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作文特辑
作者简介
闻钟,著名图书策划人,“智慧熊作文”与“智慧熊阅读”品牌创始人。长年从事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拥有数百所名校名师资源,为出版优质的学生用书提供了保障。 其策划并主编的“满分作文系列”,历年来稳居同类畅销书榜首;2010年,由其策划的《小学生作文分类大百科》等被评为“全国优质助学读物”,由其创办的北京智慧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被评为“2010年度十大书业实力品牌机构”,在全国树立了著名的“智慧熊”作文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2012年以来,由其策划出版的“励志版名著”更是成为众多名著版本中的佼佼者,累计销售已近千万册。面对国民阅读率连续下降,浅阅读流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问题,他首次提出了“价值阅读”的理念,并与商务印书馆强强联合,推出“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两个系列。2014年以来,经央视等一线媒体的大力报道后,“价值阅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掀起了新的阅读潮流。2016年,随着部编本教材的起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智慧熊”公司共同策划出版名著阅读课程化配套教材,自此,继“价值阅读”之后,“智慧熊”公司又再次开创了阅读先河。 在闻钟的带领下“智慧熊”公司正在成为一个新型的阅读型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2024年中考作文命题全景透视及2025年前瞻预测 2024年的中考刚刚落下帷幕,2025年的中考正一步步靠近。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认真梳理2024年中考作文的命题思路,总结经验,同时理性展望未来,把握备考方向。 坚守创新春意浓,稳中求变亮点多 ——2024年中考作文命题全景透视及2025年前瞻预测 全国中考作文研究专家 湖北省骨干教师、宜昌市名师周远喜 六月,激情燃烧,荷花飘香,万众瞩目的2024年中考落下帷幕。中考作文命题既要保持命题理念与风格的稳定与延续,又要有所突破与创新。一份试卷,不管是好评如潮还是批评繁多,都会给未来的命题和备考以启迪。综览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不少考区选择坚守与延续,但不少考区选择变革创新,同样是亮点纷呈,正所谓:坚守创新春意浓,稳中求变亮点多。 2024年中考作文命题全景透视 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亮点多,变革创新显公平 2024年是中考改革之年,除了原有的中考统一命题的安徽、河南、河北、江西等省份,浙江、辽宁首次实行中考统一命题,湖北、湖南、吉林收回地级市中考命题权,采用全省一套、省会一套的“两套题”模式,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统一命题的行列。中考作文命题要兼顾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给城乡不同基础的考生提供公正公平的展示平台。2024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革创新,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材料作文强势崛起,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成“三巨头”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所占比例相对稳定,材料作文异军突起,占比大幅提高,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成为中考作文“三巨头”。 命题作文保持常青。作为中考作文中的常青树,当下命题作文既能坚守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自然占据首位。例如,上海卷多年来坚持采用命题作文形式,2024年依然是命题作文,题为“我也是个取水人”。一些省市的命题作文题目比较特别,如2024年江苏淮安卷的“这份试卷答得漂亮”和江苏泰州卷的“红花还是绿叶”,都带有比喻色彩,文学味道浓郁。命题作文相对其他形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命题作文评分标准具体、易操作,评分时容易做到客观、公正;省去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拟题“绞尽脑汁”之苦,考生可集中精力立意、构思、选材。 半命题作文花开正艳。半命题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给予考生更多提示,在构思、选材上给予更多暗示,减少拟题时的举棋不定;“自选角度”的要求为考生提供纵横驰骋的舞台,能尽展个性与才情。例如,2024年湖北卷的作文任务一以“....那棵树”为题,导语如是说:“自然界,树如人,能活出人的姿态;生活中,人如树,可展现树的风采。”导语对作文的立意有所暗示:写树,不能局限于描绘树的形态、风姿,而要把树与人相关联,写出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材料作文强势崛起。经过几年探索,中考材料作文命题在内涵深浅、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更有分寸,更贴近考生实际;材料来源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命题更科学。材料包括人物或事件组合、名言诗句组合、图文组合等,形式多样;角度自选、文体自定,给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的平台。材料作文能有效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宝,逐渐为命题者所青睐。2024年中考采用材料作文的考卷不在少数,如湖北武汉卷的“发现意义”、安徽卷的“奔跑不止”等。 (二)选题作文风头正盛,话题作文欣欣向荣 选题作文风头正盛。所谓“选题作文”,就是给考生提供两道甚至三道内容、形式迥然不同的作文题,由考生自由选择写作。选题作文能最大限度地给有才情、有能力的考生提供平台,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作文内容和文体多样性,尽显公平和人文关怀。综观2024年中考作文题,选题作文盛行,命题组合形式多样、内容多彩。除传统的北京卷、重庆A卷、重庆B卷坚持采用二选一的作文形式外,2024年的河南卷、湖北卷、云南卷、山西卷、辽宁卷、江苏连云港卷、四川南充卷等都是选题作文。 话题作文欣欣向荣。话题作文一度为命题者所冷落,近两年却渐渐多了起来。2024年河北卷以“定心丸”为话题,山西卷题目二以“欣赏”为话题。四川各考区尤其青睐话题作文,2023年便有绵阳卷以“照亮”为话题、遂宁卷以“价值”为话题,2024年更是有自贡卷以“友善”为话题、凉山州卷以“光”为话题、南充卷题目二以“亲情”为话题等。话题作文开放性较强,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命题导向:重视实用与创新表达,鼓励联想与读写结合 考场作文限制过多则僵化,宽松过度则散乱,因此,拿捏好限制的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命题导向看,2024年中考作文题存在以下特点。 (一)提倡写作贴近生活,重视写作的实用功能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文体更多样,更趋向实用:有要求考生写议论文的,有要求考生写演讲稿的,有要求考生写书信的。2024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同样呈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北京卷题目一要求写游记;重庆A卷、重庆B卷题目二要求写一封信;陕西卷给出了有关亲子交流的情境材料,要求考生在讲故事、写信、创作独幕剧、设计访谈、模拟辩论中选择一种方式来探讨问题。命题者重视写作的实用功能,用写作来完成交流、交际任务,引导写作教育从“文章写作”向“真实情境写作”转变。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可能会更加注重学以致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二)命题追求创意表达,联想想象个性飞扬 要想激发考生的创作灵感,让考生进行创意表达,命题者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文题。2024年四川眉山卷形式新颖,让考生以“记忆中的人、事儿”为副标题,自拟正题写一篇文章;四川成都卷让考生聚焦“赢”与“迎”两个字之一,或者二者兼顾,自拟题目写作;重庆A卷题目一的材料为一幅图画,让考生通过观察获得启示来作文;河北卷的话题作文材料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充满挑战性。 (三)写作与阅读关联,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导考生重视阅读,从名著和课文中汲取写作营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命题者的初心。因此,将阅读和写作关联的中考作文题年年都有,2024年也不例外。四川眉山卷作文题导语涉及初中学过的多篇课文,包括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山东滨州卷以鲁迅先生的事迹作为材料,这些事迹基本出自《朝花夕拾》。