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画报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70
折扣购买: 古玩指南--瓦器
ISBN: 9787806017401
甲骨者,龟甲、兽骨也。在古玩中所谓之甲骨,系专指河南安阳出土之 甲骨,非一般所见之甲骨也。甲骨之所以可贵,在其上之文字。故研究甲骨 者,即系研究甲骨上之文字,非对于甲骨本体有所研究也。按:甲骨之出世 ,已不知若干年矣,只以无人理会,无人明晓,遂致湮没未彰。 前清光绪二十五年,福山王公懿荣,字廉生,购药于肆,见药中有龙骨 一味,其上多有刻划皱纹者,辨之皆篆体。经详细之检讨,始知均为三代时 占h所用之龟甲、兽骨也。因此,遣人于附近药肆遍事收买,穷多日之力, 仅得残破不完者百余片。盖药商之出售大片不便于包装,虽有大片,亦均为 药商所破碎,故于药肆极不易购得整齐成块者。王公辗转询问,始知带有文 字之龙骨,并非真品,乃系杂骨伪充者。其来源均为河南安阳县之小屯村。 王公遂遣古玩商范维卿、赵允中二君,赴河南收买。经数次之往返,数年之 采购,仅得千余片。王公详细研讨,断定为殷代之文字,于中国文献有极大 之功用。经此一呼,国人始知甲骨文字之重要,于是研究者风起云涌,遍于 士林。迄今甲骨文字已为国学中之重要部门,推源溯本,固完全王公一人提 倡之功也。王公本拟详细研求以明究竟,不幸拳匪作乱,王公殉难,以致未 能有所发明,衔恨以没,殊足痛惜。嗣以王氏子孙不能世守,遂将王公毕生 之所得出售于丹徒刘鹗,即世所熟知《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也。刘氏一方 整理王公所遗,一方又收罗新产,复遣赵允中奔走访求。经多年之努力,共 收得甲骨五千余片。刘氏细心考证其词例,定为殷人之刀笔文字,并于光绪 二十九年选墨拓千纸,付诸石印,名日《铁云藏龟》。上虞罗振玉先生与刘 氏为姻家通好,时相往来,见之,每叹为中国前贤所不得见之物,尝以谋流 传自任。及刘氏物故,罗氏选拓其所藏,撰纂《铁云藏龟》六册。此甲骨文 字有专书之始也。 按:甲骨出自殷虚,故甲骨文字亦称殷虚文字,或殷虚书契,或简称殷 契者。惟世俗多误书为殷墟,即《词源》亦误作殷墟,因一字之误书,世人 遂多有误解者,以为殷墟者,殷人所遣留之故城废址,或墟墓荒丛也,凡河 南殷时之遗迹,必皆有甲骨可掘求也。岂知此实大谬不然者。殷虚者,昔日 之城名,今之一小屯落也。《史记》索隐引汲冢古文:“盘庚自奄迁于北冢 。日殷虚。”在邺之南三十里,城址久废,即今河南安阳县西五里之小屯村 也。真正之甲骨,皆此村附近所掘出,此外并无产之者,即有之,亦非殷人 之遗。 据称甲骨尚未为人注意时,小屯村附近时有碎骨出现,无人宝藏。耕地 或掘井时,所出物件甚多,但均舍弃,无人拾取。惟村人李成捡拾碎片及兽 骨,充作龙骨售卖,但不详其始于何年,自光绪二十五年,王公廉生之提倡 ,世人始知宝重。最初赴小屯村收买者,即王公所派遣之古玩商范维卿君。 此时,适端方闻知此事。端氏嗜古成癖,范君第一次所采选者,均为端氏所 截留。二卜六年,范君又收买百余片,售于王公。以后赵允中又为王公赴小 屯村收买数次,因此引起小屯村人之注意。光绪三十年,邑人朱坤雇工挖掘 ,得甲骨盈车,多卖于祝估,转售北京。运京之甲骨,以此次为最多,且均 系真品,绝无一片赝物也。宣统元年,村长张学献因刨山药,得马蹄骨条甚 多。是年,上虞罗振玉先生以甲骨文字急待考释,乃遣山东及北京古玩商人 至安阳大事收买,共得二万余片。民国三年,坎(加)拿大人明义士为安阳耶 稣堂牧师,搜买甲骨约五万片,乃剔伪存真,选一千三百余片,作《殷墟卜 辞》一书。民国七年,日人林泰辅购得甲骨二十片以归。自此以后,殷虚古 物,名震全球,凡中外博学之士亲步殷虚购求甲骨者,络绎不绝。而小屯村 蕞尔一地,亦荣耀于世界矣。民国九年,大旱成灾,邑人迫于饥寒,大事挖 掘,所得古物,更难悉数。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