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传/传记袖珍馆

胡雪岩传/传记袖珍馆
作者: 王海林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6.00
折扣购买: 胡雪岩传/传记袖珍馆
ISBN: 9787548409502

作者简介

王海林,本名王鹏华,经管类资深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著有《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索罗斯传》、《和珅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72小时征服雅思阅读》、《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从资本结构到资源结构》等作品。

内容简介

4.“阜康银号”打入京城 晚清时期,在财货流通领域也就是金融领域,山西人创办的票号在北方 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垄断了整个北方的票号,但是南方的钱 庄却不成一体,零零散散的小钱庄分布在苏杭各地。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虽然 算是很有名气,但是依然不能和北方的山西票号相抗衡,于是随着胡雪岩的 商业势力越来越大,他逐渐地开始想要抚平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于是他就越 来越努力,并不断的学习。 起初,胡雪岩没有想到山西人的聪明和生意的庞大,也没有真正的接触 过票号,但是因为一件事情而使胡雪岩对北方的票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胡雪岩早先有个朋友,在镇压太平军的军营里面当差,叫蒋营。当年, 蒋营官和下属们从叛军那里得到的二十万两银子存放在了阜康钱庄,但是后 来蒋营官战死了,胡雪岩就只好把那些银子按照当初的折单分发给他的下属 们,那些当兵的见胡雪岩如此讲信用,就没有取走那些银子继续放在钱庄里 面,但是却给胡雪岩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蒋营官在生前许下诺言要给战 死的下属的家属送去相当丰厚的抚恤金,但是那些家属远在全中国各地,加 上各地战火连天,那么多的银子在路上恐怕难以到达,怎样想个办法既能把 银子送到他们手上还又安全。胡雪岩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王有龄口中的京城 票号,当初王有龄在京城的时候看到过山西人的票号。他们开的票号在京城 有老字号的产业,而在各省地都有自己的分号,而且主顾们都有票号开出的 传票单,有了传票单,在最近的地方的票号里就能取到自己的银子,而且就 算被偷走了传票,只要及时的通知各地分号,银两就不会被冒领。这种方法 在当时非常可行,因为当时各地战事不断,这种方法保证了商人做生意最基 本的财产安全,胡雪岩不禁意识到山西人的聪明之处以及他们在金融界的影 响力。 胡雪岩想到这些之后就答应了这些士兵的要求,他想利用票号来替这些 士兵们完成这件事,并想通过这件事情对票号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晋商,一个来自山西和徽商齐名的商业队伍,在明清时期占据了整个中 国的大半商业领域,在清朝时期尤其以票号最为著名。 山西的地形和安徽的差不多,没有太多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且地形坎坷 ,气候干旱,很多的人为了生计只好走西口或者南下。外出的人大都是以做 生意的形式日后被人们所熟知。在晚清的时候,山西人在北方的商业活动比 较密集,所以在京城也就经常能够看到晋商的足迹,尤其是票号的发展,更 是让晋商在京城等大城市立足了脚。在以前,商人们在外地交易买卖所赚的 钱,如果数额过大,都必须经过专业的镖局押送回家,这样一来程序特别麻 烦,而且花销巨大还十分奔波劳累,所以聪明的山西人为了更方便更快的交 易,于是就想出了票号。票号又叫做票庄或汇兑庄,是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 金融机构。这样一来,只要有了票号发行的传票单就可以在当地的分号里面 取到现银,如此方便快捷,所以,票号也就很快地盛行起来,并且形成了一 个庞大的金融组织机构,并且各种关于金融方面的业务都由这些票号来操办 。 胡雪岩了解到当时晋商的票号几乎垄断了整个北方地区的金融业务,于 是就来到京城亲自进行详细的考察。这时候的胡雪岩已经有了想在京城开设 自己钱庄分号的想法,但是鉴于晋商的票号心里不免还有一定的压力。于是 他找到了当时在京城为官的同乡好友夏同善。 夏同善在听了胡雪岩的想法之后觉得可行,于是就告解了很多晋商成功 的事情和原因。其实晋商票号之所以在京城能够站得住脚,是因为早年晋商 在山西干旱时接替官府垫了很多银两来渡过难关,所以在京城他们也就更好 做生意。再有就是,当时京城有很多卖官的人,而那些人都是家境殷实之人 ,所以票号就贷款给他们,而且还是高利息。又由于求官拜职的人实在是太 多,他们都希望票号能及时发放贷款好让他们及时打点官差,所以也就没有 人敢不还贷的,这样一来票号的生意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这些话语正巧点中了胡雪岩不明白的地方,原来晋商做票号也是需要一 定的运气,心中不禁觉得轻松了许多。后来夏同善提出如果胡雪岩在京城开 钱庄那么自己当即就会存入一些现款,胡雪岩很感谢有夏同善的帮助,于是 心中就更有了信心。 