课内外的名篇佳作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素材,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并借鉴写作手法、技巧的范本。读和写密不可分,中考作文命题有从课文和课本推荐阅读的名著中取材的趋势,这样能够引导考生加强阅读,也有助于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节。 三.命题内容:紧跟时代,关注自我成长;传承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成长感悟和生活哲理。中考作文题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也考查考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关注社会热点,直击热门话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学生不能仅局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努力拓宽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2024年四川自贡卷提及党的十八大报告,陕西卷关注亲子交流问题,福建卷以中国20年探月之旅为材料,江苏扬州卷以“大国工匠”人物为材料……这些作文命题都切合当下的社会热点、热门话题,意在引导考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 (二)关注生活体验,内省 本题要求考生从一首简短的三行诗出发,自选角度写作。写好这篇作文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抓住关键词,“圆”与“缺”的变化、“明”与“隐”的形象,这些元素体现了月亮的不同状态,但都承载着独特的美感与价值。二是要准确理解题意,“月,天天是一个全新的自我”意味着月亮不断变化,每天都展现新面貌,这提示考生写作时要有深度思考,理解每一次的变化都是自我更新的契机,并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三是要多角度思考,月亮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形态,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邃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考生应能深入理解自然规律,感悟人生哲理,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发,从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构思角度提示 1.从“圆与缺”的角度思考。月亮的圆缺变化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如人们的生活有起有落,不可能总是处于完美状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正如接受月亮的缺一样,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2.从“明与隐”的角度出发。生活中有的人奔放张扬,有的人却内敛低调,但这并非评判个人价值高低的标准,如同月亮不论是在夜空中明亮照耀,还是隐藏在云层之后,它都是独一无二的月亮,不会因为人们看不见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题(2).给父母的一封信 本题明确要求写一封信,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遵循正确的书信格式。书信内容应围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请求来展开,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写信时应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即希望利用暑假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信中要表达对父母的理解,即他们希望自己在初高中衔接学习中为高中的学业做好准备的想法,再详细解释为什么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成长至关重要,以及如何平衡学习与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再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父母放心,比如承诺在保证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发展兴趣爱好,或者提供一份详细的暑期学习计划表,展示自己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后,在信的结尾表达对父母的尊重与感恩,真诚地请求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意。 构思角度提示 1.强调会在学习和兴趣中找平衡。“我”理解父母的安排和想法,明白他们让“我”参加初高中衔接学习,不仅是为未来学业做铺垫,也是对“我”的自律能力进行锤炼。提出自己的假期规划,表明“我”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会自律安排学习,但希望父母也能倾听“我”的心声,支持“我”的决定,“我”也会用行动证明给父母看,不会让他们失望。 2.强调发展兴趣爱好的渴望。明确强调兴趣爱好的培养对“我”的重要性:不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个性发展的催化剂。同时表示开学后自己会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兴趣爱好只是作为学习之余的调味剂,自己会确保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不影响学习成绩,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 考场佳作 阅读·借鉴·得高分 阅卷评分 一类文上内容24分 表达20分 发展9分 总分53分 ◆ 得分亮点:格式规范,文笔细腻 给父母的一封信 重庆一考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佳! 随着令人期待的暑假悄然到来,我想和你们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计划。 首先,我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因为你们的辛勤付出,我才能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如今,我即将踏入高中这一新的征程,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我知道你们希望我能利用这个假期参加初高中衔接学习,为高中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份关爱,令我感动。 然而,这个暑假我还有一个特殊的愿望,那就是进一步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弹钢琴。 音乐一直是我灵魂的慰藉,而钢琴则是我与音乐对话的桥梁。每当钢琴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我的心就会随之跳动,仿佛那些音符是心灵的舞者,每一次跳跃都给我带来无尽的欢愉。我相信,在这个暑假,通过深入学习钢琴,我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当然,我也明白学习与兴趣之间需要找到平衡。因此,我会制订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在享受钢琴音乐的同时,也不忘预习高中课程。我会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参加线上学习课程。请你们相信,勤奋自律的女儿一定会做好自我管理。 爸爸妈妈,你们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你们的理解和包容,是我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来源。在这个暑假,我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同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去体验不同的生活。 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们都会一直在我身边,你们是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请相信女儿,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在此,我再次向你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并恳请得到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愿我们的家永远充满温馨和爱! 此致 敬礼! 小渝 6月12日 得分点提示 1.格式规范,语言流畅得体。文章格式规范,想象合理,“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亲切自然而又有理有据,让人充分感受到“我”想学钢琴的坚定决心,以及对父母的真诚态度,极具说服力。 2.思路清晰,文笔细腻。