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潮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道德经全编/读书人典藏书系
ISBN: 9787515708232
居安思危避祸患 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韬晦术》中有这样一句 话:“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意思是说荣 华利禄、高官显爵对于人的**力很大,但是荣利场 也是*难站稳脚根的。《周易》有云:“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可保也 。”一个人在成为大权在握的***之后,要居安思 危,才能守福避祸。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因平定“安 史之乱”而立下大功,晋封汾阳郡王,任宰相,王府 建在国都长安的亲仁里。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 ,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 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 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 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 ,并向代宗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 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是心里有数的。他人朝时, 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务 ,不能禁*暴贼,*士掘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 。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 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 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比钦佩。郭子 仪想到的是**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的私 事重要。 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门户大开,任凭人 们自由进进出出,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干涉。 有**,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 ,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 走进了内宅。恰巧,郭子仪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打 扮,王爷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 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而郭子仪毫不在意自己 被使唤来使唤去。 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就禁不 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 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 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王爷的 面子,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 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 只是大笑。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 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 人,您都让他们随意出入。儿子认为,即使商朝的贤 相伊尹、汉朝的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 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 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 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郭子仪 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 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 前走,再没有*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 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激流勇退。 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 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 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我们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来往, 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 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 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 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