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归宿(隋朝卷)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大隋一统,开皇之治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杨坚 受禅即皇帝位,在临光殿登基,定国号为“隋”,改 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大隋帝国以全新的姿态,开 创了隋唐盛世。虽然隋朝二世而亡,但它所留下的丰 厚遗产,却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开皇之治 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的年号之一(581- 600年)。开皇之治是杨坚在位二十余年中开创的盛 世,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杨坚倡导节俭,减免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 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粮食。杨坚成功地实现了历经 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重新大一统局面,从此中国 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大一统的政治传统。 开皇年间,盛世气象恢宏磅礴。杨坚下令修建新 都大兴城(即后来唐都长安)。大兴城的修建,不仅 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 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 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我国 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 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 ,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 ,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 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 ”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杨坚一系列的 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 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597年),“户口滋盛 ,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 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 黎元。” 隋朝前后存在了38年(581-618年),帝国的疆 域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唐朝直到贞观四年 (630年)都未能完全恢复到隋朝的统治范围。大隋 的军队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阻止了北 方主要少数民族的强大与崛起,在军事与政治上取得 了空前辉煌的胜利。《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 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 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 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 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 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隋朝 东都洛阳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 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 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杨坚临终时,天 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