文章思路清晰,开篇直接表明“我”的兴趣爱好,而后循序渐进地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考生懂得平衡各种因素,信中充满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也时时在恳请和盼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文笔细腻,令人感动。 (点评名师:马之军) 阅卷评分 一类文上内容23分 表达19分 发展10分 总分52分 ◆ 得分亮点:取材生活,结构清晰 每天都是全新的自我 重庆一考生 当朦胧的月光洒在静谧的试卷上,当闹钟的时针悄然指向深夜,我被这份宁静唤醒,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每一次成绩的波动,每一段友情的变化,每一回自我突破的尝试,都是我生命中崭新的篇章,它们都在告诉我:每一天,我都在成为一个全新的自我。 学习成绩的波动 成绩,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检验。进入初二后,随着学科知识难度的加深,我的成绩变得起伏不定。那些日子里,我就像漂泊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时而随着波峰跃起,时而又被波谷吞没。一次数学考试的失利,更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经过反省,我意识到不应被当前成绩所束缚,而应在下一次用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明天,成为全新的自我。 同窗友情的变化 友情,如同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慰藉。我与同桌曾一起在运动会上挥洒汗水,为彼此加油鼓劲,那次相互支持、不言放弃的经历,让我们的友情更加坚固。然而,随着座位的变动和时间的流逝,我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关系也似乎变得疏远,有时还会产生争执。但这些波折和变化,都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在友情的变迁中,我们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我们都很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突破自我的决心 回首过往,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它们的存在使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我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在每一次跌倒后勇敢地站起来,在每一次犯错误后吸取教训,在每一次成功后寻找新的起点……这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我深知,只有怀揣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永恒的月亮每天都在展示全新的自己,我亦如此。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会我们成长和进步;经验是智慧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成功;时光则是最公正的裁判,记录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遇,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月圆为美,月缺亦美。每天都是全新的开始,每天都是全新的自我,我要向着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奋斗。 得分点提示 1.小标题式,结构清晰。开篇以月光切题,然后通过三个小标题展现自我长 关注考生自我成长历程和体验,是中考作文的永恒主题。近年来,这类作文命题注重引导考生认识自己,审视和反思自我,聚焦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思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命题的思维深度比以往更深一层。如2024年贵州卷“关键时刻,我在这样做”,山东滨州卷“那节课,触动了我的心灵”,甘肃卷题目一“我的....之旅”,四川遂宁卷以“青春”为话题,都旨在引导考生认识自我、关注成长、表达内心体验。 (三)重视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 和往年相比,2024年中考作文题更重视心灵感悟和理性思辨。命题不局限于让考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让考生在思索中折射理性光辉、体现人文关怀的作文命题比比皆是,如2024年江苏盐城卷“我与....共情”、江苏泰州卷“红花还是绿叶”、山东东营卷“我做对了这道选择题”、河南卷题目一“我的成功密码”等。引导考生学会尊重、分享,学会思考、思辨,也是今后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 (四)注重传统文化,重视“三观”构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其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益处。因此,不少中考作文题通过文化知识、古典诗文、历史故事等,让考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进而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例如,2024年天津卷作文导语引用了孔子的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考生写作关于“尊重”的经历和感悟;辽宁卷题目二以传统文化中的“字”的内涵为材料,要求考生任选两位名人的字来作文;江苏连云港卷任务三引用了王阳明的话语,让考生思考得失之道。 (五)落实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 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考命题的核心思想。2024年福建卷命题作文“看月与探月”,山东济南卷命题作文“为了这份繁华”,湖北卷任务二命题作文“成长应有的姿态”,江苏宿迁卷题目三要考生对未来职业、城市进行规划畅想,都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2024年中考作文命题积极引导考生自觉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志向。 2025年前瞻预测及备考指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对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导向与内容了然于心,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以便在来年的中考中脱颖而出。2025年的中考作文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准备。 一.咬紧传统不放松,四大命题类型循序练 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强调变革创新,但基本的考查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外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种类型。通常,一个考区的命题风格与特色在两三年内会保持不变。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重点训练所属考区近两年的中考作文类型,不过也不能忽视其他作文类型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考生平时应夯实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训练,加强半命题作文补题训练,强化材料作文读懂材料内涵、提炼材料主旨的训练,加强话题作文拟题训练。命题形式不同,审题和构思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应注意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二.关注社会民生,勤于观察思考 深入社会生活,勤于观察思考,关注热点时事,彰显对社会民生的深度思考,是中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考生对热点事件不仅要关注,还要进行理性思考,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甚至可以尝试提出一些建议。社会热点事件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既体现考生视野的开阔,又提升作文的时代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三.名著时文广泛阅读,勤于动笔针对训练 阅读是另一种生活体验,为考生认知世界、积累素材打开一扇便捷之门。考生平时要多读名家名篇,向大师学习写作手法,看他们如何把一件平常小事写出深意、新意,如何运用语言使所描写的人或事物“活”起来。此外,考生还可以阅我”的心路历程,有波动、有变化、有决心,并在每处结尾进行点题,结构清晰。 2.取材生活,真情实意。文中通过描写“我”在初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我”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心态,从而论证文章的中心主题,表达了考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点评名师:马之军) 河南卷 以“我的成功密码”为题写记叙文/以“登山成功的经验” 为材料写议论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同学们交流登山成功的经验。 