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风云录

上市风云录
作者: 甘露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上市风云录
ISBN: 9787218148250

作者简介

甘露: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投行从业十余年,完成上百家企业改制辅导、IPO、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可转债、优先股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初出茅庐 在CBD中心大厦的二十七层,舒影坐在办公位上等候面试,约好的面试时间是下午三点半,她提前几分钟到场后被文员安排在会议室外等待前一位候选人出来,虽然临近毕业,大大小小的面试轮番经历了不少,但投行面试还是第一次,她不免有些紧张。舒影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偌大的办公室除了接待她的文员外竟一个人也没有,办公位上整整齐齐地堆砌着文件夹或一些零散的纸质资料,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冷清。舒影的目光落在了座位桌角处一盒刚印好的名片上,盒盖是翻开的,她拿起上面的一张名片翻看着,天通证券的Logo十分显眼,上面印着“顾函:投行业务总监”。“顾函”这名字很特别,像是取自“顾北清歌寒”首尾两字的谐音,就不知是否真的人如其名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屋内,有些刺眼,舒影沿着光影投射进来的方向望去,对面正是“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也是“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在深圳的华强北,几百米的街区集结了密密麻麻的电子商铺,送货的小拖车颠簸着吃力地来回行进,隔着远处似乎都能感受到那发出的阵阵“哐啷哐啷”的声响。华强北曾被贴上“山寨”的标签,被许多从事高科技和电子产品的人士嗤之以鼻,但这里确是一处神奇的地方,在那个年代流传着许多白手起家创造财富的故事,而民间的这些传说,大多并不是空穴来风。 “会议室里正在面试,稍等会儿,先喝点水吧。” 耳旁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舒影把目光从窗外收回来,赶紧将手中的名片放回原处,接过一杯还冒着热气的水:“谢谢姐姐!” “叫我筱筱就好,大家都这么叫我。”筱筱是位典型的江南美女,笑起来两个酒窝很迷人,说话也特别温柔。 舒影迅速环顾了一下四周,虽显犹豫但还是开口问道:“请问……为什么办公室里都没有人?” “大家都在外面出差呢,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回来一趟,不过回来也就是贴个发票报销,然后又拎着行李箱奔赴下个项目。”筱筱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投行可是个辛苦活,成天出差不说,遇到项目报材料的时候熬夜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很少女生干这行的。” “那……”舒影正想着趁机向筱筱多打听些投行的情况,这时“嘎吱”一声会议室的门开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候选人走出来,筱筱快步上前和他交代一些事情后便把他送走了。筱筱回到办公室后冲舒影笑了笑:“到你了,祝你好运!” 会议室内椭圆形长条桌的一侧坐着两位面试官,看上去十分严肃,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简历。舒影小心翼翼地绕到面试官对面的位置坐下,其中一位面试官抬头瞟了舒影一眼,稍显不屑地说:“是个女生啊,先简单介绍下你自己吧。” “重点大学毕业,金融学硕士,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前有过一些实习经历……” “这些你的简历上都有,谈谈你对投行的认识。” 以往应付其他面试准备的自我介绍,这两位面试官显然没有兴趣,舒影心想还好之前向投行的前辈们请教过,提前做了些准备,便继续说道:“投行主要从事企业上市保荐与承销、企业重组、兼并收购、项目融资……” “这些教科书上都有,我们想听听你自己对投行的认识。” 舒影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将双手握在一起,手心直冒冷汗,深深吸了口气,尽力让紧张的情绪平复下来,大概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她鼓起勇气接着说道:“投行实际上也是销售,只不过别的公司是卖产品,投行是卖公司,卖产品需要产品说明书,卖公司需要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对客户公司的价值挖掘考验投行的专业能力,能否把公司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 “有意思!不过听上去更像是国际投行,在国内情况还是不太一样。” “哈哈,她说得也没错,只是更多的是在谈方向,还不是现状。” “如果向国际投行接轨,重保荐转为重承销,投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发生变化。” “不错!等到注册制真正推行的时候就真正考验投行的销售能力了……” 舒影的话引起了两位面试官的讨论,尽管她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气氛这么一活跃,反而让面试的氛围显得没那么紧张了。 