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传(图文典藏本)
作者简介
皮埃尔·塞尔芬(Piere Servent),法国当代军事史学家、当代冲突研究专家,曾在军事学院任教20年,预备役上校军衔。他还是法国电视二台的“军事顾问”,并与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出版有《贝当神话》《现代化战争》《鸵鸟情结——论法国的失败》等著作近10部。
内容简介
见习军官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年轻的埃里希想不把自己献 给军队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如果没有很特别的个性 及对其他事物的巨大爱好,几乎不可能逃脱这种戎马 生涯的家族传统。埃里希并不是一个很有反叛精神的 人,于是,他便在军靴踢踏声和军队操练声中长大了 。他所闻所见的,除了一身戎装、步伐矫健的军人和 各种阅兵,别无其他。和很多出生就已经注定了军事 生涯的其他贵族青年一样,埃里希13岁就进入了普鲁 士皇家军队少年候补军官团,先后在石勒苏益格一荷 尔斯泰因州的普伦市和他的出生地柏林学习了6年,这 6年的光阴为他将来的职业军人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一改其天生瘦弱的体质,变得更为结实。这些少 年候补军官穿着蓝色的普鲁士军服,接受非常严格的 训练:早上5:30起床,然后晨训(密集队形),之后 才能简单就餐。这些少年吃得很少,跑得很多,还要 不停地敬礼。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就会顺 理成章地成为宫廷侍卫,在首都的宫殿里进一步学习 礼仪,接受骑士训练。在宫廷服务时,少年侍卫们有 时候会把大厅里盛放在银质或水晶茶碟里的糖果放进 自己的口袋。那些戴着闪闪发亮、上面还有银质雄鹰 展翅标志头盔的皇家守卫对他们的小伎俩并非毫无觉 察,但是他们在这一点点尚未泯灭的童心面前选择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职业军人生涯是很艰苦的,他们 小小年纪就要学会为了服务国家、服务皇室而承受巨 大的痛苦。一旦穿上了这身镶着镀金扣的制服,就没 有人可以因为想家或者训练的艰辛而流泪了。 这样的磨炼为德国皇室,更为德皇威廉二世,培 养出了杰出的军事人才。这些年轻的侍卫都会与皇帝 见面,每个人都要毫不结巴地把自己家族的名号在皇 帝面前报出来。因此,他们和皇室之间的关系不仅是 理性的,还是心理上和人情上的。年轻的绅士们在这 里学习责任、忠诚、主动、冒险和超越精神,也学习 对战败对手的尊重和对战争中毫无骑士精神的人的蔑 视。为了加强军队的团结,战友间的友谊是被鼓励的 。贵族运动(击剑、骑马和射击等)和体操是被大力 提倡的。而宗教在其中更是起到了凝固剂的作用,它 几乎把军人这个职业变成了圣职。虽然自19世纪初, 贵族阶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垄 断,但是他们终究还是军队的骨干力量。柏林地区的 气氛绝对是贵族式的,而年轻的曼施坦因很喜欢这种 气氛,至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己是这么说的 。这样的氛围既打造了他的笛卡儿主义精神世界,也 练就了他那副将来注定要面临各种艰苦挑战的身体。 从旧时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时穿着见习军官制服的他 还很瘦弱,他年轻的脸正视着前方,显得聪慧而又镇 定。毫无疑问,那时候的他,内心深处已经企盼着不 要辜负了自己如此优秀的血统和如此杰出的先辈们。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