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经典国学知识课

每天一堂经典国学知识课
作者: 编者:墨非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每天一堂经典国学知识课
ISBN: 97875113564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其一,古时候,精通各门知识的专家都是集中在 王宫之中的,但后来周天子衰败,这些精通各门知识 的专家就都散落到了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 逐渐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门派,这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诸子百家。而儒家就是由那些以 前在皇宫中负责礼仪的专家们组成。也就是说,儒家 起于礼官,儒学思想是以“礼”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二,一些学者认为,儒家原本是一种类似宗教 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一些宗教仪式,后来自春 秋时孔子创立之后,便逐渐发展以崇尚等级制度和礼 教道德约束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如今,只要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就一定会提 到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五经”,如果说今日学子 连“四书五经”为何物都说不上来,恐怕是一件很难 堪的事情。那么,这“四书五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 子》、《大学》和《中庸》。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 本教材,在我国一直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都已经 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旬。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这五本儒家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 这五本书都经过孔子亲自编订或修改。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和“五经 ”合称为“四书五经”。 在我国古代的科举选拔考试中,命题范围只允许 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由此可见,“四书五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怎样的地位。不仅如此,因 为“四书五经”涵盖的内容广泛,所以其在世界文化 史、思想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时至今日,“四书五经”中的哲学思想仍然对我 们现代人有着积极影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 会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 根据事物的普遍发展规律,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从 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四海,其间都一定会遭受 很多次的挫折和打击。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也 是符合了这样的规律。而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到的第 一个沉重打击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当时,社会上 涌现出诸多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这一文学盛 况。但这却严重阻碍了当时国君秦始皇对原六国民众 思想的统一,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为了统一民众思 想,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 的所有史书。如果有敢谈论《诗经》、《尚书》的, 立即处死。史称“焚书”。 焚书第二年,秦始皇又将都城咸阳的460余名术 ±全部坑杀,史称“坑儒”。两件事合称为“焚书坑 儒”。 焚书坑儒期间,因为儒家所持的思想是反抗暴政 ,而秦朝又是暴政的代表,所以在焚书坑儒期间,儒 家自然成为主要打击对象,导致很多经典都在这次事 件中遗失。儒家原本有“六经”,《诗经》、《尚书 》、《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但 经过焚书坑儒事件之后,《乐经》便失传;另外一本 《尚书》也在这次事件中部分失传。 “焚书坑儒”事件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06年秦朝 灭亡,其对儒家思想学术的传播和传承造成了很严重 的局限,是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的一次沉重打 击。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