有同学说:“想要放弃的时候,望望山顶,提醒自己山顶越来越近,就会找回希望。”有同学说:“特别疲惫时,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登了这么高,便会重振精神。”有同学说:“这时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调整调整,继续走。”有同学说:“不怕慢,就怕站,这时候不能停,要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师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些登山成功的经验,其实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密码。” (1)请以“我的成功密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解题 审题·立意·明方向■.魏得强 2024年河南卷中考作文题仍是一则材料统领两道题目,要求考生任选其一。一道是命题作文,一道是材料作文,两道作文题的相同点是在主题上都要围绕材料的内涵,即“成功的经验”来写,不同点是文体要求,一道要求写记叙文,一道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题(1).我的成功密码 根据题目要求,这道题限定了考生要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最终获得成功的事情。最好只写一件事,这样可以做到重点突出,避免写成流水账。“密码”的含义就是秘诀、方法,这是文章的中心,所以考生要详细展现自己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考生可以写学习或生活上的成功,总体来讲,独特的生活体验更能写出新颖性。 构思角度提示 1.成功的密码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写自己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想掌握某一项技艺,比如学做饭、练书法、学钢琴等。刚开始自己总是做不好,感到很困惑。在得到了某人的引导后自己加倍努力,坚持下来,最终获得成功。那一刻,自己明白了想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道理。 2.成功的密码是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写在一次活动中,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帮别人排忧解难,从而使活动顺利进行,获得大家的交口称赞。后来自己遇到了难题,被自己帮过的人也来帮自己,使自己成功解决了难题。由此发表感慨,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是成功的密码。 题(2).登山成功的经验 材料中的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关于登山成功的经验,有些说法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同时它们又都是有效的。除了登山,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看法,你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想一想,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成功?把观点提炼出来,就可以将其作为文章的论点。题目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那么考生在明确观点的同时,还要做到从不同方面选择论据,充分进行分析,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 构思角度提示 1.论述成功需要正确的坚持。先从正面列举那些因为坚持不懈而成功的名人事例,比如居里夫人坚持研究而发现了镭元素;再从反面进行对比论证,写那些虽坚持却走错方向的人,注定会失败。 2.论述成功需要有责任担当。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层面来写,论述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就要肩负起责任、有担当。可以列举周恩来少年时读书立志、华为集团坚持创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作为等事例来充实文章。 年度精品 精读·背诵·学方法 我的成功密码 河南一考生 那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在山借鉴要领之一 开篇用简洁而特别的语言概括事件、点明主题,既能统领全文,又能勾起人的阅读兴趣。 谷中迷路,是我开启了智慧之门,才带领大家成功走出了险谷。 出发时,一家人快快乐乐,都想第一个爬上山顶。上五年级的弟弟说,他要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壮。 这是一座未经开发的野山,我们朝着一条没有人迹的小路走下去。路渐渐消失,走过一段布满荆棘的小树林后,我们竟迷失了方向。往回走,来路却找不到了。一家人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迷惘。爸爸和妈妈打开手机,发现一点儿信号也没有,没法报警求救。大家有点儿害怕了。(一家人迷路,心情由出发时的快乐转变为迷惘、害怕,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处境的严峻,为后面的发展做铺垫。) 我忽然想到了在电视上看到的丛林求生节目,知道此时不能慌,要冷静自救。我登上一块高石观察了一番,又仔细倾听,隐隐听到了前方有溪水流淌的声音。有了水流的方向,不就是有了前进的方向吗?顺着水流的方向走,我们就不会在山里打转了。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找到了小溪,沿着小溪继续出发了。但是,慢慢地我们感觉到了不对劲,小溪很长很长,我们的脚步却越来越慢,妈妈和弟弟都累得扶着双腿直喘气,而且光线越来越暗,太阳快下山了。(“太阳快下山了”表明一家人走路的时间久,和前面的叙述吻合,而夜晚的山林更危险,这更加剧了一家人处境的严峻。) 在不安之中,突然,我闻借鉴要领之二 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同时也让文章中心渐渐明朗。 到了一股牛粪味。我左右寻找,果然,就在不远处,一摊牛粪赫然入目。我读报刊上的时文,增加见闻,提升知识水平和思辨能力;平常养成写随笔、读书札记的习惯,随手记录见闻与感悟。日积月累,写作能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四.活用写作技巧,锤炼实用技能 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能够为作文增色。立意可以化大为小,从小处切入,或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或反弹琵琶、别出心裁;选材要典型、独特、新颖;先抑后扬可以使情节多变,引人入胜;巧用对比能够突出人物形象或想要表现的重点;语言清新,用词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更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些写作技巧都是考生在平时要加以锤炼的。考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写作技巧,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五.强化文体意识,突出文体特征 中考作文多数不限文体,少数会指定文体。不同文体对表达方式有不同要求。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写好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议论文。记叙文多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记叙过程中可以适当抒情,这样容易激起情感共鸣;有时可以夹叙夹议,增加文章的思维深度。记叙文写作要注意叙述线索清晰,前后照应,但要避免平铺直叙,巧用倒叙、插叙可以增加叙事波澜。情节一波三折、描写细腻的记叙文更受阅卷老师青睐。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缺一不可,熟练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除了常规的文体,考生也可以尝试写作童话、小小说等,这样能让人眼前一亮,有助于作文脱颖而出。 第二章 2024年最值得珍藏与背诵的5篇考场精品 要写出好文章,首先要了解优秀文章哪里写得好。本章展示了5篇考场精品范文,每篇均有名师做深度剖析,配以思维导图,高分亮点、高分思路一目了然。希望各位未来的考生都能从中体悟佳作的妙处,学到实用的提分秘诀,积累可为己所用的素材,高效提升写作水平。高分亮点 以点带面,主题积极 欣赏是一门学问 山西一考生 正如漫画中的小熊猫一样,我们都喜欢被人欣赏,因为那是对我们自我价值的肯定,能让我们坚定信念,获得前进的力量。其实,欣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由漫画内容切入,揭示欣赏的内与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点题。 真正的欣赏不仅在于看到他人的成就,更在于看到他们那些可贵的精神品质。任正非是一位响当当的创业者,然而在他眼中,马世民更具传奇色彩,是他最为欣赏的人。马世民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即便在七十多岁的高龄,他仍能从五百多米高的碎片大厦沿着绳子顺滑而下。