过了会儿,其中一位面试官拿起摆放在桌前的简历又看了看,接着问道:“学金融,懂财务,在你看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报表哪张更重要?” 舒影第一反应这是道陷阱题,于是在心底暗暗提醒着自己,无论说哪张报表更重要都不严谨,开放性问题千万不能走入死胡同,辩证地分析终归不会出错吧。 “资产负债表主要体现公司的资产实力,利润表主要体现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则主要反映公司的现金活力。”舒影停顿了一下,稍稍抬头观察了一下两位面试官的表情,接着回答:“三张表整体反映了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一定要说哪张表更重要,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性。比如,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一般先收学费再上课,现金流和预收款都很充足,那么利润表就很关键了,因为利润表体现了公司将预收的学费转换成收入的效率;如果是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就更重要了,即使企业一年下来不卖房没有收入和现金流也没关系,账面资产更能体现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持续扩张的能力;如果……”舒影朝窗外华强北的方向望了一眼,接着说道:“如果是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分销商采购额的大小和营业规模取决于备货和资金周转能力的高低,那么对现金流会比较重视。” ………… 后面又接着问了好几个问题,面试官的表情始终没有传递出任何明确的信号,舒影实在猜不透她的回答是否能让这两位投资银行家满意。 “好了,今天的面试就到此结束,后面等通知吧。” 舒影走到会议室的门口,突然想起了筱筱提醒的投行很少招女生,再说自己也没有投行的工作经验,心里琢磨着这次多半是来“陪面”的。想到这里,舒影将往外推出去一半的门又拉了回来,鬼使神差地转过身来,突然冒出一句:“如果有幸能进入投行,你们可以把我当男生用的。” 两位面试官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诧异地看着舒影,不禁放声笑了起来:“放心,小姑娘,我们会综合考虑的!” 走出那栋大厦,舒影望着天空,阳光溢过指间洒落到脸上,明亮中隐约透着几分柔和。这里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空气也特别清新。对她而言,深圳是一座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城市,她渴望被这座城市所接纳。 舒影和小玥住在一块儿,小玥是舒影的老乡,两人也是研究生同学,小玥从研二开始一直在深圳的一家银行实习,就等着拿到毕业证办理入职手续了。虽说小玥还在实习阶段,但也算步入了上班族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充实而有规律。每天下班回到家小玥总会跟舒影分享当天单位发生的新鲜事儿,小玥每次总是讲得眉飞色舞,而舒影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好生羡慕上班族的状态。 舒影面试完回去的时候小玥也差不多到家,小玥在银行上班穿着总是很讲究,每次出门都身着得体的西服套装,而小玥本身的性格却是大大咧咧,进屋后立即将脖子上的丝巾摘下,随手将挎包往桌上一扔,伸展着身子直直地躺倒在沙发上,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嘴里嘀咕着:“怀念以前在学校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惜回不去咯……”忽然一个侧身坐起来,拉着舒影问道:“对了,今天面试怎么样?面试官帅不帅呀?” “你到底是关心我还是关心面试官啊?”舒影故意撇了一下嘴。 “当然是关心你了,不过传说中的那些投行精英个个都是高智商、高学历、高颜值,收入丰厚,衣着光鲜,出入各种高大上场所,求证一下嘛。” 看着小玥漫无边际幻想的模样,舒影忍不住拽了一下她的胳膊:“你这是电视剧看多了吧,都是你脑补的画面。感觉……与其他面试相比,更加让人紧张,其他倒没什么特别的。” “那你面试怎么样?有戏没?” 舒影看着小玥,迟疑了一下回答道:“这……我也不知道,只是让等结果,其他也没说太多。” “现在工作可不好找,像投行这样的地方大家都是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面钻的,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进不去的话,后悔当初毁约吗?” 舒影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既来之,则安之……” 小玥口中的“当初”是指舒影在学校校园招聘时的一段经历。几个月前舒影和一家银行在学校签订了就业协议,当时一起签协议的其他同学因工作落实而狂欢庆祝时,她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一样难受,她很清楚那份工作并不是她想要的,几经纠结,在签协议的当天晚上给对方公司的HR(人事)打了电话,放弃了那份稳定的工作。因为这件事第二天她还被系主任叫到院系办公室狠狠地教育了一番,从毕业生应有的就业态度到学院为了学生的就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再到如此草草毁约会造成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不良印象等。不过在临走时,系主任语气瞬间变得温和,声音也压低了许多:“你也太冲动了,好歹先找到下家再拒也不迟啊,你看看现在的就业环境,有多少毕业生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尽管系主任费了半天劲儿讲了一大堆的道理,舒影一句也没听进去,不过最后这几句话倒是听得真切,心里暖暖的,明白系主任的良苦用心,表面严厉,实则关心。