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全新修订版)

国富论(全新修订版)
作者: (英)亚当·斯密|译者:胡长明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国富论(全新修订版)
ISBN: 9787229097684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著名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了**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并因此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地位。此后,他于1766年开始着手《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写作,1773年基本完稿,后又经3年润色。直至1776年3月出版。此书的出版不仅在英国本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欧洲和美洲大陆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因此。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

内容简介

论劳动分工的起源 劳动分工源于人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倾向, 这种倾向为人类所特有。但是,劳动分工并非人类智 慧的结果,因为人们交换的目的是出于利己,而非利 人。这种交换为满足个体需求而存在,它最终导致了 职业的分化和社会财富的显著增长。 尽管人类能够预见劳动分工将导致普遍富裕,并 设法通过劳动分工加以实现,但劳动分工带来的诸多 利益并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人类互通有无这一 潜在倾向随其自身发展而得以实现的。这种倾向是不 是人性的本能之一,是不是人类理性和言语导致的必 然结果,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问题。不过 ,可以肯定,这种潜在倾向为人类所特有,是其他任 何动物都不具备的。比如,两只猎犬追逐同一只兔子 ,它们有时似乎在协同行动,每只猎犬都把兔子赶向 同伴,或在同伴把兔子赶向自己时予以拦截和抓获。 然而,这并不是任何契约的结果,只是出于捕获同一 目标的偶然契合。两只狗不会用两根骨头进行公平而 有意识的交换;也不会用姿势或嚎叫表示什么东西属 于自己,什么东西属于对方,并愿意与对方交换。一 只动物想要从人或另一只动物那里获得东西时,除了 博取对方的好感外,它没有其他能够说服或劝诱的手 段。小狗只有向母狗摇尾乞怜才能得到它所期望的食 物;家狗竭力做出各种娇态,目的是为了吸引餐桌上 主人的注意,以便能得到奖赏给它的骨头。 人类之间有时也会采用相同手段,当他无法使别 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时,唯有百般乞怜、阿谀奉承, 以博得对方欢心才能达到自己目的。但是,并不是他 每次都有时间这样做。在人类社会,人在任何时候都 需要别人的合作与帮助,而他整个一生也许都难以交 上几个知己。在动物界,几乎每一个个体成年时都是 全然独立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中,它并不需要其他动 物的帮助。但人类则不同,人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帮 助,而且很多时候也的确需要他人的帮助。不过,就 人类个体而言,单凭其善意无法得到他所需要的帮助 。如果诉诸人的自利之心,表明自己要求他人所做的 事情对他人也有好处,那就更有可能如愿以偿地得到 帮助。 任何想与他人进行交易的人都这样表示:如果给 我想要的东西,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每 项交易的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方式,人们彼此得到了 自己所需要的帮助。我们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 师的恩惠中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而是从他们的自利 打算中得到。我们唤起的是其利己心,而非利他心。 不是我们所需,而是他们所要。除了乞丐之外,没有 人完全依靠他人的仁慈生活。即便是乞丐,也并不完 全依靠施舍来满足。施舍行为虽有可能为乞丐提供全 部的生存资源,却没有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满足其日常 需要,乞丐的大部分日常需要还是要通过与他人交换 满足,即通过契约或购买。乞丐用别人施舍给他的钱 财去购买食物,用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服去交换适合 于自己穿的旧衣服。他们通过这些方式以满足自己所 需。 由于我们所需帮助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 和买卖获得,可见劳动分工最初产生于人类的这种交 换倾向。例如,在狩猎或游牧部落,诺造弓箭者常用 弓箭与别人交换家畜或猎物,他发现与别人交换而得 的东西比自己亲自捕猎的更多。因此,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他便将制造弓箭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于是 成为一位弓箭制造者。此后,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房 屋建筑者、铁匠或铜匠、制硝皮者或制革者等,其原 因与之相同。这样,每人都把自己劳动生产所得的剩 余部分与他人交换自己所需,从而鼓励人们各自委身 于一种特定职业,并磨炼和完善该职业所独具的天赋 或才能。 人们具有的天赋资质各有不同,不过其实际差异 比我们想象的小得多。壮年时期,人们从事不同职业 所表现出的各异才能,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 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不同职业者之间的差异并不 归因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所致。例如 ,在六岁或八岁之前,哲学家和普通搬运工的天赋并 没有显著差异,他们的父母或玩伴很难发觉他们之间 有何不同。随后,他们开始接受有差别的教育和生活 方式,直至从事不同职业。于是,旁人开始关注其不 同才能,并逐渐将其放大。最后,哲学家的虚荣心使 他不肯承认与搬运工再有任何相似之处。人类如果没 有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彼此交易的潜在倾向,部族 中的每个人就必须亲自生产自己的一切生活必需品, 每个人都要履行相同的责任,从事同样的工作,那么 就不可能有职业上的差异,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才能上 的差异。 造成不同职业者才能差异的原因是人类的交换倾 向,使这种差异成为人类所需的根本原因也是交换倾 向。在天赋方面,哲学家与搬运工之间的差异如同猛 犬与猎犬、猎犬与长耳狗、长耳狗与牧畜家犬之间的 差异一样,微不足道。但这些同种而不同属的动物并 没有相互利用,因为它们没有交换的能力和倾向,不 能将其不同资质与才能整合为共同资源。人类的情况 则大相径庭,他们彼此间能将极不类似的才能互换为 用。凭着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潜在倾向 ,人类把需要依靠各种才能生产的物品整合为共享资 源,使每位成员都可以在这个资源中随意购买到自己 所需的其他生产物。 P9-11 <p>  ●畅销多年的经典插图本,2015年经过修订和改版,是目前*适合大众读者的版本。<br/>  ●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国富论》相比,本书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珍贵的历史插图,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补充了大量注释,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书。<br/>  ●本书经过多次修订、重印,经过读者多年的检验,已经取得非常好的销量。</p>

