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南北朝(现代白话版)/蔡东藩中华史
ISBN: 9787550233584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著名通俗史家。自1916年至l926年10年同,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蔡著名为演义,实为通俗历史。其作品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真实可信。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可谓通俗史著的经典。蔡东藩也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此次出版的“蔡东藩说中国史系列”,包括了蔡东藩先生的全部断代史作品,内容前后相继,但每部皆可独立成篇,构威了一整套中国通史。
龙护神畏的奇人 东晋哀帝兴宁元年,江南丹徒县出了一位乱世枭 雄,名叫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他的远祖是汉高 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刘裕出生的那天晚上,整个屋 子突然焕发光亮,就像白天一样。可是小刘裕一坠地 ,他的母亲赵氏就撒手而去,父亲刘翘认为他是个不 祥之人,想把他扔了,幸亏姨母怜惜他,硬是把他留 了下来。后来,刘翘娶萧氏为继室。萧氏对这个可怜 的孩子很好,呵护备至。刘裕十九岁的时候,已是七 尺有余的壮小伙儿。不料刘翘突然病逝,留下一对孤 儿寡母,凄凉度日。刘裕向来不喜欢读书,只认识几 个字,平日喜欢舞枪弄棒,骑马射箭。但乡里无从施 展技艺,为了生计,刘裕不得不做鞋谋生,日子困苦 不堪。虽然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刘裕却总是毕恭毕敬 地奉养继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继母受苦。 一天,刘裕在竹林寺游玩,觉得有些疲倦,便在 讲堂前打盹儿。僧徒见他衣衫褴褛,顿生逐客之意, 正要上前喝逐,忽然看见他身上现出龙的图腾,周身 还发出五色光。众僧异常惊骇,禁不住哗噪起来。刘 裕被他们惊醒,问他们怎么回事。众僧仍是目不转睛 地瞧着他,交口称奇。刘裕再三诘问,众僧才各述所 见。刘裕微笑着说:“现在还有龙光吗?”众僧回答 说:“没有了。”刘裕说:“请师傅们不要乱说!恐 怕是你们被太阳迷住了眼睛,所以才产生五彩光芒的 幻觉。”众僧不等他说完,齐声喧嚷道:“我们明明 看见有五色光罩住你的身体,怎么能说是被迷住了眼 睛呢?”刘裕也不跟他们多辩,起身就走。回家后, 细细一想,众僧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地欺骗自己,难道 果真有五色光护体,这会不会是大富大贵的预兆?左 思右想,忐忑不定。到了黄昏就寝,刘裕还是狐疑不 决,辗转反侧,蒙眬睡去。迷迷糊糊中,好像身旁果 真有两条龙,左右盘着,他便跃上龙背,驾龙腾空, 霞光绚彩,紫气盈途,也不知是何方何地,任龙游走 。经过了许多山川,忽然前面笼着一道十分阴浓的黑 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十分混沌。刘裕伏在龙 背上向下一看,只见下面露着一线河流,河中隐隐现 出黄色。那龙到了此处,似乎也有些惊惧,悬空一翻 ,坠落河中。刘裕惊骇极了,一声狂呼,便醒了。睁 开眼睛,四下一瞧,仍然是一张破床,唯独案上一盏 残灯,临睡时忘记吹熄,所以余焰犹存。回忆梦中的 情景,他迷惑不解,但想到乘龙上天,刘裕觉得好歹 是个吉兆,将来时来运转,也说不定。于是吹灭灯, 想再睡会儿。不料却怎么也睡不着,没过多久,便是 晨鸡四啼,窗前露白了。 第二天一早,刘裕伺候继母用过早膳,便去祭拜 父亲。