人们对2018年的思想总结与沉淀,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那台节目从2018年12月31日晚上,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的凌晨时分。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蓦然感到,人是应该有梦想的。但是,寻梦,不是寻找梦境,而是寻找人生,如果你不去寻找,连梦也都会睡大觉,追梦者的任务就是跑过去,把梦惊醒,然后跟着你来到现实。

在重重结缘之下,没过多久,我开始和王坚筹划2050大会的飞行安排。

考量之后,王坚把次的会议安排在云栖小镇,并邀请了浙江卫视的主管和众多记者参加。原来,大家都认为我提出的这次飞行一定会是下届2050大会的一大亮点,想来听听我们的设想。

其实,我初的想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原本我的计划是,在大会开幕前两天,我从北京租一架飞机,然后直直飞到云栖附近的机场,在机身贴上2050的标识。然后,在大会开幕当天,围绕着主会场的上空飞上几圈,以示作为一名2050大会志愿者对大会的祝贺。

然而,听完我的计划,有位记者婉转地提出:“张博士,这次飞行您如果能够驾驶自己的飞机,可能会更有意义。”没想到,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包括王坚博士在内的全体与会者的共同认可。我当然知道这是个更好的方案,之前准备在国内租飞机,就是因为早已想到:从美国调机来中国飞行谈何容易!

但是,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我不由地被大家的激情所感染了,也认同这种方式更有意义,于是就欣然地答应了。

毕竟,事在人为。

随即,我飞回了美国的芝加哥,紧急着手安排调机工作。

我在美国有两架飞机,一架为索卡达TBM700单引擎涡轮螺旋桨式飞机,一架为钻石DA42活塞式双螺旋桨飞机。次环球飞行,我驾驶的是那架TBM飞机。这一次的大会任务,我的钻石DA42也该出马了。

于是,我在美国找了家有摆渡业务的签派公司,请他们把我这架DA42飞机在四月份从芝加哥飞到中国的杭州,等我在云栖上空飞过之后,再由他们把飞机飞回芝加哥。所谓摆渡服务,是一项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客户的飞行器飞到指定地点的服务,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经过多次协商后,我与摆渡公司签订了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美国方面的摆渡公司派员,将于4月15日起飞,路线是从芝加哥,经由西伯利亚,飞进中国杭州。这个空中距离应当是所有线路中短的,路途计划大约需要五六天的时间,飞行员将于4月23日前,把我的DA42飞抵杭州。

与摆渡公司的合同签订之后,我便马上飞回杭州,继续与大家商讨大会事宜。

在王坚博士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浙江电视总台。没想到,抵达会场之后才发现,整整一间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浙江卫视的负责人、导演和记者等等全都到场,好一个隆重的场面,可见浙江卫视的重视程度不是一般。

在会上,我介绍了在美国调机的情况和关于2050大会期间飞行的设想,同时还了解到,由于这个大会办在浙江杭州云栖小镇,浙江省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将其视作是宣传浙江的大好机会。

特别是,大会飞行表演的创意还引起了时任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的关注。

袁家军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胸中一直以来也不免怀有一份航空情结。他听说今年的2050大会期间,有志愿者愿意千里迢迢专程从美国开飞机来云栖参会,并进行相应的助力活动,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这不仅能够为2050大会造势,也可以为浙江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做一次很好的宣传。

于是,大家又再一次建议说:“张博士,您能不能自己将飞机从美国飞回来呀?这样,我们跟踪报道才会更意义。”

我有些为难了。

面对大家投来的期待目光,我很难不动容。但是,这才刚刚与摆渡公司定完行程、签完合同,并已经全额付款,改变计划将面临着违约的责任。而且,飞行方案的调整牵涉甚多,能否与摆渡公司协调成功,都是未知数。重要的是,如果由我自己开飞机回来,这就由签派公司的公司行为,变成了我的个人行为,而一次从境外至国内的私人飞行,需要做多少审批、准备工作?事无巨细,这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飞,还是不飞?

这是一个问题。

4 进击吧,2050!

