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师大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绿色的冬天(彩插版)/人文阅读书系/少年中国
ISBN: 9787565227592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副**,—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遍地月光》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黄花绣》等三十余种,并出版有四卷本刘庆邦系列小说。 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篇小说《红煤》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北京市**奖,获《北京文学》奖六度,《小说选刊》奖三度《小说月报》百花奖三度,《十月》文学奖二度,《人民文学》奖二度,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四度等。根据其小说《神术》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界德艺双馨奖。
原煤从井下提到装煤楼上,需要先过一遍用钢丝网做 成的振动筛。一踏上振动筛,碎煤和块煤相混的原煤仿佛 兴奋不已,呈现的是跳跃的状态。振动之后,碎煤漏下去 了,筛子上留下的都是块煤。这是选煤的**道工序,叫 筛选。选煤的第二道工序是手选。人手长在人身上,手选 当然需要人工。进行手选的都是一些女工,临时工,她们 分站在不停运行的皮带运输机两侧,负责把混杂在煤块里 的个别矸石拣出来。矸石黑头黑脸,表面像煤,实质不是 煤,是石头。一块矸石坏一车煤,只有把矸石拣出来,才 能保证煤质的纯净。 向秀玉就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 她头上包着方巾,嘴上戴着天蓝色的口罩,脸上只露 出一双眼睛。向秀玉的目光是锐利的,对矸石零容忍,伪 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对拣矸石这个活儿, 她早就有了心得。煤是亮的,晶面闪耀着熠熠的微光。矸 石是乌涂的黑灰色,暗淡无光。块状的物质从面前的皮带 上流过,她目光一扫,就把隐藏在煤块中的矸石捕捉到了 。煤是轻的,矸石是重的,哪怕向秀玉闭上眼睛,只用手 稍一衡量,就可以分清哪是煤,哪是矸石。有了心得还不 够,向秀玉还做到了全神贯注,眼疾手快。心无二用,眼 无二用,手无二用,倘若稍一走神儿,矸石就有可能从眼 前溜走。上班期间,向秀玉心在眼上,眼在手上,心到眼 到,眼到手到,称得上是一个敬业的、称职的拣矸工。 向秀玉上的是白天班,早上八点上班,到下午四点才 能下班。皮带连续运转,她中午怎么吃饭呢?向秀玉对拣 矸石在意,对吃饭不是很在意,有空就吃一口,没空就不 吃。上班时她会用饭盒带半盒剩饭,或带一个馒头,趁皮 带有时空转,她就抓空子吃一点。她手上沾了煤,满手都 是黑的,吃饭时,她没时间洗手,手一捏馒头,馒头上就 沾了煤粉。她和拣矸石的姐妹们都认为,煤是黑的,也是 干净的,煤不会闹肚子。所以馒头上捏有黑手印的地方她 也舍不得扔掉,连同煤粉一块儿吃了下去。渴了,她拿起 矿泉水瓶子,对着瓶口喝一气水。一瓶矿泉水两块钱,她 可舍不得花那个钱。矿泉水瓶子是她拣来的,里边装的是 她自己烧开后又放凉的白开水。 她自己吃饭可以凑合,问题是,女儿喜莲中午怎么吃 饭呢?喜莲在矿上的学校上小学三年级,脖子里用线绳挂 着一把白钥匙,中午只能一个人回家吃饭。向秀玉把米饭 盛在碗里,放上菜,盖在蒸锅里,让女儿回家后把饭菜蒸 热了吃。她们家烧的是蜂窝煤,有时喜莲嫌煤火上来得太 慢,不等火苗长起来把锅烧热,凉着就把饭菜吃了下去。 当妈的对煤火是有数的,她回家掀开火炉一看,见放在* 上面的那块煤还是黑的,就知道女儿中午没有开火热饭。 她对女儿说:秋天来了,你吃凉饭可不好,还是把饭蒸热 再吃好一些。她还对女儿说:你不要心急,一定要有耐心 。树没有耐心,就长不成树;煤没有耐心,就变不成煤; 人没有耐心呢,啥事都做不成。我的话你明白吗?女儿点 点头,像是明白了。 有**,向秀玉因上班走得匆忙,忘了给女儿留饭。 直到下班回到家,女儿才对她说:妈,你**没给我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