  ●畅销多年的经典插图本,2015年经过修订和改版,是目前*适合大众读者的版本。   ●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国富论》相比,本书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珍贵的历史插图,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补充了大量注释,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书。   ●本书经过多次修订、重印,经过读者多年的检验,已经取得非常好的销量。

书籍目录

译者语/1
导读/1
绪论/1
第一卷论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及生产物分配给各阶层人民的顺序
第1章论劳动分工对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
论劳动分工4
论劳动分工的起源9
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12
第2章论货币与商品的价格/15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16
论商品的价格19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22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25
第3章论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29
论劳动工资30
论资本利润35
第4章论工资和利润随职业性质与
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41
职业性质产生的不均等42
欧洲政策引起的不均等53
第5章论地租/67
论能够持续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68
论不能固定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73
论两类不同生产物价值比例的变化80
改良进程对三种原生产物的不同影响94
第二卷论财富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第1章论财富/113
论财富的划分114
论作为社会总财富的一部分或
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119
第2章论资本积累与贷出利息/141
论资本积累及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142
论资财的贷出取息146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151
第三卷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1章论财富的自然增长与
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经济状况/163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164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
“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168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172
第2章论城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175
论工商业城市在促进农村改良中的作用176
论城市工商化革命181
第四卷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1章论重商主义/189
论重商主义的原理190
论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204
论对于贸易逆差国货物输入的异常217
对重商主义所作的结论233
论重农主义主张的财富来源246
第2章论退税制度与奖励金制度/257
论退税258
论奖励金制度262
论奖励金制度下的谷物贸易和谷物条例274
第3章论通商条约及其对铸币业的影响/289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290
论通商条约影响下的铸币业293
第4章论殖民地/297
论开拓新殖民地的动机298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304
美洲的发现和东方航线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319
第五卷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1章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343
论国防费用(344)
论司法费用(352)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360)
第2章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403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来源(404)
论赋税(410)
第3章论公债/459
国家公债的源起(460)
公债的发行(465)
公债利息与偿还(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