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千字文(彩色插图版)/*名著*

弟子规千字文(彩色插图版)/*名著*
作者: 李毓秀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弟子规千字文(彩色插图版)/*名著*
ISBN: 9787560167046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八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

内容简介

【故事】 郯子的孝道 春秋时期,在位于今天山东半岛的地方有一个郯国。郯国国君的儿子郯 子自小便孝名远扬。 由于父母年迈,而且都患眼疾,郯子便承袭了国君大位。郯子当国君后 第一件事便是想方设法治疗父母的眼疾。大夫说这种病症治疗的最好办法是 饮用鹿乳,并用鹿乳洗眼。 但鹿乳难得,郯子便亲自带了几个侍从,整日钻深山,希望能找到鹿群 。可是鹿天性机敏,不等他们靠近,早跑得不见踪迹。 郯子等人望鹿兴叹,却也无可奈何。郯子因此寝食难安,苦思冥想得到 鹿乳的方法。 忽然,他突发奇想:为何不能把自己化装成一只鹿去接近鹿群?于是, 郯子便找来了一张鹿皮,将自己化装成了一只鹿的模样。 这一天,郯子早早进入山林,等待鹿群出现,他趴在地上,忽然发现一 支箭正瞄着自己。 他赶紧站起来,大喊:“别射,我是人!”然后述说了原委。猎人方才 明白,自己面前的人竟是国君。郯子的孝心孝行令猎人极为感动,他告诉郯 子自己家中有一头母鹿。 回到家中,郯子就用鹿乳给父母洗眼睛。几天以后,他父母的眼疾便痊 愈了。 郯子几次登门向猎人表示谢意,猎人老诚厚道,只说:“不用谢了,你 只要把郯国治理好,百姓永享安康就行了。”此后,郯子谨记猎人的话,精 心治理国家,勤政爱民,提倡孝道,使小小的郯国盛极一时。 【故事】 董卓的恶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京城,废掉了皇帝刘辨,另立 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 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结 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朝臣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 将他除掉。 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多岁了,也 被依法处死。 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也难逃一死,实在是 可悲啊! 【故事】 虞舜的大度 虞舜幼年丧母,父亲又双目失明,因此缺少了父爱和母爱。后来,盲父 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后娘长相丑陋,脾气暴躁、凶狠。一年后,她生了一个 儿子叫象。盲父亲偏心,疼爱后妻和幼子,对待虞舜却不冷不热。 虞舜转眼20岁了,成了声名远扬的一位大孝子。又过了十年,唐尧帝准 备退位让贤,大家一致推荐虞舜。于是,尧帝就让自己的儿子与舜交往,以 观察他的处世能力;又把两个女儿嫁与他,以观察他的治家本领。 后母和弟弟看到舜有财产又有美妻,非常嫉恨。象就鼓动后母除去舜, 想把其所有据为己有。 有一天,后母叫舜去淘井,然而,等舜下到井中,后母和弟弟却奋力向 井中填土,准备置舜于死地。 就在象得意忘形的时候,舜却突然站在了象的面前,这让象大为吃惊, 尴尬到了极点。而舜却一点没有生气,他大度地对象说: “很好,既然这样,你以后就可以同我共同治理天下了。”象听了哥哥 的话,无地自容,夺门而走。 原来,舜事先在井中挖了一个大洞。妻子见丈夫好好地活着归来,也是 悲喜交加。 尧帝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舜确实治民有为,于是放心地让位于虞 舜,让他治理天下万民。 【故事】 白起与儿子 民国时期,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字叫做白起。这人从小娇生惯养,交了 一帮狐朋狗友,成为当地一大公害,其父对其咬牙切齿,然而也无可奈何? 后来,白起成家娶妻。他的妻子天生聪颖贤惠。有一次她劝导丈夫不要 行恶,不料,白起却对她拳脚相加。自此妻子便不敢再提及此事。 白起的儿子名叫白景,生得十分可爱。白景慢慢长大,也懂事了,他意 识到了父亲的不轨。由于受到母亲的教导,白景聪明善良,他深以父亲的行 为为耻。 这天吃晚饭时,父亲满面笑容,心情甚佳。白景见这是个好时机,就语 带稚气地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要做爸爸这样的人,真威风,爸爸你说 好吗?”这话一出,让白起大吃一惊,想到这样一个可爱的儿子要做和自己 一样的浪荡子弟,这实在可怕!从此,白起便改过自新,一家人过起了幸福 生活。 P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