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王

光明王
作者: (美)罗杰·泽拉兹尼|责编:管文|译者:胡纾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光明王
ISBN: 9787550230439

作者简介

【美】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 美国科幻“新浪潮”领军人物,在1960年代率先将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引入科幻小说,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幻的样貌。 泽拉兹尼极其罕见地同时在科幻、奇幻两大领域登峰造极。他创造性地将神话、宗教与幻想小说有机结合,使作品既有奇幻的瑰丽恣肆,又有科幻的精确严谨。诗意浪漫的语言更是让乔治·马丁赞叹:“他是个诗人,他的文字会唱歌。” 他一生共摘取6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和2次轨迹奖,并于2010年入驻“科幻名人堂”。其中《光明王》是他极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斩获1968年雨果奖。

内容简介

《光明王》(有删减) 鬼狱坐落在世界之巅,一直延伸到世界的根基。 它大概与世界本身同样古老,至少看上去如此,所以,即使它的历史其实并没有那么长,人们也很愿意把事实忽略掉。 它由一个入口开始。原祖在那里竖起了一道巨大的金属门,这扇锃亮的大门如罪恶般沉重,三人高,一人半宽,整整一肘尺厚, 上头有一个人头大小的黄铜门环和一个复杂的压盘锁。门上还刻着几行字,大意是“走开。这儿不是你来的地方。倘若你果真试图进入,那你必定失败,还会受到诅咒。假如你竟然成功,那么别抱怨没有得到警告,也别用你的临终祈祷来麻烦我们”。署名是“诸神”。 这里是拉特纳迦利丝地区,到处都是极其险峻的高山,其中有座极高的,名唤查纳,山顶就是大门的所在。在那里,地面终年被积雪覆盖,在冰冻的悬崖顶端,冰柱竞相生长,彩虹编织的皮毛飘浮其上。空气如刀剑般锐利,天空如猫眼般清澈、明亮。 极少有人踏上过通向鬼狱的小道。在到过这里的人中间,大多数只是来看看,看看那扇巨门是否真的存在,等他们回到家乡,告诉人们自己的所见时,通常都会被嘲弄一番。 世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压盘锁的传说,这证明的确曾有人试图进入。不过,足以撬开大门的装备根本无法运达,也不可能安装在门前。通往鬼狱的小道并不宽敞,在zui后三百尺只有不到十寸宽;而门前那原本宽阔的岩脊,现在大概只能勉强容下六个人并排而立。 据说,智者帕衲拉曾以冥想和各种苦行磨炼自己的内心,由此获得灵感,参透了锁的奥妙。他进入鬼狱,在山底停留了一天一夜。自此以后,人们开始称他为疯子帕衲拉。 在距离大门所在的查纳山之巅五天路程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 它属于远在南方的玛瓦王国。然而,这个离查纳zui近的村庄却连名字也没有——村民们都是豪气而独立的人,无意让自己村庄的名字出现在王公税吏的地图上。关于那位王公,我们只需要知道他身材中等、年纪中等,精明,略微有些发福,既非什么善男信女,也并不比旁人更加臭名昭著。此外,他还极其富有。王公的财富源于征收自人民的重税。当这些人开始抱怨,当反叛的低语传遍全境时, 他就对某个邻国宣战,然后将税收加倍。如果战况不佳,他就处决几个将军,再派自己的议和大臣前往和谈。如果靠了某种运气,战争竟出人意料地顺利,他就会向对方索要贡品,因为原本就是对方的什么侮辱引发了这场战争。不过,战争通常都是以停战协定告终,他得以用战斗让国民疲惫不堪,使他们甘愿屈服于过高的税率。王公的名字叫作韦德迦,膝下儿女成群。他喜欢八哥,因为它们能学会下流的歌曲;他也喜欢蛇,时不时会把那些不通音律的八哥赏给它们作点心;他还很喜欢玩骰子,只是并不特别喜欢孩子。 鬼狱那巨大的入口就坐落于韦德迦的王国zui南端的高山上,在那之后便再也没有人类的国度。鬼狱从那里开始,而后在查纳山的心脏中呈螺旋形下降,就像一粒螺丝,钻出人类从未涉足的巨大空洞,在拉特纳迦利丝山脉下方延伸着,延伸着,zui深的通道直指世界的根基。 一个旅行者朝这扇门走来。 他衣着简单,孤身一人,不过似乎很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也很明白自己在做些什么。 他沿着小道爬上了查纳,在它那贫瘠的地表上缓缓移动。 他花了大半个上午,终于来到自己的目的地:那扇大门。 他站在门前稍事休息,从水壶里喝口水,用手背一抹嘴角,脸上露出了笑容。 ◆ 完美典藏版!附刘慈欣重磅推荐,乔治·马丁倾情献序。 ◆ 斩获雨果奖的神作,一切科幻史诗的起源。 ◆ 当少数人垄断科技,他们就成了奴役众人的神。 ◆ 这是一部改变科幻小说阅读方式的开创性作品。——《卫报》 ◆ 当意识移植被包装成“轮回”,当添加税款被美化为“功德”…… ◆ 追求逻辑、道德、美感、智慧的人,已然略大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