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24
折扣购买: 2023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
ISBN: 9787510076749
中公教育甘肃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A.全面普及初中阶段教育 B.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C.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D.全面普及小学教育 2.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某班教师要求学生参加不同的补习班,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厌学。上述事实表明教育具有(??)。 A.个体发展功能 B.社会发展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 3.下列符合教育“外铄论”观点的主张是(??)。 A.学习即回忆 B.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C.万物皆备于我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四年级(2)班的张军同学上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32分,这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57分,虽然这次的数学成绩没有及格,但数学老师表扬了张军。这说明数学老师重视的学生评价方式是(??)。 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5.1806年,赫尔巴特的(??)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过程》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奴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7.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教学应当帮助学生(??)。 A.发展能力 B.学习知识 C.培养个性 D.形成道德 8.开始上课时,教师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这种导入方法属于(??)。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趣味导入 D.复习导入 9.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教师专业能力中,“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属于(??)。 A.组织与实施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沟通与合作能力 D.反思与发展能力 10.物理老师在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凸透镜、蜡烛等用品演示了成像的整个过程。此教学方法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课堂提问中,“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有何根据”“何以见得”一般属于(??)。 A.识记型提问 B.应用型提问 C.理解型提问 D.综合型提问 12.朱熹曾经说过:“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A.为人师表 B.终身学习 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13.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的动作很不规范,要求其反复练习5次。该老师的这种行为属于(??)。 A.体罚 B.变相体罚 C.正常教学行为 D.教育机智 14.下列没有体现我国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的是(??)。 A.加强学科综合性 B.设置综合课程 C.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D.加强普及教育与职业技术的联系 15.李老师每天都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当天的教育教学过程和事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 A.历史研究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调查法 D.叙事研究法 16.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教学,其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B.确定问题→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C.创设情境→进入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D.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7.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级活动,逐步过渡到向学生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班集体的工作与活动。这说明班集体的发展正处于(??)。 A.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B.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C.组建阶段 D.自我服务阶段 1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主服务 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19.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教育局 C.市级人民政府 D.市教育局 20.每个班级都有这样一些群体,他们由学生自发形成,三五成群,性情相投,有共同的需要。这属于班级中的(??)。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兴趣小组 D.学习小组 21.下列关于说课与讲课的表述,错误的是(??)。 A.讲课的对象是同行的老师,说课的对象是学生 B.说课的重点在于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C.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效 D.讲课的意义主要是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以及引导学生领悟和应用新知识 22.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A.尊重、赞赏 B.合作、开发 C.反思、总结 D.帮助、引导 23.某学生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就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了判断和猜想。这类思维属于(??)。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逆向思维 D.发散思维 24.某学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适应性强,但同时也见异思迁、缺少耐性、稳定性差。该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5.下列教育案例中,最能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解释的案例是(??)。 A.小龙的实际身高接近同龄男孩子的平均身高 B.小海妈妈希望小海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 C.3岁的小军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自己穿衣服 D.5岁的小妮能背诵100首古诗 26.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不满意的反应予以补救或否定来纠正其反应。这符合(??)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27.一般情况下,对于认知风格为场依存型的学生,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 B.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 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28.小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格外看重成功结果,渴望将每一件事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但面对较难的任务挑战时,小黄会选择逃避。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黄可能属于(??)。 A.高趋低避者 B.高趋高避者 C.低趋高避者 D.低趋低避者 29.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把学习成败归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身心状态 C.任务难度 D.外界环境 30.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布鲁纳 C.加涅 D.托尔曼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看到别人的优秀品德,同时向别人学习。这属于品德形成中的(??)阶段。 A.服从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32.有些学生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对平时已掌握的内容都想不起来,坐下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体现的遗忘理论是(??)。 A.动机说 B.同化说 C.记忆痕迹衰退说 D.提取失败说 33.直接推动学生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信念 34.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抽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35.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刺激与反应 36.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偏旁为“木”的汉字,学生写出的汉字越多,越能体现其思维的(??)。 A.独特性 B.敏捷性 C.灵活性 D.深刻性 37.同情弱者,对邪恶的人“嫉恶如仇”,对不良社会现象“义愤填膺”。这种情感体现的是(??)。 A.理智感 B.美感 C.效能感 D.道德感 38.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安置于明亮处还是昏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反映的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9.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40.下列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聪明过人 B.举一反三 C.物以类聚 D.思维敏捷 41.主要以开发心理潜能、优化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心理辅导类型是(??)。 A.发展性辅导 B.矫正性辅导 C.预防性辅导 D.治疗性辅导 42.娜娜上学从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她很沮丧,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逐渐出现退缩、无动力的状态。娜娜的这种心理状态属于(??)。 A.学习焦虑 B.认知功能障碍 C.习得性无助 D.自我估计降低 43.14岁的刘某在放学路上遭遇车祸,抢救无效身亡。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次要责任 C.不承担法律责任 D.承担主要责任 44.上课过程中,小东指出老师某一点讲错了,而老师此时也不确定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正确。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A.与同学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B.立刻利用教室的网络设备核查相关资料 C.告诉学生,这没什么问题,你可以课后查查 D.告诉学生,我课后会查阅资料,下次上课告诉你答案 4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五唯”是指(??)。 ①唯分数 ②唯升学 ③唯论文 ④唯文凭 ⑤唯帽子 ⑥唯资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校本课程 B.国家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4 《2023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有以下特色: ①紧扣真题,洞悉考情 本试卷在深入研究甘肃省近年真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制,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熟悉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②详细解析,理清思路 本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解析详细、透彻,从而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③强化考点,科学备考 本试卷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标准预测试卷的难度、考点分布均与真题相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