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50
折扣购买: 张闻天画传(1900-1976)/中共大理论家画传
ISBN: 9787010111742
赴美勤工俭学 张闻天那时的志趣还在个人的文学爱好上。他的 文学事业以译介外国文艺理论为发端。1921年春,他 译述了《托尔斯泰的艺术观》,同年冬,又译完了柏 格森专论喜剧的《笑之研究》。1922年起,张闻天译 介的重点从文艺理论转到著名作家作品。在《小说月 刊》第13卷第2号《泰戈尔研究》专辑中,张闻天的 译作居半。四五月间,他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 表了长篇论文《王尔德介绍》,对这位众说纷纭的新 浪漫主义作家进行辩证的分析,作出比较全面、客观 的评价。到八九月间,《东方杂志》又发表张闻天为 纪念歌德逝世90周年而作的长篇论文《哥德的浮士德 》。这是中国人写的最早的一篇研究《浮士德》乃至 歌德的论文。他有意将外国文学名著的介绍同中国社 会现实联系起来,指出:“执著人生,充分地发展人 生,我以为就是《浮士德》中所包含的根本思想!” 启发读者冲破思想牢笼,为创造合理的人生而不倦奋 斗。1922年,张闻天还同汪馥泉合译了评述文艺复兴 后18、19世纪欧美新文艺发展历史的《近代文学》( 日本伊达源一郎著)。 张闻天在译介外国文学中显示的识见与才华受到 社会的瞩目。远在美国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友们于 1922年5月底正好同致公总堂签订了合办《大同报》 (中文)并实行改革的合同。他们要在致公总堂“发 达实业,振兴教育”的宗旨里,加上“增进工人幸福 ,实现自由平等”的内容,并推定张闻天担任该报编 辑,要他早日前往旧金山就职。张闻天乃于1922年8 月20日从上海乘“南京号”轮赴美,9月中旬到达大 洋彼岸。他主要利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 书馆进行自学。下午或晚饭后乘轮渡过金门海峡,赶 到坐落在旧金山委巴利街18号的大同报社上班,职责 是从各种英文报纸选译并编排好“本埠新闻”在《大 同晨报》上刊出。 在美国最初几个月的工读生活,使张闻天感到非 常失望和颓丧。从他写给郁达夫和汪馥泉的两封信来 看,几乎可以说经历了一次精神的危机。对当时国际 政治、经济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当代外国文学作品 的翻译,使得张闻天的生活充实起来。1923年1月, 张闻天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了译介苏俄 新经济政策取得成效的论文。2月,他又在《东方杂 志》发表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政治经济问题的力作 《赔款与战债》。论文详细分析了战后欧美各国(主 要是美、英、法、德)的经济状态及其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评述了各国对赔款与战债问题的立场和策略 ,并由此纵论世界形势的发展,预言“二三十年之后 ,国与国还[会]因为利益的冲突要发生大战争吧。 世界劳动者将团结起来,把资本制度推倒吧。” 1923年春天,张闻天摆脱了孤独、伤感、浮躁的 心绪,离开大同报社,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翻译上面 。短短八九个月,贡献了三十多万字的译作。其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