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家庭农场生态种养丛书:家庭农场生态种养丛书:肉鸭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
ISBN: 9787571004316
傅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肉鸭稻田生态养殖,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稻鸭共生对鸭的要求 一、稻田养鸭的好处 “稻田养鸭”是农民易于接受,既经济又环保的绿色产业,其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稻田养鸭”种出来的米优质无污染,养出来的鸭味道和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稻田鸭是治虫的突击队、除草的机器、天然的肥料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稻田养鸭实现了水稻高产低耗 稻田养鸭充分发挥了鸭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起到了中耕除草、吃虫增肥的作用。鸭群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能有效解决水稻个体和群体与杂草争肥、争光、争气的矛盾;能改善水稻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纹枯病的发生;鸭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稻田肥料消耗。 2发挥了肉鸭生物防治作用 稻田养鸭能充分发挥鸭群昼夜觅食的习性,使昼夜活动的害虫均有机会成为鸭子的食物,对水稻秧苗的生长有保护作用。 3降低养鸭成本 活泼好动的鸭子能广泛采食稻田中的各种浮游动物、两栖动物和落入田中的谷粒,能变害、变废为宝,显著降低养鸭的成本。稻田饲养的肉鸭运动量大,活动采食自由,其健康水平和鸭肉品质高。 4发展生态养殖业 稻田养鸭能充分利用稻田的自然环境、水体环境、空间和田地青饲料资源,在减少稻田化肥用量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并避免了鸭粪污染环境问题,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二、稻鸭共生中鸭的生产管理技术 稻田养鸭是目前发展生态养殖的成功范例,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鸭促稻长、稻促鸭肥的良性生态循环。发展稻田养鸭应做好如下工作。 1选好品种 大型肉鸭品种(如北京鸭等)不宜稻田饲养。中小型肉鸭和蛋鸭品种活动能力强,容易跨越小型障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粗饲,觅食能力强,适合稻田饲养。 2适时放养 雏鸭孵出20天且体重在100克以上,在水稻抛秧15天或移栽12天以上时,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3田间饲养设施齐全 稻田所建鸭舍是鸭子休息、避雨淋日晒、采食精料的场所,必须注意通风透气,地势稍高。 围栏设置要合理,设置围栏是防止鸭子丢失或进入其他的稻田;将鸭子固定在同一块稻田中,能有效控制鸭子不断地采食稻田中的杂草和虫害;减少运动量,利于鸭子生长;防止外界畜害进入稻田,给鸭子带来应激反应和伤害。围栏的种类包括竹竿围栏、尼龙网围栏、铁丝围栏、荆棘围栏。农户可根据自产或购买的材料和稻田情况选择建造围栏的种类。 4每日补饲精料 在雏鸭进入稻田的第1周,补饲2次/天,每只鸭补饲精料50~70克/天。从5周龄开始,减少补饲量,促使肉鸭下田觅食。从鸭子出田前15天开始补料,每天每只补饲100克。注意定时、定点饲喂,饲喂量根据放牧情况来确定,禁用霉变的饲料补饲。 5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应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夏,应在上午9:00前和下午凉爽时进行。适当进行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可以集中放牧。 6在稻田喷洒农药期间禁牧 稻田养鸭期间一般不给水稻施肥,也不使用农药杀虫。应强调的是,在喷洒农药的稻田应禁牧;在发生过鸭瘟的地区或有其他传染病的地区,以及被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子。 三、稻田养鸭的补饲技术 稻田为肉鸭提供了大量容易消化的食物,但并不能完全满足肉鸭生长的营养需要,如不补饲精料,可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辅助饲料的营养组成应根据稻田放牧获得的饲料营养特点确定。一般而言,稻田放牧肉鸭能量采食量较低,配合饲料中应含有较高水平的能量饲料,如玉米、碎米、米糠、小麦等。补饲量根据稻田内的杂草、水生小动物数量确定。 在放养后的前2周内,早、晚为小鸭补饲小鸭配合饲料。从放养第3周开始到水稻抽穗前,应根据肉鸭的生长情况补饲,在肉鸭生长正常情况下,可以减少补饲或不补饲精料,以提高鸭子的“觅食”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从水稻抽穗到肉鸭出栏前,应根据肉鸭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早上和傍晚分两次补饲精料,提高肉鸭出栏体重。 肉鸭稻田生态种养是致富奔小康首选好项目,本书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一册在手,技术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