任正非由衷地欣赏他那永葆活力的精神,说“他永远是我的老师”。这样的欣赏,无疑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才更容易欣赏他人,同时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欣赏。黄永玉年轻时才华横溢,幸运的是,他初出茅庐就遇上了让他受益终生的汪曾祺。尽管汪曾祺在绘画界早已享有盛名,但他对黄永玉的画作深为折服。他评价说“永玉的画永远是永玉的画,他的画永远不是纯‘职业的’画”,并盛赞黄永玉是个“小天才”,希望恩师沈从文能对黄永玉进行“投资”。汪曾祺对自己的绘画有清晰的认知,因此他毫不吝惜地对黄永玉表示赏识和喜爱,而他高尚的人格同样也赢得了黄永玉的欣赏与感念,两人成为至交好友。 引用俗语,既充实了文章的论据,又引出了本段分论点,还起到过渡的作用,可谓“一箭三雕”。 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的时候,那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惺惺作态的恭维。尽管大江健三郎和莫言未曾谋面,但通过阅读对方的作品,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大江健三郎欣然接受电视台节目组的邀请,亲自前往莫言的故乡采访莫言。二人畅谈文学,饮酒至半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大江健三郎坚信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连续五年推荐他,用真诚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莫言卓绝才华的欣赏。 欣赏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小熊猫懂得欣赏同学们的表演一样,老师也同样欣赏小熊猫的这份懂得。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欣赏他人,也努力赢得他人的欣赏吧。 在充分论述后回归漫画内容,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且具有感召力。 高分思路 跟着名师提升思维能力 开篇 引述漫画内容,提出中心论点“欣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主体 ①论证分论点一:“真正的欣赏不仅在于看到他人的成就,更在于看到他们那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列举任正非欣赏马世民的事例。 ②论证分论点二:“只有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才更容易欣赏他人,同时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欣赏”,列举汪曾祺欣赏黄永玉的事例。 ③论证分论点三:“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的时候,那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列举大江健三郎欣赏莫言的事例。 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发出号召“让我们学会欣赏他人,也努力赢得他人的欣赏吧”。 提分小贴士 跟着名师挖掘写作方法 文章运用层进式结构来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论证层层深入。开篇提出观点后,便通过三个层次来论证欣赏的学问:首先,真正的欣赏在于精神品质;其次,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容易欣赏他人和得到他人的欣赏;再次,欣赏是真情流露,不含虚伪。最后,总结全篇,照应开头,并发出号召。整篇文章论据丰富,论述层层推进,说理具有力度。 (点评名师:田药珍) 敲黑板 在运用层进式结构时,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或事理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段落层次。也就是先提出论点,再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地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过程要求逻辑严密,思维需步步跟进,以确保论证深入有力。高分亮点 诗意浓郁,文采飞扬 一路鲜花一路诗 安徽一考生 我们县城的西面有一座小山,其临街的一面非常陡,就像直立的墙,我们称它为“半壁山”。端午节放假之际,灵儿、小雪和我组成的小分队起了个大早,带上水壶和遮阳帽,决定爬一次“半壁山”。 交代出行目的地及其特点,为“爬山”造势,设置悬念。 出城的公路两旁开 满了鲜花,不时有蝴蝶飞来飞去。灵儿见状,兴奋地丢下水壶,挥着帽子就去追蝴蝶,左扑右打,结果把鞋子跑掉了。“丢壶挥帽追蝴蝶,看看跑掉一双鞋。”我笑着打趣道。这无意间触动了小雪的“诗兴”,她吵着要玩飞花令,规定说出的诗句必须含有“花”字,还要和眼前的情景相契合。她率先吟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灵儿不甘示弱,也跟了一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人同时望向我,我略一思索,吟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随后,我们又看向小雪。小雪略一沉吟,缓缓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不行,都成咏雪了!”灵儿和我哈哈大笑起来。写出行中的经历,由路边的鲜花引发了“诗兴”,继而开启了飞花令的游戏。 我们继续向前走。一下公路,眼前就出现了一大片盛开的芍药,有的满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稍显凋零之态。我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直扑进花海中,玩得不亦乐乎。灵儿突然灵感大发,站起来赋诗一首:“端午佳节至,心醉花海中。绿意盈满野,芍药竞艳容。” 我和小雪听后,纷纷称赞。小雪也即兴创作了一首诗:“芍药绽放粉如霞,蜜蜂彩蝶绕花间。倩影翩翩留此地,欢声笑语满芳园。”我随即也加入其中:“芍药花开五月天,粉花黄蕊续春烟。岁月流转花依旧,美景长存心永镌。”即兴创作诗句,情景交融,以诗为文,紧扣题目中的“一路诗”。 就在这时,灵儿突然惊呼:“坏了,我们是要去爬山的!”我们三人一同抬头,看向已至中天的太阳,又相视而笑——此刻再去爬山已经有些晚了,但这一路的鲜花与诗意,让我们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有时候,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收获的充实与快乐。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篇末点题,突出主题。 高分思路 跟着名师提升思维能力 开篇 以环境描写开头,突出山的特点,为爬山活动进行铺垫,激发阅读兴趣。 主体 ①笔锋一转,不写爬山,却由玩笑开始,看似无心,实则以玩“飞花令”引诗入文。 ②写一路赏花、吟诗、作诗的经历,诗意盎然,充满情趣,逐步深入,诗意情趣跃然纸上。 结尾 接回爬山,结构严谨。讨论“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回归材料,点明主题。 提分小贴士 跟着名师挖掘写作方法 文章开头渲染山的陡峭,并提示“我们”要去爬山,为爬山活动做足了铺垫。然而,文章主体部分却只字不提爬山之事,而是详尽地描绘了“我们”去爬山途中赏花、吟诗、作诗的愉悦体验,看似和爬山这一目的无关联,却巧妙地突出了“过程的重要性”这一主题。文章多次引诗入文,以诗为文,使得文章情景交融,甚是精彩。结尾部分,文章再次提及爬山,呼应开头,放得开收得拢;议论部分明确阐述了描写路上活动的目的,紧扣材料,突出中心思想。 (点评名师:金立忠) 敲黑板 引诗入文,就是将平时积累的诗歌名句嵌入文中,使其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这种引用方式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文采飞扬。高分亮点 托物言志,立意深远 窗外那棵树 湖北一考生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抬头望向窗外,那棵树总是映入眼帘。它虽不及公园里的参天大树那样繁茂,也不似庭院里的盆景那般精致,但它静静地伫立在院子里,已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是一棵梧桐树,它风姿独特,为院子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春天,它萌发嫩绿的枝叶,就像穿上了一件绿衣裳,充满生机与活力;夏天,它的叶子葱茏茂盛,为炽热的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秋天,它的叶子逐渐变黄,最后化作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投入大地的怀抱;冬天,它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那粗壮的枝干仍然英姿飒爽,毫不畏惧风霜,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紧扣主题,从多个角度描绘梧桐树一年四季的风姿,句式整齐,韵味十足。 如果这棵梧桐树有思想、有灵性,它一定会告诉我许多关于生命的故事: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却依旧满眼苍翠,坚韧不拔。