没过多久,胡雪岩就找了个黄道吉日,在北京开设了阜康分号。刚一开 业,就得到了京城两位大员的数量不小的款子,一个是夏同善的近二十万两 银子,另一个就是来自当时的刑部尚书文煜。胡雪岩之所以能够认识文煜, 也是源自夏同善。当时,胡雪岩拜别了夏同善之后,后又拜见了几次,有一 回正巧遇上了文煜。当时文煜只是从夏同善的口中听说过胡雪岩,并对胡雪 岩在浙江凭借其钱庄的有限银子吃掉了整个浙江省的宝钞一事而有所耳闻。 当文煜真正的跟胡雪岩见面谈论时,才发现胡雪岩绝非一般商人,他发现胡 雪岩不光头脑聪明、想法独到,眼光也比较长远而且对时事分析的也是井井 有条、有理有据,文煜很是欣赏,并鼓励胡雪岩多加努力。后来文煜在胡雪 岩的银号开张之日就存入了自己六十万两的白银。六十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 ,起初文煜是准备存放在一个经商的票号里的,但是后来据可靠消息称那个 票号里有很多京官的眼线,着实对文煜是不利的,而此时正巧胡雪岩的银号 开张,于是就很放心的存放在了胡雪岩的银号里。 胡雪岩的银号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在一开业的时候就有这么多的现银 存入,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兆头,据说当时恭亲王也曾经因为欣赏胡雪岩的 为商之道而存放阜康银号大量现银。胡雪岩为了能够在京城获得更多官员的 支持,还特地想出一计,那就是派自己的下人分别给一些浙籍京官们发送二 十万两的存折,这可是一种极其诱人的推销手法,这样一来那些官员就不得 不来阜康存钱了。后来,胡雪岩经过上下打点和自己的交际能力,使在京城 为官的很多大人都把自己的现银存放入阜康银号。 于是,阜康银号在京城的影响力很快就扩大了,但他主要的精力和投入 还是在南方。同时在南方,他的产业也继续扩大,并且还投入到其他的领域 ,使他在南方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圈。 5.胡氏典当行遍布大半个中国 随着胡雪岩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他逐渐地不满足于现有的产业结构, 他开始考虑开辟其他的行业,比如,在湖州收购“七里丝”,贩卖蚕丝、操 办军用物品以及采办粮食等。这些行业他也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胡雪岩一 生的第二大产业却是典当行。关于开典当行,胡雪岩起初并没有接触过,更 没有想法去做典当行,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了典当行能够带来巨大 的利益,于是他便开起了典当行,以至于后来典当行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 至遍布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 胡雪岩开典当行还是源于自己钱庄的一个伙计,叫做朱福年。有一回, 胡雪岩在跟朱福年谈话的时候,朱福年讲起了自己从小就接触的典当行,而 且把典当行的一行一情讲得头头是道,这让胡雪岩很是惊叹,立刻就有了兴 趣。因为胡雪岩接触的生意只有钱庄和粮食方面,对当铺这个当时遍布大街 小巷的行业并不了解,所以对朱福年口中的当铺行业很感兴趣。原来祝福年 的家乡是徽州,从典当行产生以来,徽州就是典当行业的掌控者。典当行业 在以前被称为朝奉,而朱福年从小就很熟悉典当行业的运作发展,因为自己 家乡有大部分的人都在外地典当行,朱福年也是耳濡目染,从而对典当行业 再熟悉不过,他告诉胡雪岩典当行业有着极高的利润和可观的发展。从时间 上来讲,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一直存在着这个行业,即使战火连天的年头 ,当铺生意也不会低迷,依然很稳定,因为一旦有战争,各种生活水平的人 都会陷入困境,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到当铺,典当值钱的东西好接济生活;从 空间上来说,当铺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有,而且当铺形成一定的网络模式才能 够更好地兴盛下去。胡雪岩听到了这些关于当铺行业的好处之后,不禁心头 有了计划。于是又向朱福年打听了很多关于开当铺的运作模式以及程序等, 并让朱福年仔细地留意关于典当行的事情和这方面的人才,朱福年听了之后 觉得自己的老板一定是要开典当行了,心里也是很高兴,于是,就赶紧忙着 张罗此事。 胡雪岩在与朱福年的交谈之中第一次了解了当铺的行业,并知道了其中 的利益,依自己的条件做典当行业不成问题,于是胡雪岩在回到杭州之后, 便马不停蹄地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当铺公济店。杭州也有不少的当铺店, 生意也都不错,但是胡雪岩的当铺店自开业以来一直就是生意不断,并且逐 渐超过了那些老当铺的生意,因而胡雪岩的利益也就赚得足足,胡雪岩凭借 着诚信为本的良好信誉赢得了杭州当铺店的开头彩,这使胡雪岩更加坚定了 信心要把典当行业继续做下去并做大。 随着胡雪岩典当行业的大好发展,并且在朱福年的帮助之下,他先后在 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甚至整个华中、华南地区都开设了当铺店,达 到了近三十余家。因此,胡氏典当行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同时典当行业也成 为了胡雪岩的第二大产业。 P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