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20/15/20200820150213470.jpg)
出版社: 贵州民族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2.78
折扣购买: 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
ISBN: 9787541221415
黔东南的东大门 ——羊坪 羊坪,是我黔边行的第一站。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地处两省、三专州、四县交界 处的镇远县羊坪镇,挟天时、地利、人和,起用“土财神 ”,培养“小财神”,请来“大财神”,小城镇建设搞得 红红火火。……如今已近30年,羊坪怎样了?黔边怎样了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真想再来一次黔边 行。 从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向东北方向行200多公里,就到了 黔东南的东大门——羊坪镇。羊坪,是黔东南的门户,也 是我黔边行的第一站。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羊坪。这里地处两省、三专州 、四县交界处,境内的木材、农副土特产由这里运往全国 各地。□阳河水,缓缓而流。横跨江面的公路大桥,把岑 巩、镇远两县紧密连接起来。这里是有名的万人集市。每 逢场期,羊坪长达两华里的街道成了人们的交易场所。据 工商部门统计,仅出售工业品的摊位就达600多个。猪肉、 土烟、土纸等农副土特产品,从街头摆到街尾。去年仅农 副产品交易额就达69万多元。 三中全会后,挟天时、地利、人和的羊坪镇,经济有 了新的发展。镇政府明确提出了“靠农业保家、靠副业起 家、靠工业发家”的指导思想,大办乡镇企业。创办了修 理、粮油加工、饮食、服务、饭店、旅馆、商业、运输等 12个生产项目。各个村、专业户、重点户兴办的企业更是 有如雨后春笋,项目多达数十个。使去年全镇的乡镇企业 产值猛增到456000元,占全镇总产值的24.7%。小镇得天 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日益繁荣的景象,吸引着省内外的农民 、个体商户到这里参加集镇建设。湖南芷江的农民谭诧亮 兄弟到镇上兴办斗笠厂、豆腐厂、粉馆、饭店。两岔、太 平、张家冲的17户农民离土不离乡,到镇上从事商业、服 务业。现在全镇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已有143户,去年完 成税收23万多元,达到历史最高纪录。镇长吴光亮同志说 :“我们的工作方针,就是要起用‘土财神’(本地能人) ,培养‘小财神’(回乡知青),请来‘大财神’(外地技术 管理人才),利用羊坪便利的交通条件,开发地上地下资源 ,让羊坪走向更加繁荣。” 农民侯老毛进镇定居 ——发生在羊坪镇的一则新闻 英国工业化之初,大搞“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破产 ,大批拥入城市,哭哭啼啼,哀鸿一片。如今中国农民侯 老毛高高兴兴进镇定居,无上光荣之至。这就是奇迹,这 就是中国特色! 难怪责任编辑陈沐同志看到记者发来的专电,击节叫 好:“这条新闻振奋人心,让人仿佛听到了改革开放中我 国八亿农民前进的脚步声!” 在羊坪镇逗留两天,听到的新闻不少,侯老毛等七户 农民进镇定居便是其中的一则。 3月1日,记者访问了侯老毛的家。侯老毛叫侯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