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高校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360度鲁迅
ISBN: 9787549321414
。。。
二、鲁母为何选中朱安做媳妇 凡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鲁迅的妻子叫许 广平,但有几人知道一个叫“朱安”的女子呢?然而 ,正是这个“朱安”,才是鲁迅原配妻子! 不过,在鲁迅的历史里,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 神化的需要,朱安这个人成了一个忌讳,被有意删除 了,无形消失了。朱安的“出土”,恢复原配的身份 ,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潮流 ,才让“朱安”浮出了水面。 那么朱安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呢?鲁母为什么会 选中朱安做媳妇呢?又为什么把鲁迅从*本骗回来完 婚呢?让我慢慢道来—— 1902年初春,年满二十一岁的鲁迅,以优异成绩 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3月赴*本留学,人东京弘文 学院学习*语。因为鲁迅是周家长子,父亲去世以后 ,鲁母就开始为长子的婚事*心——早定下一门亲事 ,就早一点安心。鲁母考虑到自己家道中落的处境, 儿子个头也不高,条件不怎么好,能找一个条件过得 去的女子就行了。她先是相中表妹琴姑,后因八字相 克,婚事告吹,鲁母就四处托媒,渴望早*了却这门 心事。 神通广大的媒婆,传来了好消息:在绍兴城内丁 家弄里,有一个叫朱安的女子,出生于1878年6月, 比鲁迅长三岁,还是鲁迅叔祖母蓝太太的一位内侄孙 女,多少有点沾亲带故。朱家经济条件颇好,有两幢 宽敞的大宅子,外带养鱼池和小花园,这在当时绍兴 城里也算得上是殷富人家。朱家社会地位也风光,祖 上做过知县,称得上书香门第,且家教严正。朱安虽 未读书,但守信知礼,温良恭俭让,尤其是脾气和顺 ,会做女红,擅长烹饪,这都够得上好媳妇的标准。 美中不足的是: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短短的双腿 下是缠着三寸金莲的小脚,身材偏小,其貌不扬。不 过,在那个时代,这也算不上什么致命缺点。那是一 个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婆婆对媳妇的要 求主要是贤慧能干,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媳妇呢! 鲁母听了媒婆眉飞色舞的描述,认为朱安这女子 不错,做自己的儿媳是绰绰有余。特别是朱安听话顺 从的品性,擅长女红烹饪的贤惠,无疑是心中理想的 人选。老人白作决定,定下了这门亲事,想必远在东 瀛的长子一定也会喜欢。1901年4月,老太太并未征 得鲁迅的同意,就去朱家“请庚”,询问生辰八字, 由双方家长做主,轻率地定下了这桩婚事——这是一 桩决定朱安一生悲痛命运,给鲁迅带来终生痛苦的悲 剧婚娴!在那个时代的青年来说,由“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定下终生,也是他们的共同命运。 这门亲事在鲁母看来,门当户对,天造地设,极 为中意。据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回忆:“母亲极爱我大 哥!也了解我大哥,为什么不给他找一个好媳妇呢? 为什么要使他终身不幸呢?——那只有一种解释,那 就是,她认为朱安一定胜过她所有的侄女、甥女。” 正是这种善意的母爱,成了儿女们“生命难以承*之 重”! 鲁母毫不犹豫地定下这门亲事,除了认为朱家经 济条件好,朱安贤惠外,应该还有以下因素:鲁老太 太守寡之后,一人在家,孤独难耐,需要一个女子作 陪伴。我们都知道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 建人——其实,鲁迅还有一个四弟椿寿,不幸于1**8 年底因病夭折。鲁母丧夫之后两年,又遭丧子之痛, **悲伤,心情寂寞,*加思念在外读书的长子。老 人身边只有三子周建人在会稽县学堂读书,还是走读 ,早出晚归,家里**冷清。老人希望早*有个媳妇 陪伴在身边,打发光阴,驱除寂寞。另外,鲁老太太 年事已高,对许多气力活、家务事都显得力不从心, 老太太渴望有一个媳妇在身边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 当然巴不得早*定下儿子的亲事,尽早接媳妇过门。 当然,鲁研界也有一说,认为鲁迅的婚姻实际上 是媒婆包办的,甚至说老太太是*了媒婆的骗。由于 媒婆能说会道,鲁母听了觉得中意,就果断地答应了 这门婚事。媒婆得到允诺后,便将这门婚事四处说开 了,弄得满城风雨,致使周家很被动,迫于舆论的压 力,老太太觉得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得认下了这桩婚 事。不过,我倒觉得这种说法显得牵强,只是人们的 一种善良愿望——为鲁老太太开脱责任。 那么,鲁迅自己对这桩突如其来的婚事是怎么看 的呢?鲁迅这时已经东渡*本,不久就接到母亲的来 信说:自己做主为他定了亲,名叫朱安,性情好,懂 规矩,我见过一面,相信我的眼力不会错;只是按旧 式规矩养大的,是一位缠足、不识字的传统女性。鲁 迅**个反应是,坚决反对,要求退婚。鲁母第二封 信很快就来了,无论如何都不能退婚:一是母亲亲自 到朱家求的亲,现在返聘毁约,无法向朱家启口;二 是周、朱两家都是体面人家,若退婚有损声誉;三是 退了婚,朱安将来无法嫁人。为了给鲁迅施加压力, 鲁瑞还托鲁迅的叔父周冠五写信,规劝鲁迅千万不能 退婚。恪尽孝道的鲁迅考虑到母亲半生悲苦,不忍因 自己的婚事再伤母亲的心;加之想到自己常年不能在 母亲身边尽孝,娶了一房媳妇,让母亲多一个说话的 人,多一双帮衬的手,这也是儿子应尽的义务。 在退婚不得的情况下,鲁迅只得退步提出两个条 件:一要朱安放足,不再缠小脚;二要她进学校念书 ,学认字。显然,年轻的鲁迅当时对自己的婚娴还抱 有些许的希望,即使不能自己选择,也想尽量将它改 造成新式女子,接近自己的理想婚配。母亲第三封信 追了过来,传达了朱安的回应:一、脚已经缠了多年 ,放不大了;二、年纪大了,不适合进学校念书。这 不难看出朱安从肉体到灵魂,都是一个地道的旧式女 人,要改变她已经不可能,就看鲁迅自己的选择了! 其实,鲁迅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他太孝敬母亲。 他觉得母亲实在是太不幸了,眼前总会浮现母亲那双 永远都是慈爱而忧郁的眼睛,一位柔弱的寡母含辛茹 苦把儿女们拉扯大,而且培养他们读书识礼,身为长 子的鲁迅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母亲为儿子牺 牲了一生,做儿子的就不能为母亲牺牲一次婚姻吗! 鲁迅只能痛苦地接*母亲送给他的这份特殊“礼 物”。他曾对挚友许寿裳说:“这是我母亲送给我的 礼物,我只有好好地供养她,至于爱情,那是我所不 知道的东西。”尽管内心有说不出的苦衷、难以承* 的痛苦,为了母亲,他也只能自己吞下这枚苦果。只 要母亲愿意,就由她去吧。反正自己身在*本,学业 繁忙,暂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能拖则拖,得过且过 ! 三弟周建人在谈到鲁迅婚姻时,说过一句朴实而 耐人寻味的话:“我大哥的失望是很难形容的,这也 难怪,俗话说:生意做勿着,一遭;老婆讨不着,一 世。这是一生一世的事呢!”——那么,鲁迅将怎样 处置这份母亲赠予的特别“礼物”呢?他会与自己不 爱的女人朱安结婚吗?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