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新评/三新丛书

中国历史名人新评/三新丛书
作者: 赵云良//林艳//马云征//王瑞雪|责编:韩志国//王一莉|总主
出版社: 吉林人民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6.92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名人新评/三新丛书
ISBN: 97872061761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圣者仁心,德配天 地贯古今 母庸置疑,孔子学说的 中心思想是“仁”,“孔学”即 “仁学”。但是“仁”的内涵究 竟是什么?所谓“仁”,当然 是一种至高的道德,同时也 是人自身存在的一种内在人 格。“仁”既要求人们对自我 品性不断完善,也要求人们 去“爱人”,即本能感觉需对 他人尽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所以仁者定“躬自厚而薄责 于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 格,对别人则较为友爱、宽 容。孔子从来都是个务实派 ,他对“仁”的阐释不仅仅停 留在道德的理性层面,更落 实于道德的实践之中。 (一)克己复礼,修身 养德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 代,当时周天子共主地位丧 失,诸侯国间混战割据不断 。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权 力也并未握在鲁国国君手中 ,而是由卿大夫把持,卿大 夫后来甚至还合力流放了鲁 昭公。面对如此乱局,孔子 心忧如焚,他希望掌权者能 够控制私欲,结束纷争,恢 复天下一统的王朝秩序,还 百姓们一个清平世界。而春 秋时期最能代表周朝统治秩 序的是礼,最能代表人们行 为规范的也是礼,因此孔子 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认为 能够克制欲望、言行符合仪 礼就是仁。他的学生颜渊追 问孔子“克己”具体该怎么做 ,孔子回了十六个字:“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 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一切的行为都要以礼为标 准。要“食不语,寝不言”, 即便躺在床上也不能像死尸 一样仰卧;穿衣不能用红色 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家里穿的 衣服;席子如果摆放不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