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入门
作者简介
净慧法师(1933—2013),当代禅门泰斗,接法于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承嗣禅宗五家法门。法号妙宗,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1951年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因敏悟过人,深受器重。1956年入中国佛学院深造;1987年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建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0月应湖北黄梅、当阳有关部门邀请,任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 净慧法师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颇受欢迎,在教内外有很大影响。
内容简介
什么是禅 我们所讲的禅,不是“六度”中所说的“禅波罗 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 所提倡的禅。禅宗的禅与六波罗蜜的禅是同一个事物 ,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它与四禅八定的禅可说是同 一个事物,又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禅宗有四句格言,叫做“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既然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语言是应当扫 除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不借助语言文字, 要想进入禅就很困难,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六祖大 师在《坛经》里有一个解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 用文字。六祖大师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 字,亦是文字。”不立文字者,就是不执著文字,但 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标月之指,“ 因指见月,得月亡指”,这就是语言的功能。 关于禅的起源,我想分两点来说明:一是在印度 ,一是在中国。 在印度,禅的起源是说,佛到了晚年临于涅粲之 际,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知其 用意是什么。此时此刻,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佛陀在这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 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 叶。” 这就是禅宗所说的禅的起源。 这个公案的用意,只是就禅是“教外别传,不立 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件事提出,不能用 现在学术的、历史的、考证的眼光来看。有这件事, 还是没有这件事;究竟是历史,还是传说,和禅都没 有什么关系。因为禅要说明的,既不是历史,也不是 传说。即使是历史,也说明不了禅。 所以,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个公案就是禅 在印度的起源。摩诃迦叶尊者是如来禅的第一祖,后 来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如来禅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祖师 禅的初祖。他到中国来传法,经历了许多的坎坷。 达摩大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中国佛教义理盛 行的时期。当时,佛教义理的规模基本具备了;在这 样一种环境下,达摩大师要来传“教外别传,不立文 字”的禅法,就有相当大的困难。达摩祖师到了南京 ,跟梁武帝一席问答,相互之间不能默契。所以他只 好辞别金陵,沿着往长安的路线北上,后来抵达河南 嵩山。 在嵩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等一个人来。从九 年面壁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想见当时弘扬禅宗 法门的艰难。经过九年的等待,才有一位叫神光的僧 人到嵩山去依止达摩禅师,求“安心法门”。这个公 案大家都很熟悉。神光后来叫慧可,是由菩提达摩给 他改的名。 慧可,也就是二祖,从达摩那里得到安心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