我想,这就是生命的韧性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遭遇多少挫折,只要把根扎向大地深处、把枝叶伸向天空,就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由梧桐树产生联想和思考,为下文描写树的遭遇做铺垫。 这棵梧桐树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见证着我成长的点滴。我常常坐在窗前,静静地凝望着它,聆听它的呢喃。梧桐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我心灵的寄托。当我快乐时,它会伸展着枝叶随风摇摆,与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当我烦闷时,它会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倾听我的诉说。待我心情平复时,它又会轻轻地摇着枝叶,似乎在说:“孩子,你经历过不少风雨,都挺过来了。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将梧桐树拟人化,它仿佛在分享“我”的喜悦、倾听“我”的诉说,还不时给予“我”叮嘱和激励。 上个月的某天,我因为模考成绩不佳,心中满是挫败感。深夜,我再次望向那棵梧桐树。月光下,它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似乎要对我诉说什么。 蓦地,我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几年前的一个暴风雨夜,梧桐树的几根枝干被狂风硬生生地折断,横七竖八地落在地上。枝干断裂处流出白色的汁液,看似奄奄一息。家人都摇头叹息:“可惜了!”没想到,不久后,那几处断裂的地方竟然都长出了新的枝条!插叙梧桐树被暴风雨折断枝干后顽强再生的经历,由此引发人生感悟,升华了文章的立意。 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梧桐树虽经暴风雨摧残,但只要根还在,它就依然生长着,顽强地站立在那里;而我,遭遇一点挫折就如此沮丧,真是远远不及它啊!我明白了,只要我调整好心态,勇敢地面对挫折,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窗外那棵梧桐树,感谢你给予我的一切!你是我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伴我一路成长。我会像你一样坚韧不拔,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高分思路 跟着名师提升思维能力 开篇 开篇以“那棵树总是映入眼帘”切入话题,再通过对比手法设下悬念,让人对“那棵树”充满好奇。 主体 ①梧桐树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院子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②梧桐树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见证着“我”成长的点滴。 ③回想起梧桐树被狂风折断枝干后依旧顽强再生,“我”深受启发: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结尾 总结全文,直抒胸臆,借用抒情语句,鲜明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提分小贴士 跟着名师挖掘写作方法 文章围绕“窗外那棵梧桐树”展开,既介绍了梧桐树的风姿,又赋予了它人的品质,展现了梧桐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我”对梧桐树的欣赏和感激之情。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交代梧桐树的遭遇后表达志向:“我”要像梧桐树那样坚韧不拔,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挫折。 (点评名师:周远喜) 敲黑板 托物言志是指用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等,以寄托个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高分亮点 对比鲜明,布局精巧 阳光下最美的花 河北一考生 初二那年,我踏入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我看见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中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开头交代故事背景,自然展开下文。 在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新学校的第一次考试便给了我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使我变得自卑起来,课堂上我沉默寡言,下课后也尽量避免与同学们交流,我感觉在这个新环境中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原本活泼开朗的我,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变得沉默而内敛。 正当我怅然若失时,好友的一封信如春风般吹进了我的心田。信中写了一句:“只要你愿意,你仍可以是阳光下最美的花。”看着这熟悉的字迹,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似乎能听见好友在我耳边轻声细语,给予我莫大的力量。是呀,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这封信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平复下来。 从那以后,我决心打破沉默,重拾阳光与自信。我尝试在课堂上勇敢发言,向老师们敞开心扉,也主动融入同学们的圈子。我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快乐。那种陌生的感觉慢慢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熟悉与亲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读到好友来信时的欣慰感。 不过,我深知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有待提高。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班主任。她似乎能洞察我的内心世界,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总会向我伸出援手。一天放学后,她叫住了我,关切地问:“你在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告诉我吧,老师会帮助你的。”她的目光柔和,让我仿佛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我毫无保留地把学习上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细细地讲了一遍,她也耐心地为我解答。 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逐渐弥补了学习上的不足。她的支持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在难题面前不再犹豫与害怕,而像一株刚萌芽的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努力生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自豪。“我”得到两颗“定心丸”前后的心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了“定心丸”在“我”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我很庆幸在我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定心丸”。感谢给我送来“定心丸”的好友和老师,是你们的鼓励与支持为我扫除了阴霾,让我相信自己就是阳光下最美的花!由点到面,总结全文,直接抒发对好友、老师的感激之情。 高分思路 跟着名师提升思维能力 开篇 “我”来到新学校,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感到陌生,心生迷茫。 主体 ①好友写信劝慰“我”,给了“我”第一颗“定心丸”,让“我”勇敢改变自己,融入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 ②老师耐心开导“我”,给了“我”第二颗“定心丸”,让“我”直面学习上的困难,取得成绩的进步。 结尾 由点及面,为自己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定心丸”感到庆幸,并表达自己对好友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提分小贴士 跟着名师挖掘写作方法 在没有“定心丸”前,“我”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学习成绩也一度落后;在得到“定心丸”后,“我”逐渐适应了环境,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这种前后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66,从而突显了“定心丸”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鼓励作用,进而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点评名师:李勇军) 敲黑板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首先,要准确识别事物间的“对比点”,即确定两者之间的可对比性;其次,要清晰地展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即明确交代它们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突显某一事物,使对比效果更加鲜明。