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评传(精)

冯友兰评传(精)
作者: 宋志明//梅良勇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60
折扣购买: 冯友兰评传(精)
ISBN: 9787515341927

作者简介

梅良勇,1963年生,江苏沛县人。曾任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助教班学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访问学者。1995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7月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现代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儒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宋志明,男,1947年生于辽宁省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熊十力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通论》、《薪尽火传: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讲稿》、《国学十八讲》、《中国古代哲学发微》等30余部,发表论文250余篇。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八届高校名师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有社会兼职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内容简介

选定哲学专业 1910年,冯友兰考入唐河县高等小学预科。第二 年,他以初试第二、复试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开封公 学中学班。他入学不久,中州公学的监督杨源懋病故 ,学校境况不如从前。他征得母亲的同意,遂转入武 昌中华学校就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一度停 办的上海中国公学恢复招生,著名革命家黄兴出任校 长。河南省很重视这件事,决定选拔20名学生到中国 公学上学,每人每年发给官费二百两银子。冯友兰得 到消息立即动身赴开封应试,被录取了。在这一年的 冬季,他同其他19名学生一起到上海,进中国公学读 大学预科(相当于高中)。 上海中国公学是一些留日学生创办的学校。他们 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因不满意日本政府给中国学生 的待遇,集体回国表示抗议,在上海创办了这所学校 。初创的中国公学曾出了一个有名的学生,就是胡适 。中国公学很重视外语,无论什么科场都采用英文教 科书。当时学生的英文程度很差,教师不得不先教英 文。结果,每门课程都变成了英文课,课程本身的内 容反倒显得不重要了。在冯友兰的课程中,有一门是 逻辑学,所用的教材是耶芳斯的《逻辑要义》。讲授 这门课的教师只教英文,并不懂逻辑学。具有抽象思 维天赋的冯友兰居然对逻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 是就自己学习,练习教科书后面的习题。倘若遇到不 会做的题,也只好放弃,因为在当时很难找到懂一点 逻辑的人。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写道: 我学逻辑,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个开 始引起了我学哲学的兴趣。我决心以后要学哲学。对 于逻辑的兴趣,很自然地使我特别想学西方哲学。 冯友兰做出这一选择后,矢志不渝地向着这个目 标努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这个目标都没有动摇过 。 1915年,20岁的冯友兰在中国公学毕业,获得大 学预科毕业文凭。在学习哲学这一强烈愿望的支配下 ,他打算报考当时全国唯一设有哲学系(当时称为哲 学门)的北京大学。那时北京大学设有文、理、法、 工四科,哲学属文科。四科之中,文科报名的人最少 ,因为文科大学毕业后,除了当教师,似乎没有其他 出路。为了吸引考生,北京大学规定:报考文科只要 具有同等学力就可以,不需要预科文凭。持有预科文 凭的冯友兰到上海北京大学招生办事处报名,接待他 的人大为惊异,对他说:“你既然有文凭,为什么不 报考法科呢?法科毕业后出路好。”冯友兰还是坚持 要报文科,于是接待者又对他说:“好吧,我给你出 个主意,你还是先报考法科,等到入学的时候,如果 你还是要上文科,可以申请改科,由法科改到文科, 那是没有不准的,如果你现在就报考文科,将来你要 想改到法科,那就非常困难了。你会后悔莫及的。” 冯友兰听了这位先生的劝告,报考了法科并被录取。 但他入学报到时,还是改为文科,到哲学系就读。他 是北大哲学系第二届毕业生,全班共有13人,终生研 究哲学而没有改行的,只有他一个人。 冯友兰入学时北大哲学系初建,计划设立西洋哲 学门、印度哲学门、中国哲学门,实际开设的只有中 国哲学门。冯友兰本来是抱着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来 到北大的,但未能如愿。不过,他还是大有收获的。 他回忆说: 我虽然没有达到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但是在中 国哲学这一方面,我确实大开眼界。我开始知道,那 些八股、策论、试帖诗之类的东西,不过是应付科举 、骗取功名的一种工具,并不是学问;我虽然读了一 些古书,但是对于真正的学问还没有入门,也不知道 门在哪里,现在总算是摸着一点门路了。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了一系 列改革,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些新文化运 动的倡导者到北大任教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中心。由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冯友兰的眼界一 天一天地开阔,心胸一天一天地开朗,他发现了中国 哲学之外的新天地。他热情地投身到新文化运动之中 ,参加了北大著名的学生组织——新潮社。 当时的北大有两个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的刊 物,一个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年 等教授办的《新青年》,另一个就是新潮社办的《新 潮》。新潮社是北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团体,其组 织者为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人。这个学术团体 ,聚集着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成员有四十多人。顾 颉刚、俞平伯、周作人、吴康、孙伏园、毛子水、陈 达材、叶绍钧、朱自清、杨振声、高尚德、冯友兰等 人都是新潮社的成员。他们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是弄潮 儿,后来则成为现代中国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的 知名人物。新潮社决定创办自己的刊物《新潮》,得 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的支持。蔡 元培批准学校为《新潮》编辑部提供经费和印刷条件 ,李大钊为编辑部安排了房子,胡适担任《新潮》杂 志的顾问,李大钊和鲁迅都曾在《新潮》上发表过文 章。《新潮》以“文艺复兴”为宗旨,倡导“文学革 命”和“伦理革命”,反对纲常名教,主张个性解放 、独立自主、男女平等,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批评 抱残守缺的保守主义思潮,提出“吸收欧洲现代确有 价值的学术”来医治“我们学术思想上的痼疾”的主 张,刊载新文学作品和易卜生、托尔斯泰的译著,在 五四时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P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