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中国要成为世界航空大国,乃至强国,通用航空的腾飞是不可或缺的。

理智告诉我要冷静。

然而,当看到大家投来的期待目光时,我的激情被再次引爆了。但是,我也清晰地认识到,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挑战,无论从自己的身心上,还是技术保障上,我都要有足够的把握完成这项飞行任务。

芝加哥与杭州的距离恰好是半球左右,由我自己将飞机从芝加哥飞回国内,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重,无疑对我是一次挑战,我自己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

而且,飞行中,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还有国内的飞行审批。

在整个环球飞行中,从距离上看,中国段的航程占整个航程不到15%,但却因航线审批等种种原因,境外私人飞机在中国飞行非常困难,飞行的相关费用也特别高,这也是世界上的环球飞行几乎都不经过中国的主要原因。

记得次环球飞行前,我找到了位于迪拜的一家国际知名专业签派公司,请他们负责我整个环球飞行的安排和各国飞行的签派。当时他们告诉我,在我计划的航线上,除了中国之外,其它都没有问题。起初,他们强烈建议我,像之前其他环球飞行的人一样,避开途经中国的选择。但是,思考再三,我还是不能接受这种建议。

在我看来,进行中国首次环球飞行,不能贯穿中国领空的飞行,怎么能叫中国的环球飞行?

好在,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国内方方面面的大力帮助和鼎力支持,我终于从西到东,飞越了中国的全域领空,成功地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经过两次环球飞行的经历,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通用航空与国际间的巨大差距。

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中国要成为世界航空大国,乃至强国,通用航空的腾飞是不可或缺的。

想到这里,我体内熊熊燃烧的大国航空梦又燃烧起来,于是告诉了王坚我的决定——我愿意将这次从美国到国内的跨境飞行带给这个时代的年青人。同时,我也如实说明了我的飞行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坚听后非常高兴,他也知道这确实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于是对我表示了感谢和鼓励。对我保障飞行安全的问题一一确认后,他主动承担了2050飞行计划中困难的部分:国内飞行航线的审批。这下帮我解决大问题了!接着,我们又一起对飞行的每一个环节做了讨论和评估,事情总算是敲定下来。

在我看来,王坚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学者型企业家,考虑问题深刻、细致、周全,雷厉风行,并且朋友广、资源多。第二天,王坚就邀请了杭州市发改委洪庆华主任、建德市委童定干书记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到云栖小镇,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在我们两个人分别介绍了2050飞行的意义和设想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很有创意的活动。这种形式,对2050大会和杭州市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得到了与会全体人员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大家火速做出了分工安排:由杭州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国内飞行航线的批准;由建德市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负责我在国内段飞行途中的具体安排。

对浙江省各级政府高效工作的好评,我过去常听人说起,但这次是亲身感受。会后的第二天,杭州市发改委胡鑫处长、建德航空小镇陶国强主任和签派公司的负责人都纷纷联系我,一起商讨飞行计划的细节。浙江卫视也组织了专门的报道团队,与我沟通飞行路线。

解决国内段飞行的问题基本有眉目了,2050飞行的主要困难也就搞定了。剩下就是国际段的飞行计划、出发前各项工作的准备,以及必要的飞行训练了。我马上再次回到美国,开始着手将飞行前的各项工作落实。

这次飞行,我事先没敢和84岁的老父亲讲,就如同之前的环球飞行一样。虽然父亲一直都很了解我,但他毕竟年事已高,这些难免有许多风险的活动,我还是不忍直接告知,让老人家为我的安危时常提心吊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临行前,去江苏常州去看望老人家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要先回一趟美国,然后回来在杭州做一次飞行表演,一次很平常的飞行表演。他听说后,也没太往心里去,叮嘱我要做好飞行计划,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诚然,我成长的每一步,背后都有老人家关爱的目光;我前进的每一步,也都有家人相伴的身影。是他们的无条件的信任与鼓励,给了我一直勇往直前、乘风破浪的勇气。

然而,与老父亲告别时,老人家似对我这次的行程有什么预感一般,拉着我的手恋恋不舍地说:“我太了解你了。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你就一定会去实现它。”这句话不由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母校——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艾荫谦,他在看到我实现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的电视新闻后说出了一句感言:“这件事情若发生在别的同学身上,我会吃惊,但发生在张博身上,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的。”

尽管我知晓,前面的路并不平坦,但我愿意去追梦,携着思绪的云,夹着畅想的风,去迎接挑战。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既然踏上风雨人生的行旅,就不在乎苦寒的日子和悲怆的时辰,相信前方自有一片迷人风景。

于是,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在命运浪潮的推拥下,我终是选择了新的人生挑战。为了2050大会,也为了我的人生梦想,进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