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观画记

旅欧观画记
作者: 刘新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旅欧观画记
ISBN: 9787549547449

作者简介

刘新,史论家、批评家、出版家.先后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著有《中国油画百年图史》、《中国油画百年图像》、《书香旧影》、《漫话小丁》等著作。

内容简介

7月23日 下午3点多才到巴黎。由于周一美术馆不开门, 改行程先去看凯 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上铁塔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我 十年前来过, 就不上塔了,走到附近的夏宫喷水池拍戏水的人群。 这是一幅十分 典型的法国市民休闲图:阶梯式长形大水池,斜坡草 地上躺满了半 裸晒太阳的人,耀眼的阳光,晃动的青年男女,慵懒 的气氛,背景 是高大的埃菲尔铁塔……场面精彩,拍得很过瘾。晚 上住市内一家 三星酒店,在法国留学过的杨吴曼说这个区是巴黎17 区,在蒙马特 高地附近,治安有点乱。 7月24日 今天上午看奥赛,下午看罗丹,艺术大餐正式开 场了。奥赛博物 馆由旧火车站改建而成,建筑华丽宏伟,天窗顶光很 明亮。参观的 游客很多,大多是欧洲人,美女也很多,欣赏艺术是 这里的时尚。 奥赛收藏了很多印象派和纳比派的精品,比较意 外的是劳特累 克的一幅(2米多见方)《红磨坊舞女》,画在粗麻布 上,大画幅上 速写般的用黑色勾几下动态,脸部、裙子简略几笔颜 色,就如画在 小卡纸上一样轻松自如。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大画幅, 气势压人,完 全推翻了我印象中他大多画速写性小画的偏见。马奈 等人的色粉肖 像,精美细腻不输油画。我才买不久的一套印象派画 册,封面是马 奈的一张贵妇肖像,我一直以为是油画呢! 奥赛不让拍画,还是忍不住偷拍了一些,但效果 不好,只好认真 看画了。在美术馆看油画重要的是看颜色感觉,看原 作才能知道油 画色彩的奥妙,任何画册和照片都达不到那种透明和 丰富微妙的效 果,以及感受原作整体的色调、气氛、意境。以前常 听人说古典油 画是酱油色,其实完全是受印刷品的误导。由此也更 感到中国人学 油画之艰难,看不到大师的原作,印刷品真是误人不 浅! 在奥赛巧遇中国美院的陈宜明老师,他是随一个 写生活动来法国 的,快一个月了,临回国前再来看奥赛。他多次来法 国,看奥赛都 三十多次了。我又得叹气:我们才看了半天! 下午看罗丹博物馆,这是一座很大的豪华花园楼 房,是罗丹生前 政府给的,可见法国对艺术的重视。 罗丹坚实写意的造型、浪漫的激情、深切的人文 关怀至今令人感 动,花同楼房里众多的雕塑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 的苦苦思索。 但我又觉得他有些雕塑似乎太过于绘画性了,就像雕 塑里的油画, 太重情节、表情。而雕塑更多应该是大的形体语言和 象征性,不要 太文学性。 7月25日 今天在卢浮宫一天。十年前随广西教育代表团来 时,只看了两个 多小时,像普通旅游者。这次上午9:30进去,下午6 点出来,整整站 了9个小时,累透了。 古典时期的画形式感很强,富于象征性。《蒙娜 丽莎》画前人 山人海,上次来看只有防弹玻璃并用绳子隔开1米多 ,如今是几重防 线把人群隔开十几米以外,根本看不到画。人们更像 是来朝拜一个 艺术神话,还还心愿,看来古代大师们也未能逃脱被 造星的命运。 听涂导说,最近在佛罗伦萨人们正考证一副遗骸,说 是蒙娜丽莎 的,这就更无聊了。其实,文艺复兴时期我更喜欢波 提切利、乌切 罗、弗兰切斯卡、米开朗琪罗他们的画。大卫和安格 尔的画太冷静 理性,德拉克洛瓦充满激情和才气,而格列柯两张大 画让人眼前一 亮,强烈的黑白、个性的造型使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上个月刚买 了一本他的画册,所以倍感亲切。印象很深的是非洲 的雕刻,原始 粗犷的生命力,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令人惊叹的创造 力。许多雕刻 造型十分前卫,一些作品简直让人怀疑是现当代的, 而且还更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我忽然想,法国艺术的确充满精致高 雅和才情,但 远不及非洲艺术强悍的生命力和大胆的创造力,于是 也就理解高更 为什么要抛弃巴黎优雅的生活,而只身跑到太平洋岛 国与土著人生 活,还有毕加索为什么要把非洲雕刻作为开创立体主 义时期的突破 口了。 其他的画大都熟悉,以前来看过一次。但仍有许 多新感悟,如柯 罗、米勒、拉图尔等大师的作品。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