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马勒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ISBN: 9787540477066
史蒂芬·约翰逊,曾就读于曼彻斯特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师从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戈尔,后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经常为《独立报》娅报》撰稿,曾担任《苏格兰人报》首席音乐评论家(1998—1999)。常为英国广播公司(BBC)Radio 3、4和全球服务电台录制广播节目,其中包括为纪念作曲家布鲁克纳逝世(1996)制作的布鲁克纳音乐系列节目(十四个)。他是缒忆布鲁克纳》(费伯出版社,1998)著者,《剑桥指挥手册》(CUP,2004)投稿人,多次主持《探索音乐》频道节目。2003年,史蒂芬当选为亚马逊图书网年度古典音乐作家。
音乐学院求学生涯:师从布鲁克纳 1875年9月,马勒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爱普斯坦是 他的钢琴老师,对年轻的马勒极为看重,后来还请他教自 己的儿子理查德。此外,罗伯特·福克斯教和声学,弗朗 茨·克兰教作曲。那时候的作曲课,比现在正规多了。马 勒是个好学生吗?准确的答案是:是,也不是。罗伯特· 福克斯告诉爱尔玛·马勒,古斯塔夫“经常旷课,但却样 样都难不倒他”。据说,他很快在同学中赢得“舒伯特第 二”的雅号,并已经开始作曲。遗憾的是,马勒在此期间 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均已遗失。也许是为了安慰父亲,他 继续在伊格劳文科中学接受全面教育,据说,他还为学校 开设钢琴课来抵付自己的学费。 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马勒还创作了许多室内音 乐作品,这种音乐形式相当切合实际,当时音乐学院有不 少年轻表演天才。他的《a小调钢琴四重奏》第一乐章正是 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这一乐章巧夺天工,激昂澎湃,极 富感染力,马勒已然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创作什么类型的音 乐。那些作品非常有特色(具有明显的德奥浪漫主义的音 乐特质,为此招致“仿制品”的评论),但具有成熟风格 的马勒也经常会令人联想起其他作曲家和其他同时代作品 的风格。例如,他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堪称发新古 典主义之先声。 马勒与同学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后来成为伟大艺 术歌曲作曲家的胡戈·沃尔夫(1860—1903)。马勒与沃 尔夫关系甚笃,直到后来,因双方都想以歌剧《山妖》的 脚本作曲而心生嫌隙。还有汉斯·罗特(1858—1884), 他聪慧过人,但内心反复无常,26岁因精神病去世。罗特 著名的《E调交响曲》(1878—1880)肯定影响了马勒: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中有明显的模仿痕迹。马勒另一位 重要的友人是鲁道夫·柯西桑诺夫斯基(1859—1911)。 与马勒一样,他后来也成为指挥家,19世纪90年代中期, 在汉堡歌剧院工作过一段时间,担任马勒的助理。他们都 是穷学生,生活拮据,非常珍惜马勒父母寄来的食物和衣 服。1876年以后,爱普斯坦慷慨解囊,为马勒支付了学费 ,设法介绍更多的学生跟马勒学习钢琴。 他们都非常崇拜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1824—1896 ),后来还跟他成了朋友。当时,布鲁克纳刚50岁出头, 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执教(后来又在维也纳音乐大学任教) ,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作为作曲家,布鲁克纳正处于事 业的低谷,他很感激这些富有朝气的青年音乐天才给予他 的支持和鼓励。后来,马勒极爱强调布鲁克纳并非他的正 式授课业师。但他确实多次去维也纳音乐大学听布鲁克纳 授课。在写给第一位布鲁克纳传记作者奥古斯特·戈莱里 希的信中,马勒表达了对这位作曲界前辈的无限感激: 我并不是布鲁克纳的学生。人们说我是他的学生,因 为他们总能看到我跟他在一起,而且,不管怎么说,我是 他忠实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之一。我甚至觉得,当时,除了 我的朋友柯西桑诺夫斯基……我是他唯一的支持者。这大 概是在1875年至1881年期间……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持续 到他完成《第七交响曲》。想起有一天早晨发生的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