高分亮点 思维深刻,卒章显志 论人生,品“迎”“赢” 成都一考生 “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此语掷地有声,激起我心中千层涟漪。在音乐之路上,“赢”与“迎”皆有其深意,皆有其价值。今吾欲论其一二,以探究音乐之真谛。从材料关键句入手分析,总括材料的主旨,“迎”“赢”二字各有深意,为后文写作做铺垫。 “重迎轻赢”乃重视行动之精神。 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上音乐之路,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歌手Y初入乐坛,声名未显,然其不畏艰难,勤奋苦练,终凭天籁之音赢得观众青睐。与此相反,有些歌手一朝得志,便忘乎所以,终致声名狼藉。故曰:重视行动,方能行稳致远。使用对比论证突出重视行动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以赢促迎”是必胜之心促行动。 必胜之心如熊熊烈火,能点燃人心中的激情,促人奋进。知名流行乐歌手Z初出茅庐时,受到诸多质疑与打压,但他以必胜之心坚持创作,最终成为乐坛巨擘,引领流行音乐创作的风潮。他的曲风独树一帜,有“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后人难及。然亦有人因过分追求成功,导致心态失衡,最后一败涂地。故曰:怀必胜之心,当以适度为宜。在主体部分引用诗句以概括不同歌手的风格,营造意境,增加文章的文学底蕴。 “重迎即赢”道出音乐之真谛。 赢,固可喜;迎,更可贵。歌手M虽非出身名门,然其勇于迎接挑战,以真挚之情,谱写动人乐章,终获大众认可。其歌深情款款,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愫,动人心弦。故曰:只要积极去迎接挑战,便是真正的胜利。赢,不过是音乐的附庸;迎,才是音乐的灵魂。 “既迎也赢”表明要行动也要成功。 既迎也赢是双赢。此语深得我心,行动与成功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歌手D不仅才华横溢,更以勤奋与笃行攀登音乐之巅。她的歌激情四溢,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情。故曰:行动与成功,相辅相成,方能成就辉煌。 “终身迎才能恒赢”暗示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行动。 音乐之路是漫长的、充满艰辛的,需要不懈努力。歌手L自出道以来便努力迎接每一个挑战。她虽已赢得无数荣誉,但仍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其歌充满探索与追求,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故曰:一次之赢,如过眼云烟;终身之迎,方为永恒之胜。 可见,“赢”与“迎”在音乐征途上各有其意义。愿你我都能把这份感悟运用于人生,怀有必胜之心,重视行动,持续行动,追求双赢,获得恒赢。卒章显志,深化全文主旨,用探究音乐所得的感悟来指导人生,让人回味无穷。 高分思路 跟着名师提升思维能力 开篇 开篇以材料的中心句切入,对“迎”与“赢”两个关键词展开分析,引人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主体 ①“重迎轻赢”乃重视动之精神。 ②“以赢促迎”是必胜之心促行动。 ③“重迎即赢”道出音乐之真谛。 ④“既迎也赢”表明要行动也要成功。 ⑤“终身迎才能恒赢”暗示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行动。 结尾 总结全文,从音乐导向人生,概述探究所得的结果,深化文章的主旨。 提分小贴士 跟着名师挖掘写作方法 围绕材料所创设的语境,考生深入思考“迎”与“赢”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五个方面展开细致剖析。在分析中,考生善于运用举例论证,为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考生在结尾采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对全文进行总结,用“把这份感悟运用于人生”拔高立意,将探究所得的实质一一道来,发人深省,道出了写作的目的。 (点评名师:甘万国.黄瑀晗) 敲黑板 卒章显志是指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运用这种手法可以让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三章 2024年中考高分作文展示 厚积方能薄发,要写出好文章,就应多读佳作。本章广泛收录了来自全国41个考区的考场佳作,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优秀范本;同时,配以“名师解题”“得分点提示”等写作指导栏目。希望各位未来的考生能够从范文中汲取营养,掌握更多提分技巧,从而在考场作文写作中思如泉涌、运笔如飞。北京卷 选择熟悉的地方写一篇游记/以“盘中餐”为题作文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40分) (1)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香山、居庸关、卢沟桥、漕运码头……坐落在北京中轴线或文化带上,成为北京的文化标志。胡同古镇、奥运场馆、美丽新农村……同样富有文化内涵。漫游北京,寻古访今,可以丰富见闻,开阔视野,感受真善美。 请选择你熟悉的地方,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本试卷第一大题涉及的文化场所不在写作范围内) (2)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饭一蔬,让我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穑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 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有意蕴,全文开合自如,结构齐整,构思巧妙。 2.用词精当,语言典雅。文章的语言运用纯熟,用词优美,描写手法多样,妙用修辞,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既富有诗意,又能触动人心。 (点评名师:胡军) 考场佳作 阅读·借鉴·得高分 阅卷评分 一类文上内容14分 表达15分 发展9分 总分38分 ◆ 得分亮点:游踪分明,描写出彩 百年流光,丹宸永固 北京一考生 春日的北京蓝天如盖,远山如黛,目光所及皆是美不胜收的风光,故宫在其中美得尤为突出。在这个风光旖旎的时节,我们一家来到了故宫,决定一观北京城当年的繁华之地——紫禁城。 初入午门,故宫的威严规整就让我心生敬畏。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虽不是摩天高楼,却以其金碧辉煌的外观和宏伟壮观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皇城的无边无际。沿中轴线从太和门进入,太和殿矗立在我的正前方,门口的石狮一左一右,张着狰狞的口,瞪着凌厉的眼,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宫殿。殿前的日晷在光影的变化中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走过太和殿,我们漫步在故宫的庭院中,意外地被一片海棠花海吸引。文华殿前,一树树海棠开得正盛,花瓣浅粉如暮云朝霞,与红墙相映成趣。它们为这座庄严的宫殿增添了一抹明媚的色彩,仿佛使紫禁城这位威严而不苟言笑的智者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明媚活泼起来。我们仰头望去,恰是故宫的春天,是光阴流转几百年后依旧不变的美丽。 赏过海棠,我们缓缓走进文华殿,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中墨宝的集中地。王羲之、苏轼、米芾等一代代书法名家的作品静静地陈列在这里,墨香萦绕。我对书法极感兴趣,仔细欣赏这些作品,不禁惊叹:“这些书法作品历经千百年时光,如今竟还能被保存得如此清晰完好!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继续沿着中轴线前行,一路走过三大殿、乾清门,来到了御花园。在这座古老的园林中,古柏老槐参天而立,怪石嶙峋,地面上各色卵石拼接成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园中的榆叶梅也竞相开放,粉艳动人,为这座古老的园林增添一抹生机。 当我们走出神武门,已是夕阳西下。此时正是人间四月天,阳光正好,草木葳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故宫这座古老的宫殿,也在新一代故宫匠人的呵护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再只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 若有机会,我愿做那宫墙里盛放的海棠,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故宫、为祖国增添一份美丽。 得分点提示 1.描写出彩,引人入胜。考生善于对环境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北京蓝天如盖,远山如黛,目光所及皆是美不胜收的风光”“一树树海棠开得正盛,花瓣浅粉如暮云朝霞,与红墙相映成趣”等句子颇显文采,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2.游踪分明,语言典雅。本文以“我”的游踪为序,写尽故宫之富丽堂皇、生机勃发。