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
ISBN: 9787203115243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第一章总论 伦理学说之起源伦理界 之通例,非先有学说以为 实行道德之标准,实伦理 之现象,早流行于社会, 而后有学者观察之、研究 之、组织之,以成为学说 也。在我国唐虞三代间, 实践之道德,渐归纳为理 想。虽未成学理之体制, 而后世种种学说,滥觞于 是矣。其时理想,吾人得 于《易》《书》《诗》三 经求之。《书》为政事史 ,由意志方面,陈述道德 之理想者也;《易》为宇 宙论,由知识方面,本天 道以定人事之范围;《诗 》为抒情体,由感情方面 ,揭教训之趣旨者也。三 者皆考察伦理之资也。 我国古代文化,至周而 极盛。往昔积渐萌生之理 想,及是时则由浑而画, 由暖昧而辨晰。循此时代 之趋势,而集其理想之大 成以为学说者,孔子也。 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 民族之根本理想者也。其 他学者,各因其地理之影 响,历史之感化,而有得 于古昔积渐萌生各理想之 一方面,则亦发挥之而成 种种之学说。 各家学说之消长种种学 说并兴,皆以其有为不可 加,而思以易天下,相竞 相攻,而思想界遂演为空 前绝后之伟观。盖其时自 儒家以外,成一家言者有 八。而其中墨、道、名、 法,皆以伦理学说占其重 要之部分者也。秦并天下 ,尚法家;汉兴,颇尚道 家;及武帝从董仲舒之说 ,循民族固有之理想而尊 儒术,而诸家之说熠矣。 第二章唐虞三代伦理思 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我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