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理随笔
作者简介
柳宗理(1915—2011) 日本工业设计先驱。 早年学习西洋美术,受柯布西耶和包豪斯主义影响,投身工业设计领域。 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社会上出现大量偏重商业主义、追逐流行的劣质产品。柳宗理立足机械时代,吸纳手工艺的优良传统,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等要素,以优质设计为目标,活跃在设计一线长达半个世纪,设计内容从海报、商标、文具、餐厨具、家具到奥运火炬、交通设施、建筑等,涉猎广泛,影响深远,奠定了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他的“蝴蝶凳”1957年荣获米兰三年展金奖,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列为永久馆藏,亦开启“日本设计”的国际知名度。 此外,作为“民艺运动之父”柳宗悦的长子,他也是“民艺精神”的继承者和日本民艺馆的第三任馆长
内容简介
蝴蝶凳 我在战后不久开设事务所并从事设计工作,那时日本在经济上很困难。日本政府为了打破僵局,试图尽一切办法令日本更有活力,便把我们这批设计师送到了美国,让我们观摩并学习美国的各种技术。那时的我拜访了现代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在他家,我看到了由弯曲加工的三合板制作而成的足套。听说这是战争时为了保护美国士兵受伤的脚而制作的产品。伊姆斯运用这项技术,设计出了著名的伊姆斯椅。我记得自己当时震惊于这项技术,然而回到日本后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于是我自娱自乐地把塑胶板加热折弯,尝试着塑造出各种形状。当时并没有特别想要设计椅子,只是想试着弯曲塑胶板,看看能做出什么,就这样持续了两三年。一开始完全不确定是否能做出椅子,但做着做着,我开始觉得也许能够造出一把椅子,便逐渐形成了蝴蝶凳的形态构想。然而,由于这是从未见过的全新形态,没有一家工厂有兴趣试着制造。后来在仙台,有家叫工艺试验所的机构的技术人员看到蝴蝶凳的方案后,表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对伊姆斯使用的由高频波成形技术制作的三合板也很有兴趣,曾专门研究过。 说到底,在当今这种科学极速发展的时代,设计师无法独自一人完成设计,必定需要技术人员的协助。在设计这款蝴蝶凳时,我从试验所的技术人员乾三郎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才逐渐确定了设计的形态。在凳子的形态确定之后,就要决定生产工厂,然而在哪里都找不到愿意生产这款前所未有的怪凳子的工厂。最终姑且还是做出来了试作,拿到意大利的著名国际设计展( 米兰三年展)参展,结果意外地获得了金奖。这件事上新闻后一下子出了名,便有两三家工厂表示愿意生产这款凳子,天童木工就是其中的一家,还特意把乾先生从工艺试验所挖了过来,负责这款凳子的制作。 蝴蝶凳使用的三合板需要将厚度约为1 毫米的几片单板用黏合剂粘在一起,再用高频波加压成形。之后将压成“フ”字形的三合板用两个螺丝钉背靠背连在一起,再用一根撑条连接,使椅脚不会分开,构造非常简单。 起初我在设计这款蝴蝶凳时考虑的是在日式住宅的榻榻米上的生活。为了不损坏榻榻米,我把凳脚与榻榻米接触的部分削平,令左右接触榻榻米的部分成为两条细长的线形。然而最近,人们很少在榻榻米上生活,所以我便把原本为了保护榻榻米而削平的凳脚底部的中间稍稍挖去了一些,变成了现在的四点接触地面的样式。 直到不久之前,这款蝴蝶凳还只在日本的天童木工工厂制造,如今在欧洲也有制造,而且一下子在欧洲、美国传开,又因被世界各国的美术馆收藏而出了名。没想到我设计的蝴蝶凳居然会传到世界,至今我仍对此满怀感激。 日本工业设计奠基者柳宗理自选文集,设计思想集大成之作;读懂柳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