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社会(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人类如何应对不平等)(精)

不平等社会(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人类如何应对不平等)(精)
作者: (美)沃尔特·沙伊德尔|译者:颜鹏飞//李酣//王今朝//曾召国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不平等社会(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人类如何应对不平等)(精)
ISBN: 9787521704495

作者简介

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 Scheidel)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迪卡森讲席教授、古典学和历史学教授,人类生物学系的肯尼迪-格罗斯曼研究员,是当前国际古希腊、古罗马史研究领域重要、活跃的学者之一。 沙伊德尔已经出版了十几部著作,包括《罗马与中国》《剑桥希腊罗马经济史》,并在前现代社会和经济史、人口统计学和比较史学等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

内容简介

序言 不平等的挑战 “一种危险且不断增长的不平等” 需要多少亿万富翁才能凑足世界人口财富净值的一半?在2015 年,地球上最富有的62 个人所拥有的私人财富净值,就与人类较为贫穷的那一半,即超过35 亿人拥有的一样多了。如果他们决定一起去野外旅游,一辆大客车就可以把他们全部装下。而在前一年,需要85 个亿万富翁才能达到这一门槛,也许一辆更宽敞的双层巴士才能容纳他们。在不久前的2010 年,这类人要不少于388 个,他们的资产才能相当于全球较为贫穷的那一半人拥有的资产,这就需要一个小型车队,或者一架普通的波音777 或者空客A340 飞机。 然而,不平等并非仅仅是由一些亿万富翁造成的。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家庭现在拥有略微超过一半的全球私人财富净值。如果把他们一些藏匿在海外账户的资产包含在内,将会使得这一分布进一步偏斜。如此悬殊的差距也并不是简单地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各个社会中存在相似的不平衡。最富有的20 个美国人现在拥有的财富与这个国家底层的那一半家庭合起来的一样多,而收入最高的1% 群体占了国民总收入的1/5。不平等程度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在上升。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收入和财富分布都变得更加不均衡了。同时,拥有财富的人在此基础上会获得更多财富:在美国,收入最高的1% 群体中最能赚钱的1%(收入最高的0.01%)将他们的收入占比从20 世纪70 年代的水平提高了几乎6 倍,该组中收入最高的10% 群体(收入最高的0.1%)提高了4 倍,剩下的大约75% 的人的平均收益增长则远远低于这些更高层次的群体。 这所谓的“1%”可能是顺口而出的一个简单代称,也是我在本书中反复使用的,但是它可能也起到了把财富在更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程度模糊化的作用。在19 世纪50 年代,纳撒尼亚尔·帕克·威利斯创造出“上面的一万人”这一词汇来形容纽约的上流社会。我们现在可能需要使用该词汇的一个变体——“上面第一万人”对那些为扩大贫富差距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进行公正的评价。即使在这种上流社会的群体之中,那些在最顶层的人还是会超越其他人。当前,美国最大的私人财富大约是美国平均家庭年收入的100 万倍,这个倍数要比其在1982 年的时候高20 倍。即使如此,美国面对中国也会相形见绌,虽然后者的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相当小,但有更大数量的财富以美元计算的亿万富翁。 所有这些都招致了越来越多的焦虑。在2013 年,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 已经把不断上升的不平等当作一种“明确的挑战”: 这是一种危险且不断增长的不平等,而且向上流动性的缺乏已经危害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基本信念——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有机会获得成功。我相信这是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面对的明确挑战,即确保我们的经济发展服务于每一个勤劳的美国人。 2011 年,投资商、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曾愤懑地说,他和他“超级有钱的朋友”没有支付足够的税收。这些观点得到了广泛传播。2013 年,一本关于资本主义不平等的、长达700 页的学术著作,在出版之后的18 个月内卖出150 万本,并且跃居《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精装畅销书榜榜首。 在民主党为2016 年总统选举进行的党内初选当中,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对于“富豪阶层”的无情谴责吸引了大量人群,草根支持者给予数以百万计的小额捐助。中国也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努力。谷歌打消了我们全部的疑虑,它就位于我所居住的旧金山湾区,是这里最大的不平等制造者之一,借助它我们能够追踪公众对收入不平等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程度。 所以,有钱人是不是简单地变得越来越有钱了?并不完全如此。相对于亿万富翁阶层,或者更为宽泛地说是“1%”阶层所有备受争议的贪婪而言,美国最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只是到最近才赶上了1929 年的水平,现在资产集中的严重程度要比那个年代的更为轻微。在“一战”前夕的英国,最富有的1/10 家庭令人震惊地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92%,几乎把所有人都排挤出去了;今时今日他们的收入占比仅略微超过全体的一半。较高的不平等程度有一个非常长的谱系。2 000 年以前,古罗马最大的私人财富几乎等于帝国平均年人均收入的150 万倍,大致相当于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今天普通美国人财富之间比例的水平。就我们所知,罗马收入不平等的总体程度也与美国的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到大约公元600 年前后的教皇大格里高利的时代,大庄园已经消失,给罗马贵族留下的财富少到他们要依赖教皇的施舍来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不平等现象减少了,因为尽管许多人变穷了,但富人损失更大。在其他情况下,工人的生活质量有所好转,资本回报率却下降了:在黑死病之后的西欧,实际工资增长了一两倍,工人一边吃肉一边喝啤酒,地主则竭力保持体面,这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收入和财富的分布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为什么有时候它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就近年来不平等所受到的巨大关注而言,我们对这一点的了解要比预料的少得多。高额技术性奖金资助的机构经常处理的一个问题巨大且日益严重、紧迫:为什么收入在上一代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集中?关于20 世纪早些时候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不平等现象大量减少的驱动因素的记录还很少,而在更久远的历史时期,物质资源的分配远没有这么多。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为当今世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担忧,这为长期的不平等研究提供了动力,正如当代气候变化鼓励人们分析相关历史数据一样。但我们仍然缺乏对大局的正确理解,即一个覆盖了大部分可观测历史的全球性调查。一种跨文化、比较性和长期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机制至关重要。 \"1.斯坦福大学教授、古罗马史专家沃尔特·沙伊德尔全新力作,聚焦社会、经济不平等(贫富差距)问题 2.跨越千年文明和冲突,逆向思考不平等根源;盘点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揭示暴力和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规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阐述深入,洞见深刻,值得读者深入阅读 3.获坎迪尔历史奖提名、《金融时报》/麦肯锡最佳商业图书奖提名、《经济学人》年度图书、《华尔街日报》“商业领袖推荐图书”等诸多奖项,专业性、实际意义获得肯定 4.颜鹏飞、罗新、刘津瑜、史蒂芬·平克、罗伯特·J. 戈登、大卫·克里斯蒂安等知名学者推荐 5.武汉大学教授、国务yuan特殊津贴专家颜鹏飞领衔翻译,深度剖析本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