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十讲
作者简介
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蜀道、三国历史文化、巴蜀山城寨堡、清代南部档案、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与研究。已有调查研究著述百余种,其中《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研究》等八项成果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完成阆中川北道署、南充顺庆府署、蓬安蓬州州署、华蓥安丙公园皛然殿等文化场馆的展陈内容策划。
内容简介
第一讲古道千载:蜀道的形成与变迁 蜀道是什么时候开通的,现在还没有定论。考古学家根据蜀道旁出土的细石器判断大约在六七千年前这条道路就已经开通了,因为这些石器与关中出土的十分近似。而历史学家更相信周武王率领西方多国军队讨伐商纣王时蜀道已经通达,因为战争有巴蜀古国的军队参与。不过,真正把蜀道纳入国家干道的是秦国,并且,随着秦国一统天下,蜀道被并入通往全国各地的直道体系,后世则在秦朝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扩展和调整。 |一| 先秦时期:“五丁开道”的真实历史 (一)开通时间 在诸条蜀道中,故道、褒斜道及金牛道见于历史记载的时间比较早。故道一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刘邦发动还定三秦之战时,是书卷八《高祖本纪》云,“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则记载作为先锋的曹参领兵“初攻下辩、故道”。褒斜道之名,同样始见于《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金牛道“五丁开道”故事。不过上述历史记载并不能说明这几条道路在秦汉之际才开通。他们的开辟与发现应该更早。先秦时期,故道、褒斜道、金牛道就已经开通。我们以金牛道为例进行说明,《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蜀王本纪》“石牛便金”的故事: 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文)王。惠(文)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令五丁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上述记载颇有些令人费解。其中明确指出秦惠文王与蜀王相遇于褒谷。斜谷在北,褒谷在南,说明关中与汉中、汉中与蜀地均已有道路相通,并且当时两条道路的交通状况不错,不然秦惠文王车驾无法到达褒谷,同样蜀王万余人亦无法于褒谷田猎,而上文开头却强调“秦亦无道出于蜀”。后续学者也发现这一矛盾之处,故常璩《华阳国志》载录此故事时,便没有“秦亦无道出于蜀”之语,并且说“此谷道之通久矣。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郦道元《水经注》在引述上面故事后,也明确指出“厥盖因而广之矣”,认为金牛道在“五丁开道”之前,早已存在,只是在秦灭蜀之前,金牛道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修缮拓宽,变得更加通达。 再看考古发掘,自新石器晚期以来,特别是商周之际,陕南、关中与成都平原的重要遗址均表现出不少相似的文化面貌。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距今6000—6700年的广元中子铺遗址出土的器物,与陕西前仰韶时期的同类器物颇为接近。文化面貌相似,必有文化交流,有交流就有道路可通。甲骨文中又有“周王伐蜀”“克蜀”之语,说明自新石器晚期以来,三地确实有道路连通。金牛道、褒斜道及故道的开通应大体在同一时期,即商周之际。只不过此时的道路是人们长期反复踩踏出的崎岖小路,并没有经过专门的修治。这些道路形成后,便被积极利用,如蜀助周伐纣,周幽王伐褒,褒姒北上及郑国民众南迁至汉中等。同样,米仓道之名,虽很晚出现,但从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连接汉中和巴中两地的米仓道,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逐渐出现,并在其后的商周时期发展起来。据学者研究,战国时期,秦国为实现对汉水中上游地区长期有效的控制,便开通利用了子午道。 故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及米仓道的修筑整治,构成了多条贯通关中、汉中及蜀中的完整交通路线,出现了“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景象。秦迁都咸阳后,秦蜀之间的主要交通线由故道转移到褒斜道,因褒斜道—金牛道是关中出入蜀中最为便捷的线路。秦军正是沿此条线路实现了灭蜀灭巴的计划,司马错等人亦沿此线路多次带兵入蜀平叛。故道、子午道及米仓道经过不断的经营后,也成为连通关中与巴蜀及陇右的大道,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蜀道的拓宽、修筑及连通并非易事,虽“五丁开道”故事中仅用简短的“五丁拖牛成道”六字来载录金牛道早期修凿的历史,但从中我们仍可读出此次修凿的艰难——能移山、举万钧的五丁力士,及秦所送的五位美女在抴蛇山崩之中全部被压杀,以至“蜀王痛伤”。 (二)各道名称及线路 1.故道 故道的名称颇多,如陈仓道、散关道、青泥路、白水路、沮道、嘉陵道等。上述名字大抵是因故道沿线的要地、关隘、山岭及河流而来。如称呼“陈仓道”,是因该道北端的出口在陈仓县(今属陕西宝鸡);称“散关道”则是因该路经秦岭北麓的重要关隘大散关;此道中有险峻泥泞的青泥岭,故又被称为“青泥路”;该路经行白水、沮水而被称为“白水路”“沮道”;此道基本循嘉陵江上游(故道水)河谷而行而被称为“嘉陵道”。可见上述众多名字只代表了该路中的某个重要节点,而无法代表道路的全程,故一般情况下仍将此路称为故道。 故道从陈仓,沿扞水(今清姜河)西南行,至散关(大散关)。宋金发生多次大战,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和尚原便在散关附近。出散关上行越秦岭,至凤州(今陕西凤州)。凤州不仅是故道上的重要城镇,由此还可转行褒斜道。随后故道向西进入甘肃境内两当县、徽县。徽县在秦统一后属陇西郡,西汉武帝时改隶武都郡,唐宋时隶属于凤州河池县(今甘肃徽县),元明时改称徽州,清改为徽县。著名的仙人关即在徽县附近。徽县向南二十多里,就要翻越故道最难行的路段青泥岭。至北宋时,兴修的白水路逐渐取代了青泥岭。从徽县继续往南便回到今陕西境内的略阳县。由略阳县折向东南经勉县、褒城至汉中。 2.褒斜道 褒斜道循汉江支流褒水与渭河支流斜水两条河谷而行,因其北口在眉县斜谷,南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又称斜谷道。因在东汉石刻《石门颂》中,“斜谷”的“斜”字被简写成“余”,又称褒余道、余谷道。 从眉县向西南行三十二里,至斜谷关。入斜谷,沿石头河、桃川河及红岩河南行,至今太白县。其间需要翻越秦岭正脊的五里坡。随后折向西南,经两河口、关山、白云,过二十四孔阁、经石垭子栈道,至三江交汇处的留坝江口镇。唐时在江口镇设青松驿,这里是褒斜道与唐文川道的分路口。出江口镇,沿褒水干流,穿石门出褒谷口,抵褒城,继续向东到达汉中。这是秦汉褒斜道的线路。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修散关、褒城道,形成后世所称的唐宋褒斜道。褒斜道是公认地便捷易行,这是由于故道、傥骆道及子午道均需要翻越两处秦岭山脉,而褒斜道仅需翻越一处,并且道路相对平缓,这就使褒斜道在蜀道众多线路中颇具优势。 3.子午道 子午道是由古代长安穿越秦岭到达汉中的四条主干路中最东边的一条。汉平帝元始五年(5),正式将此道命名为子午道,“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子午道是因其道路走向方位得名的,颜师古解释说:“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子午道虽以代表南北的子午命名,但整个道路保持正南北方向的线路所占比例较少,大多数线路是由东北而西南,甚至有由东南而向西北者。子午道自今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向西南入子午谷北口,越岭进入沣水河谷,沿河谷南行二十里至子午关,出子午关,越秦岭正脊大梁,经宁陕县界沙沟街,至宁陕县江口镇。子午道汉魏晋时期与隋唐时期的线路,便自此分途。 汉魏晋时期的线路,是从江口镇顺旬河、池河河谷进入石泉县境内,至池河镇,折西北至石泉。向西北过饶风关,至西乡县南子午镇,经洋县、城固而达汉中。隋唐时期,子午道从江口镇起,折向西南,沿月河至旬阳坝,经西腰岭关至宁陕县,入石泉,至西乡县南子午,与旧道合。 4.金牛道 金牛道是汉中通往四川成都平原的最大动脉,从故道、褒斜道等道路出发,均须转入金牛道才能到达成都平原。金牛道,又名石牛道、南栈、蜀栈。秦汉之际,因“五丁开道”“石牛便金”的故事而有石牛道之名。不过严耕望先生认为唐初于今宁强大安镇置金牛县,至肃宗时,有金牛道之称,即云“此道北以金牛县为道口咽喉,故称金牛道”。元明清时,由于关中经连云栈至汉中的道路称为北栈或秦栈,金牛道相应地被称为南栈或蜀栈。 金牛道的行经路线是自汉中出发,经勉县西南烈金坝,再经五丁关至宁强县,折向西南进入四川广元境内,沿嘉陵江东岸,经昭化、剑门关、剑阁,入梓潼,经绵阳,抵成都。 5.米仓道 米仓道是蜀道南段的一条重要入蜀道路。学者认为唐以前这条古道并没有明确的名字。唐代始称其为“巴岭路”,概因此道经过在南北朝至唐代被称为巴岭的大巴山。在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中,这条道路又有了“大竹路”“大巴路”和“小巴路”的名称。据蓝勇先生考证,米仓道之所以又称大竹路,是因为巴山竹多,古道两旁竹林丛生,阴森如竹洞。又因该道会经过当时的大巴岭和小巴岭而得名大巴路和小巴路。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则将该路称作“大行路”。清代开始称此道为米仓道,概因其需翻越大巴山脉的米仓山。 米仓道是多线复合的南北交通网络,而非一条孤线。这里仅介绍道路的主要节点,米仓道自陕西南郑,翻越大小巴岭、米仓山,至南江县,抵巴中。由巴中向西,可达成都;继续向南,可至重庆。 1.本书旨在为大众读者介绍蜀道知识。通过十大专题,读者能很快掌握蜀道的发展变迁简史、文化交流简史,了解蜀道沿线奇绝的历史遗存、壮美的行道古树,欣赏文人骚客伟大的蜀道诗文、碑刻等,理解蜀道与大一统的历史逻辑。 2.quan书配有两百余幅精美彩图,使读者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就能拥有行万里路的体验感。 3.本书采用裸背精装,自留阅读方便,作为礼品送人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