每年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那么多,在那一纸协议面前又能拥有多少选择的权利?只不过舒影当时还抱有一丝希望,期待被上天所眷顾,能够选择一份感兴趣的职业,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在拒绝了不少公司的Offer(录用通知)之后,她决定重新开始找工作。 投行面试后的第二天,舒影又参加了一轮笔试,笔试结束差不多也有两周时间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她感觉每天都无所事事,无聊得只能在网上打发时间。 这天,舒影正在上网,突然弹出一个小窗“四川发生地震”,之前网络上各种虚假消息不少,她以为只是恶作剧,随手便把窗口关了,也没太在意。过了几分钟,小玥突然来电话:“四川地震了,手机信号中断,我已经联系不上家里人了,你赶紧试试……”舒影这才猛地意识到真的发生地震了。 舒影给家里拨打着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虽说老家距离震中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但附近很多地方都震感强烈,再加上始终联系不上家人,舒影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慌浸透到心脏,渐渐地蔓延至整个身体,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窒息得难受。 过了好一阵,小玥终于回来了。舒影无力的身体这时才感受到一点点久违的暖意。 “怎么样?还是联系不上?我周围四川的同事也是……听说新闻已经在实时报道了……”小玥进屋后鞋也来不及换就慌手慌脚地拽起桌上电视机的遥控器。 新闻中正在播报抗震救灾的消息,前方记者已经抵达地震现场,目前仍然余震不断。两人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记者现场拍摄到的一组组震后的画面。 这是舒影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无助。人无法与自然抗衡,面对大自然的威慑,理想和抱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直到凌晨的时候,电话终于拨通了,家人平安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舒影长长地舒了口气,紧绷着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挂了电话后她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窗外,凌晨的街道很寂静,马路上的灯光很昏暗,偶有汽车驶过,随着车影的划痕消失在远方,一切又归于平静,对面的小区住宅只看到零星的几盏灯光。 “平安就好!赶紧去休息吧!”折腾了一天后,小玥满脸倦意地说道。 “或许我不应该来深圳……” “什么?”也许是小玥太疲惫,又或者是因为舒影故意把声音放得很低,小玥并没有太听清楚舒影在说什么。“明天还得上班,我先睡了,你也别太晚!”小玥揉搓着迷糊的双眼,一边说着一边走进自己的房间。 舒影的思绪已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电话那头一句“何时回家”,让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尽管一直以来她对外面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此刻心中却满是对家的眷念,而这种情愫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 地震后过了没几天,舒影接到系主任的电话询问工作落实情况,据说院系里同学们的工作基本都确定下来了。学校担心地震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正在组织各个院系统计。 投行面试完差不多过去两个月了,一直没有消息。另外两家用人单位不停地催促舒影回去签约,已经下发最后通告。家里也一再要求她赶紧把工作定下来不要再犹豫了。 舒影每天都死盯着手机,稍有动静就急切地拿起来,不漏掉任何一条消息,不过每次都很失望。她试图给筱筱打电话询问面试的结果,几次输入电话号码后又删掉,她始终没有勇气把电话拨出去,或许更多的是害怕被拒绝。时间在等待中流逝,信心渐渐被动摇,她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也许放弃才是更好的决定。 月末星期五的下午,小玥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进屋后见舒影正在收拾行李。 “真的不再等等了吗?” “不等了,四川的用人单位催得紧,学校还等着我答复呢。地震后家里虽说没事儿,我也得回去看看,刚好在成都工作离家也近,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有个照应,同学又多,周末还可以聚聚……”舒影头也不抬地收拾着衣物,嘴里一个调儿地冒出一大堆的理由,不像是在回答小玥,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收拾完后舒影拖着行李箱正准备往外走,小玥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从她另外一只手上把手机拽过来,摊在手心上递到舒影面前:“既然决定要走,也没太多顾虑了,还是去个电话吧,不留遗憾……” 舒影极力隐藏,却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小玥说得没错,既然都要走了,又何必在意被拒绝呢。