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仪

心仪
作者: 周德义|责编:黄小龙
出版社: 学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6.40
折扣购买: 心仪
ISBN: 97875077640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孔子以仁立儒 学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 ·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曾经对 文化的产展提出过“轴心时 代”的概念。他认为,在公 元前500年前后,也是中国 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 世纪一公元前3世纪),古 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 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的 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光照 千秋,源远流长。这是一 个有意义的历史发现,也 是对人类文化源泉的一种 规律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 家思想既是尧、舜、禹、 汤、文、武、成、康、周 公以来为古老的思想,也 是改造、建设、发展、完 善中国当代文化为重要的 思想理论基础。儒家文化 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核心。 第一节“轴心时代”形成 的文化及其发展、 文化是人的标识。每一 个人皆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也是一种文化的窗口。 因此,人是隶属于文化的 ,可以称为有文化的人或 者“文化人”。 文化乃是以“人”去“化”而 已。必要与需要是文化的 原动力。人既可以“文”“化” 物,也可以“文”“化”人。文 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 界的成果括物质与精神方 面和。也是说,文化是人 类面对外在之物的思维活 动及其行为举措。当然,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 不断地改变人类自身。 既然是“人”“化”,没有“ 人”自然也无从“化”。也是 说,人是在文化之前出现 的。文化是人生产的。当 初的人类处于纯粹的自然 环境条件下,由于人自身 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 他们必然会向自然界索取 食物等物什。这是情理之 中的事情。同时,生活在 不同发展阶段和自然环境 条件下的人,也在认识自 然和改造自然。 由此看来,有人然后才 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对 于自身需要和的应答。文 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 界的成果括物质与精神方 面和。但是,生活在不同 环境条件下的人,他们面 对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自然 是不尽相同的。即便是面 临同样环境条件的人,他 们的想法和选择也是不会 相同的,这主要取决于他 们的想法、及满足程度, 以及他们的努力程度和机 遇,还有环境能够给他们 提供怎样的条件与选择。 这样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 文化。臂如,同样是面对 餐具的选择,西洋人选择 用刀叉等西餐用具,中国 人选择用筷子等中餐用具 。而这些用餐的器具,皆 属于文化。我们通常所说 的欧式、中式建筑风格, 也是不同的文化现象。 我们常说,天下没有两 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 个相同的人。在相同的自 然环境条件之下,产生不 同甚对立的文化现象,是 不足为奇的。因为环境条 件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思 想,而思想产生了文化现 象。 文化的产展皆具有分化 的特点。文化因人而异, 是指文化具有民族、国度 的特;文化因地而异,是 指文化具有地域的特;文 化因时而异,是指文化具 有强烈的时代特性。那么 ,寻找文化之源泉乃是研 究文化的起点。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