文章语言优美典雅、流畅通顺,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显示了考生高超的写作水平。 (点评名师:胡军) 阅卷评分 一类文中内容14分 表达14分 发展8分 总分36分 ◆ 得分亮点:首尾呼应,立意颇佳 盘中餐 北京一考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句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诗句,表达了农民耕种粮食的艰辛不易,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 小时候,父母经常在饭桌上唠叨这句话,让我明白每一粒米、每一根面条都是来之不易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那时我还小,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刻,只知道不能浪费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明白,农作物要经过好几个月的生长才能成熟,其间灌溉、除草、防虫、收割、脱粒等工作是多么烦琐而辛苦。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农业上也有了很多机械协助,但我们依然要爱惜粮食。即便借助了机械,农民们依然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即便有科技帮忙,农作物依然要经历足够的生长周期。自然的馈赠、大地的赐予,远离田野的人们在大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名师解题 审题·立意·明方向■.胡军 2024年北京卷中考作文题沿用二选一形式,两道题目的材料都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题(1)和2023年一样,突显了北京的区域特色,鼓励考生实地探访文化地标,增强学习的实践性。题(2)是生活化主题,容易激发考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两道题都有很大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题(1).选择熟悉的地方写一篇游记 这道题的材料从北京的文化地标入手,体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题目中“漫游北京,寻古访今”限定了游记的写作对象——北京市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有历史底蕴的胡同、有生动故事的陈列馆、5A级旅游景区、生机盎然的乡野码头等。这道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北京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从更深的层面去了解北京。考生选择的写作对象以熟悉、有话可说为第一要义,在写作中融入其文化内涵,如历史上流传的故事,突出其独特之处,再抒发自己的游览感受,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游记的形式较为灵活,考生还可以在游记中表达对家国的热爱或对人生的思考,增加文章的深度。 构思角度提示 1.写一处自然景观。考生可抓住景致的一两个突出特点,从不同的视角,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地写出此地的与众不同之处,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元素,如诗词歌赋等。注意突出游记的特点,要游踪分明,移步换景,突出自然之趣。 2.写一处人文景观。考生要在描绘景观外观的基础上讲好景观背后的神话传说或名人逸事,关注相关的名人题词、碑刻楹联。文章思路要清晰,由表及里,突出文化内涵。 题(2).盘中餐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要求考生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文章。考生要扣住提示语中的“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穑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选定其中一点或几点来写。考生可以通过盘中之餐折射亲情之可贵、友情之纯真;也可以通过盘中之餐思考稼穑之艰辛,推及节约之必要;或者由眼前之餐回想故乡风味之美妙,生发思乡之情愫;还可由眼前之餐联想到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道题审题不难,因此文章立意应力求新颖、高远,如可以从故土之恋、文化寻根等角度切入。 构思角度提示 1.盘中餐触发某种情感。考生可具体描写餐品的色、香、味、形等,并由此转入回忆,想起与烹饪者(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有关的往事,表达感恩之情。注意把往事写详细,突出关爱等情感,以情动人。 2.盘中餐引发相关议论。考生可从盘中餐来之不易的角度生发议论:或“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或“心怀感恩,珍惜拥有”,或“不忘初心,传承文化”,等等。注意论据要充分,以理服人。 年度精品 精读·背诵·学方法 盘中餐 北京一考生 低头,青花瓷碗盛满丰富美食;抬头,皎洁月光洒满少年心房。 ——题记 每逢佳节,我在异地他乡与亲借鉴要领之一 采用题记加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几个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人共享一轮明月时,总会想起熟悉的家乡美味。一筷,一盘,一碗,共同构筑起我割舍不掉的亲情。(几个简洁的短语,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也为文章定下基调。) 清晨·安宁 每天清晨,妈妈总是会为我准备好美味的早餐。那一碗碗配料丰富的白米粥,或一块块精心搭配的三明治,都温暖着我的心灵,为我带来安宁与鼓励。不时的几句关切话语,也让我动力满满。这营养满满的早餐,是温情,也是我们最深层的共鸣。 午时·欢笑 午后,阳光斜照。按响门铃,就能听见奶奶那亲切的声音:“小宋回家啦!我来啦!”我迎着她的热情,微笑着应答:“奶奶,今天中午又有什么美食呀?”几盘家常小菜,却搭建起我的快乐时光。我与家人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吃着盘中之餐,一边分享着各自遇到的趣事。(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寥寥几笔,就将家庭午餐的温馨场面勾勒出来。)温馨之情氤氲在脑海,久久难忘,亲情的纽带就这么变得日渐稳固。 冬日·温暖 严寒冬日,我偶然独自在家,凉借鉴要领之二 选择生活中典型的细枝末节来写,犹如截取了特写镜头,细微之处显真情。 意更增几分。门外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小宋,开门!”“外婆,我来啦!”我急忙跑到门前迎接。打开门,只见她的头发上,有许多雪花融化后凝成的晶莹的水滴,而她的脸上却绽放着莲花般的笑容。外婆提了提手里的保温桶:“打开看看!”“是饺子!谢谢外婆!”“天冷,赶紧吃吧。”“外婆,您也一起吃。”“好。”两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就着汤细细品尝,饺子皮薄馅儿足,是爱的味道,充盈了冬日时光,永远吃不够。不善言辞的思念,在这碗饺子前也露了馅儿。 家乡美味让我念念不忘,蕴藏在碗里的,是不辞辛苦的忙碌操劳,是潜移默化的心灵滋养,是润物无声的舐犊情深。(运用排比,充分展现家乡美味的内涵,颇具气势,情感真挚,感染力强。)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行色匆匆,莫忘亲情最暖人心。无论是几道简单的小炒,还是精心准备的盛宴,都少不了亲情这一神奇的调味剂。有它借鉴要领之三 结尾句的提炼很精妙,呼应开头,突显主题,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在,平凡过往亦充盈芬芳。 熟悉的盘中餐,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复制的滋味年华。我细细品尝,咀嚼美好时光,这是味蕾的相遇,是心灵的相遇…… 得分点提示 1.构思巧妙,开合自如。本文通过写寻常生活中关于“盘中餐”的三个温馨画面,突出了亲情之可贵。文章开头简雅,结尾快朵颐的时候是否还能记得?更何况,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依然还有许许多多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他们遵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辛勤耕耘,换来我们的盘中餐。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春天,我回到了家乡,看到家乡的人们为了种植稻谷,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经历风吹日晒。他们辛勤劳作,种出高品质的粮食,让家人吃好每一顿饭,过上好日子。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双手粗糙,但笑得淳朴。看到这些,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每一粒米,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农民伯伯汗水浇灌的结晶,是对土地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当心存感激,珍视每一口饭菜。拒绝浪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