舒影看着平躺在小玥手心上的手机,沉默了……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闪动着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小玥催促道:“快接接看!”舒影接起来,这一次竟然真的是投行录取通知的电话。 一切来得那么漫长,一切又来得那么突然…… 六月的深圳时常伴随着台风,每场台风往往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舒影入职报道那天恰好是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登陆深圳的日子。“风神”顾名思义就是掌管风的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四大风神都是身负双翼,十分俊美,鼓起双颊就能吹出专属自己司掌的风。而现实中的“风神”却是残酷无情,似乎要将整个世界撕裂。在此之前台风对舒影来说只是个传说,而如今她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强热带风暴的威力,雨伞被风吹翻折坏,人在风中很难保持平衡,大树也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摇摇欲坠,周遭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呼啸、摇摆。 电梯门开了,舒影迈出电梯,双脚踩着刚刚灌进高跟鞋里的雨水,发出阵阵“呱唧呱唧”的声响,踉踉跄跄地来到办公室。一头长发被风刮得凌乱,全身上下淋得湿透,裤脚湿漉漉地紧裹在腿上,水珠顺着耷拉在前额的发梢往下滴着,她还不停地打着喷嚏,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然搞得如此狼狈不堪。 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男子,见舒影这般模样忍不住笑道:“哟,投管又新招了个小妹儿啊,人家林妹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这是刚从水里捞起来的吧?”说着便把一叠发票递到舒影面前:“这发票帮我报销一下。” 投管?发票?舒影的脑子里冒出一连串的问号,傻愣着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什么新招的投管小妹儿,她是投行业务部门的。”筱筱走过来顺手把那男子手中的发票接了过去说:“她应该会分到曲总团队,以后你们就是一个团队的了。” “嘿嘿,这么说以后我们就是一伙的了!”那男子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舒影。 舒影接过名片,那张名片很眼熟,原来他就是顾函! 成功上市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面对上市的巨大诱惑,人性,友情、爱情在利益面前是否能经受得住考验。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舒影刚进入投行圈就遭遇金融危机,随后的招投标、股权激励、上市申报,每一步都是多重的困难和对人性的考验…… 作者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以小说的形式复盘企业上市的过程,带领读者体验瞬息万变的商界风云,为金融界人士、准上市公司提供参考。 经济学家何帆、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何贤波、大宇资本董事长卢山联袂推荐。 甘露是我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过的EMBA学员,她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这本《上市风云录》用小说的形式,为普通读者揭开了企业上市的神秘面纱。 ——何帆 经济学 资本市场三十年的风云,见诸期间各种文字,既与生活密切相关,又似遥远。作为一个从事二十多年上市业务的老兵,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常常在想,为什么呢?可能是上市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且还将深远发展,无法说清。但这部分需要一些文字记录下来,而不仅仅是相关总结、报告之类。 甘露从事投行多年,从普通人员,直到负责人,写就此书,从企业及投行角度,将之相关细节生动记录下来,既是生活,又是历史。对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那是人生记忆,也是正在进行的人生。对非从业人员来说,由于上市是经济生活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密切相关,也能从书中一窥神秘面纱。 才女之文笔,加之作为上市亲历之人,实属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关于上市的长篇佳作。 ——何贤波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市风云录》犹如一部金融版的“西天取经记”,企业上市之路中的各种艰辛、坎坷、纷扰、变数、陷阱堪比西天取经中的九九八十一回磨难,既需格局理想,也需睿智勇敢;既要埋头实干,又要灵活变通。作者从本土投行的角度展现了企业上市的全景式过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本书值得金融界人士、准上市企业品读借鉴! ——卢山 大宇资本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业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