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自选集(名家散文自选集)

张晓风散文自选集(名家散文自选集)
作者: 张晓风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张晓风散文自选集(名家散文自选集)
ISBN: 978753549222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不识 两个人坐着谈话,其中一个是高僧,另一个是皇 帝,皇帝说:“你识得我是谁吗?我——就是这个坐 在你对面的人。” “不,不识。” 他其实是认识并了解那皇帝的,但是他却回答说 “不识”。也许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是不识 的。谁又曾经真正认识过另一个人呢?传记作家也许 可以把翔实的资料一一列举,但那人却并不在资料里 ——没有人是可以用资料来加以还原的。 而就连我们自己,也未必识得自己吧?杜甫,终 其一生,都希望做个有所建树出民水火的好官。对于 自己身后可能以文章名世,他反而是不无遗憾的。他 似乎从来不知道自己是有唐一代***的诗人,如果 命运之神允许他以诗才来换官位,他是会换的。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爱极了解的,其实我 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刻 骨的感觉不能重现,它随风而逝,连事件的主人也不 能再拾。 而我们面对面却瞠目不相识的,恐怕是生命本身 吧?我们活着,却不知道何谓生命。*不知道何谓死 亡。 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 “追述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 弟弟沉吟了一下,说: “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多些,有 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 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 五指山上,朔风野大,阳光辉丽,*坪四尺下, 便是父亲埋骨的所在。我站在那里一面看山下红尘深 处密如蚁垤的楼字,一面问自己: “这墓穴中的身体是谁呢?”虽然隔着棺木隔着 水泥,我看不见,但我也知道那是一副溃烂的肉躯。 怎么可以这样呢?一个至亲至爱的父亲怎么可以一霎 时化为一堆陌生的*肉呢? 也许从**意义言,肉体只是暂时居住的房子, 屋主终有搬迁之*。然而,与原屋之间总该有个徘徊 顾却之意吧。造物怎可以如此*情,让肉体接*那化 作粪壤的宿命? 我该承认这一杯黄土中的*肉为父亲呢?或是那 优游于蒙鸿中的才是呢?我曾认识过死亡吗?我曾认 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小的时候,家里穷,除了过年,平时都没有肉 吃,如果有客人来,就去熟肉铺子切一点肉,偶然有 个挑担卖花生米小鱼的人经过,我们小孩子就跟着那 人走。没得吃,看看也是好的,我们就这样跟着跟着 ,一直走,都走到隔壁庄子去了,就是舍不得回头。 ” 那是我所知道的,他*早的童年故事。我有时忍 不住,想掏把钱塞给那九十年前的馋嘴小男孩。想买 一把花生米小鱼填填他的嘴,并且叫他不要再跟着小 贩走,应该赶快回家去了…… 我问我自己,你真的了解那小男孩吗,还是你只 不过在听故事?如果你不曾穷过饿过,那小男孩巴巴 的眼神你又怎么读得懂呢? 我想,我并不明白那贫穷的小孩,那傻乎乎地跟 着小贩走的小男孩。 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他打算读第七 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 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 元,那只壶从梁柱上盲吊下来,算是家中的保险柜吧 ? 读师范不用钱,但**棉被杂物却都要钱,堂叔 的那二十一块钱改变了父亲的一生。 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目光炯炯的少年,渴于 知识渴于上进的少年。我很想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 爱怜的眼神。他必是族人中*聪明俊发的孩子,堂叔 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 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 城墙走,城墙上人少,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 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他 走着、跑着,自觉古人的智慧因背诵而尽人胸中,一 个志得意满的**小学生。 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 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 随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 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 “**出的东西,有些我们老家有,像桃子。有 些我们老家没有,像木瓜芭乐。”父亲说,“没有的 ,就不去讲它,凡是有的,我们老家的就一定比** 好。” 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 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 坚持老家的*好? “譬如说这香椿吧,”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 **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 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咧!而且**是热带,一年到头 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 天才冒得出新芽来,所以那个冒法,你就不知道了。 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 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 一面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 的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 香呀——”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