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长大(一位德国侨民的经历1925-1951)/外侨回忆录系列/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

在上海长大(一位德国侨民的经历1925-1951)/外侨回忆录系列/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
作者: (澳大利亚)沃尔夫冈·特律格尔|责编:韩瑞华|总主编:王敏//吴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在上海长大(一位德国侨民的经历1925-1951)/外侨回忆录系列/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
ISBN: 97871080696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1925年-1932年 1925年11月28日凌晨2点 ,在位于中国上海法租界亚 尔培路①的家中,我呱呱坠 地了。 我在世界这一端的生活 即将展开。我的双亲跨越半 个地球,从德国萨克森州莱 比锡来到了这里。我亲爱的 父亲沃纳·特律格尔 (Werner Troeger)是一名 机械工程师,供职于礼和洋 行(Carlowitz & Co.),许 多德国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就 是这家公司代理的,其中就 包括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克 虏伯(Krupp)公司。1923 年,父亲申请调至“东方的 巴黎”——上海工作,他担 任公司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我亲爱的母亲伊尔丝·格 特鲁德·希茨霍德(Ilse Gertrud Hietschold)是一 名建筑师的女儿。1924年 ,她跟随未婚夫来到上海。 次年,他们结婚了。为了迎 接我的降生,他们一起幸福 地安好了家。 1927年,克虏伯通过礼 和洋行,并且在德国军事顾 问的协助之下,装备训练了 一支35万人的中国精锐部队 ,为其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 武器,使得蒋介石有足够信 心向日本侵略者显示他已做 好了抵抗的准备,将与他们 决一死战。同时,这也让蒋 介石在与日益壮大的共产党 的博弈中获得了优势。 上海是远东最大的港口 ,拥有300万人口,其中心 地带由殖民当局管理。英国 人管理“公共租界”,法国人 管理“法租界”,前者大约占 地2500公顷,后者则约为 1100公顷。中国人管理的 广大工业区域,像闸北、老 城厢(Nantao)、徐家汇 和浦东等,都环绕在外国租 界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