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2.60
折扣购买: 至贵人间欢兴未了
ISBN: 9787554619971
老舍,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 年远赴英国。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1950 年创作话剧《龙须沟》,次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 年发表《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之一。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猫城记》《四世同堂》《离婚》等,剧本《方珍珠》《春华秋实》《女店员》等。出版小说集《蛤藻集》《樱海集》《火车集》《赶集》,有《老舍全集》行世。
人们提到老舍,往往首先会想到其小说家的身份,其次是戏剧家,然后才是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小说家已成为老舍的一个极为显著的身份标签。如果从创作时间上看,老舍从事小说写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1921 年,也就是他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老舍最后的小说作品是写于 1961 年至 1962 年的《正红旗下》,那是在他辞世前四五年。这样来看,小说创作几乎贯穿了老舍的一生,时间跨度长达约 40 年之久。如果从数量上看,老舍创作的长中短篇小说计有 80 余部(篇)之多,在 19 卷的《老舍全集》中小说卷就占了 8 卷,可谓体量庞大。随着近些年其佚文不断被发现,他的短篇小说数量仍在增加。再从质量上来看,老舍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完全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如《骆驼祥子》这样的杰作已经被誉为 20世纪 30 年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之一,数量众多的中短篇小说中也不乏名篇。 老舍的小说写作之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他在 1924 年旅英之前似乎并没有企图在文学领域有何建树,反而是立志潜心做一名教育工作者。初到英国时,他的愿望还是通过阅读英文读物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以便能够更好地胜任中文外教的工作。由于教会的关系,老舍被派遣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讲师,教英国人说中文,此前他只在燕京大学补习过英文。英文读得多了,使老舍萌发了自己也拿起笔来写作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老舍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就应运而生了。从此老舍一发不可收,在英国伦敦接连又写作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由此奠定了老舍小说家的身份。 老舍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他将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发生的舞台放在了他的生身之地北京(北平)。人们常说故乡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早年生活的故乡,往往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作家的成长,影响其情感气质的习成,与之建立起心灵的联系、灵魂的链接,并由此形成了作家永远割不断的精神故乡,这构成了一个作家的文学特质。除此以外,老舍的北京情结的萌生还源于自身的满族身份。清朝从定都北京到正式瓦解历时 200余年,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旗人定居在北京,久而久之,他们便跟这座城建立起了不解之缘。他们跟北京城共同繁荣,既改造着这座古城,又享受着这座古城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荣耀。京城旗人普遍具有的恋京情结,在老舍身上体现得异乎明显。因而,他在拿笔写作之际,往往选择北京城作为背景。 1.甄选老舍不同时期中短篇小说,篇篇经典,演绎人生百态! 2.人物形象个个鲜明、独特,如在眼前,展现时代变迁下人的无奈与辛酸。 3.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史宁先生亲审选编、倾情作序。收录《歪毛儿》《月牙儿》《开市大吉》《我这一辈子》等篇目,让读者多领略老舍小说的魅力! 4.文画交映,书中收录齐白石、陈师曾等画家名作,赏心悦目。 5.随书附赠老舍书法作品书签;购买一套书籍,即可获得陈师曾所绘《北京风俗》图册拉页! 6.裸脊锁线、流线型竖腰封,清新舒爽又典雅,开本轻巧方便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