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并天下/易中天中华史](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0123192.jpg)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秦并天下/易中天中华史
ISBN: 9787533943936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作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
焚书坑儒 确立了郡县制以后,秦始皇又连出数招。 第一招是“修驰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阳为中心 的全国高速公路网。第二是“去险阻”,也就是拆毁 六国在险要之处修建的长城巨堑和城郭要塞。第三是 “决川防”,也就是决通六国所筑阻塞水道的堤防, 疏浚鸿沟,开凿灵渠。第四是“销兵器”,也就是没 收全国各地民间的武器,集中运到咸阳,铸成大钟和 铜人。第五是“大移民”,也就是将天下豪富迁徙到 咸阳,人数据说多达十二万户。 这些举措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帝国的危险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草 民造反,二是六国复辟,三是蛮族入侵。但无论造反 还是复辟,都要钱,要武器,要据点。现在,要塞毁 掉了,武器没收了,富豪变成了穷光蛋,他们还造什 么反,复什么辟?何况就算变生不测,有了驰道,通 了水路,皇帝随时都能调兵遣将,不怕他们翻了天。 蛮夷戎狄也不难对付,因为秦始皇有的是铁骑, 有的是劲旅。他北筑长城,南征百越,并将征战所得 之地设为郡县。北方设九原郡,南方设南海、桂林、 象郡。于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 怨”,正所谓“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 即便如此,秦始皇仍不敢掉以轻心。 他勤政。每天不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章奏(竹简) ,绝不休息。他谨慎。他的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 武器,卫士不得命令则不能上殿,以至于荆轲来谋杀 他时,所有人都只能干瞪眼。他狐疑。他的住处每天 都不一样,谁要是暴露了他的行踪,谁就是死罪。他 残忍。有一次,他对李斯的批评被传出宫外。由于查 不出泄密的人,便将当时在身边的宫女、宦官和卫士 全部杀掉。 设防如此,秦始皇该坐稳江山了吧? 抱歉,还没有。因为天下偏有不怕死的人,也偏 有直言不讳、喜欢唱对台戏的人。 比如淳于越。 淳于越是齐国人,职位是博士。博士就是负责议 论政事和掌管礼仪的官员,始皇时期有七十个,领班 则叫“仆射”(射读如夜)。公元前213年,秦始皇 在咸阳宫举行国宴,七十位博士集体上前敬酒。仆射 周青臣作为领班,便歌功颂德,大唱赞歌。 周青臣说,陛下“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 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威德 呀! 秦始皇龙颜大悦。 淳于越却忍不住了。淳于越说,周青臣这是乱拍 马屁!殷、周两代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就因为他们 都分封了子弟和功臣。如今陛下自己当了皇帝,凤子 龙孙们却变成了平民。将来一旦国家有事,又有谁会 来救难呢? 这当然大煞风景。 何况这时的大秦,成为帝国已经四年。淳于越居 然还重提封建,反对郡县,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这一回,秦始皇倒没杀人。他的处置,是让 已经担任丞相的李斯提出意见。作为丞相,李斯当然 要受理此案。这不仅因为君主所命和职责所在,也因 为他自己就是郡县制的拥护者,反封建的急先锋。 只不过,李斯的意见也不是杀人,而是烧书。 李斯上书秦始皇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是不好, 某些人以古非今,妖言惑众。他们上朝时在心里诽谤 ,下朝后在街头乱讲,靠非议皇上出名,以持不同政 见为誉,带头制造流言蜚语,正所谓“入则心非,出 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长此以往,势必君王威望尽失,民间结党营私,帝 国危在旦夕。 问题是,何以如此呢? 李斯认为,政令不行,议论纷纷,全因为思想不 统一,学术太自由,民间思想的影响大于官方号令。 因此,惟有禁绝私学,才能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秦始皇认同李斯的意见。 于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中华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 因此而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其实焚书和 坑儒是两回事,秦始皇坑杀的也不是什么儒,更不是 意见领袖,反倒无妨说是一群江湖骗子。但,不问青 红皂白,就一次活埋四百六十余人,称之为暴戾总是 不过分的。 关键是焚书。 焚书是事实。不过焚书的直接动机,却未必意在 毁灭文化,更主要的还是钳制言论。当时的惩罚条例 是:焚书令下达三十天还没烧书的,黥(读如擎)为 城旦(额头或脸上刺字,白天守城,晚上筑城,刑期 四年);聚谈诗书的斩首,以古非今的灭族。 惩罚最重的,是以古非今。其次,是街谈巷议。 由此可见,焚书的目的,是要一次性根除一切议 论国是的可能。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专制主义。 但在秦始皇和李斯那里,则多半自认为理直气壮。因 为废封建,行郡县,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关系到大 秦帝国的生死存亡,必须进行到底,当然要“镇压反 革命”。 总之,秦始皇和李斯一声令下,除官方藏书、秦 国国史,以及医药、卜筮、农作之书外,私人所藏文 艺哲学诸子百家之书都被付之一炬。这真是一场文化 浩劫。 中华文明的许多宝贵遗产,从此再也找不回来了 。中华民族的许多宝贵思想,也被遗忘和中断。当然 ,被中断的还有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的传统。 损失已无法挽回,秦始皇、李斯和项羽罪不可赦。如 果另一个世界也有法庭,他们是应该送去受审的。 现在,青铜的、物质的武器被没收了,文字的、 思想的武器也被没收了。枪杆子和笔杆子,都捏在了 秦始皇和李斯他们手里。那么,他们的帝国安全了吗 ? 不,灭亡得更快。 P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