途中遇到一个叫孔恭的风水先生,刘裕趁机与 其攀谈。得知孔恭正在为一户富人挑选墓地,刘裕便 决定与他结伴而行。到了候山,刘裕的父亲就葬在这 里。因为家穷,没钱为父亲筑墓,只有一堆黄土耸在 那里,除了刘裕,没人认得。刘裕戏逗孔恭说:“这 墓怎么样?”孔恭绕墓地走了一圈,说道:“是谁挑 的这块地,这可是一块发王地呢!”刘裕骗他说不知 道,只问他什么时候会显贵。孔恭回答说:“不出数 年,必有征兆,前途不可限量!”刘裕笑道:“敢情 做皇帝不成?”孔恭也笑道:“你怎么知道这墓主的 子孙不会做皇帝?”彼此评笑一番,孔恭说者无心, 刘裕却是听者有意。二人作别,刘裕欣然回家,从此 心中有了大志向。不过时机未至,生计依然要顾,刘 裕整天外出劳作,不是卖鞋,就是砍柴;有时看到飞 禽走兽,也会射中几只,拿来充饥。 这年秋天,刘裕在湖边割芦苇。正割着,突然觉 得一股腥风扑面而来,又听见流水齐嘶,四面八方的 芦苇都发出一片秋声,震动耳鼓。刘裕觉得有异,忙 跳开几步,跑到一个高冈上,凝神四望。突然,从芦 苇丛中窜出一条鳞光闪闪的巨蟒,张目吐舌,十分恐 怖。刘裕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蟒蛇,吓了一跳,急忙摘 下腰间的弓箭,搭弓上箭,仗着天生的神力,向蟒蛇 射去。只听“嗖”的一声,不偏不倚,正中蛇颈。蟒 蛇负痛难忍,昂首怒视刘裕,好像要扑咬过来。刘裕 连忙又是一箭,正中蛇眼,蟒蛇垂下脑袋,蜿蜒而去 ,过了许久才不见踪影。刘裕估算了一下,蟒蛇竟有 数丈长,不禁失声道:“好大的恶虫!幸好我动作利 索,才躲过这一劫。”说完,又回到原来砍柴的地方 ,捆好已割下的芦苇,然后扛回家。第二天,刘裕又 来到湖边,隐隐听到捣药的声音,刘裕越发诧异。随 即依声寻觅,走到莽丛中,竟看见几个青衣童子正在 轮流捣药。刘裕朗声问道:“你们为什么在这里捣药 ?”一个童子回答道:“我家大王被刘寄奴射伤,所 以我们在这里采药。”刘裕又问:“你家大王是谁? ”童子回答说:“我家大王是这儿的土神。”刘裕笑 道:“你家大王既然是神,那他为什么不杀掉寄奴? ”童子说:“寄奴以后定会大富大贵,我家大王又怎 么能杀掉他呢?”刘裕一听这话,胆气益壮,呵斥道 :“我就是刘寄奴,专门来此除掉你们这些妖孽!” 童子一听到“刘寄奴”三字,立即骇散,连捣好的药 都不敢带走。刘裕将草药拿回家,后来每被刀箭所伤 ,便用草药敷治伤口,一敷即愈。历经几次征兆后, 刘裕自知前程远大,不应长栖于田垄,埋没终生。于 是与继母商议投身从戎,想伺机大展宏图。继母知道 他志向远大,就没阻拦他,由着他去从军。 刘裕辞别继母,投到孙无终旗下。孙无终见他身 材高大,气宇不凡,料知他绝非庸碌之徒,于是先让 他做自己的亲兵,不久又便提拔他为司马。晋安帝隆 安三年,会稽妖贼孙恩作乱,晋卫将军谢琰及前将军 刘牢之奉命讨伐孙恩。刘牢之久仰刘裕的大名,想将 刘裕收到自己旗下。刘裕也不推辞,立即投到刘牢之 的大营。刘牢之令刘裕率数十人前去侦探敌人的踪迹 。途中遇到几千名贼人,刘裕持着长刀,冲锋陷阵, 惊得贼众霎时溃散。随后,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又带 兵前来接应,杀得孙恩片甲不留,逃到海上去了。 不久,刘牢之回朝,刘裕也随军同去。孙恩无所 忌惮,又攻陷会稽,杀死谢琰。刘牢之再次奉命东征 ,令刘裕前往勾章。刘裕边战边守,屡胜贼军。孙恩 随后北犯海盐,刘裕忙移兵前去堵截,修城筑垒。等 孙恩前来攻城时,刘裕亲自率数名死士迎击,大破孙 恩。孙恩转走沪渎,航海到丹徒。丹徒是刘裕的故乡 ,刘裕得到警讯,日夜兼程赶往故乡。途中正好与孙 恩相遇,一阵兜头痛击,孙恩军霎时溃散。晋廷因刘 裕屡建奇功,升任他为下邳太守。刘裕受命后,继续 率军剿贼。孙恩慌忙从郁州逃往临海,逃亡途中徒众 被刘裕杀死大半。临海太守辛景趁势追击,杀得孙恩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投入海中,做水妖去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