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与焉支(郑张尚芳博客选)(精)

胭脂与焉支(郑张尚芳博客选)(精)
作者: 郑张尚芳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胭脂与焉支(郑张尚芳博客选)(精)
ISBN: 9787544490276

作者简介

郑张尚芳,汉语方言研究名宿,上古音构拟的世界三大家之一。 郑张尚芳,温州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语音研究专家。郑张尚芳是上古汉语研究领域郑张-潘学术体系的主要开创者,著作有《温州话音系》《上古音系》《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等,另有数十篇重要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

内容简介

“支那”真正的来源 缅文古称中国为Cin’[sin’]或CinaESina],和梵文 Cina、希腊语Thinae,其他欧洲语sin-(拉丁语Sinae、英 语、法语Chin-)同源,通常都认为这些都是汉语“秦”的 对音,见伯希和引马丁尼说(Pelliot Paul,1904;罗常 培1950)。 其实这种说法有几处疑点: 第一,秦始皇虽然一统中国建立了“秦”王朝,然而 秦朝存在的时间,放在历史长河中,则过于短暂。而在此 之前,在作为周之诸侯国这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秦 之先人对胡狄的影响力不逮三晋。按《史记》载,晋文公 伐逐戎翟迎回被逐的周王,晋悼公甚至能使戎翟来朝晋; 赵襄子逾疆吞并代地以临胡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 林胡、楼烦”置三郡,李牧致使匈奴不敢入边。晋相邻于 三狄,其中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长狄□(特殊 字体)瞒,各部皆灭于晋景公,白狄因收留过文公重耳得 免,而其后“肥、鼓”亦灭于晋昭公、晋顷公,仅鲜虞( 中山)灭于赵惠文王。秦国的影响力则主要体现在与西戎 的关系上。就全国来说,晋自文公创霸,“襄、景、厉、 悼”四公继霸,在中原诸侯间也曾一度有“周衰晋兴”“ 周卑晋继”之说。 秦之建国既远晚于晋,先期在全国的影响力也远逊于 晋国,不可能越过晋而代表中国。 第二,“秦”字的上古音构拟为zin)dzin,古代汉语 中一直念作浊音,至近代汉语时方始变清音。上引(见第 一段)各外语大都并不缺浊声母,如是对译“秦”字,为 什么却全都对译作清音,无一作浊音呢?令人怀疑。 第三,几种古印度语文献早于秦代就称中国为Cina了 (较晚的有笈多王朝大臣所写的《治国论》,年代在公元 前300年间,也早于秦武王,早于秦王赢政则近百年),后 来汉译佛经译之为“脂那、支那、至那”,又或称 Cinisthgna,汉译“震旦、振旦、真丹”,按-a、- isthana皆为其语之邦域地名后缀,词根cin都回译为章母 字“震振真”或“脂支至”等,也都明显是发清音的。波 迪埃(G.Pauthier)说,据最古老的《摩奴法典》,公元 前1000余年前,人们从印度迁至中国西部成立Thsin国。 Thsin与China为同一个字。 H.裕尔(H.Yule)《东域纪程录丛》第一章讨论Cina 名称的起源时指出,“支那”Cina自古就为印度人所知, 并据德经等人所说,已提出“支那”可与“秦”有关,也 可与某个具有类似称号的国家有关,其中即有晋Tsin和郑 Ching。我们现在知道,“郑”上古音读deng是不合要求的 ,而“晋”则较符合要求。 交通史告诉我们,最初印度及西方人,是通过中亚人 从北方草原的胡人(狄、匈奴)处得知中国的。草原民族 南下最初碰到的应是周成王时分封于北边的“晋”?sin( )tsin)国(叔虞始封于唐,其子燮父因所都傍晋水而改称 晋侯),过二三百年后才又碰到周平王分封的“秦”zin( )dzin)国。(依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公元前1046年武王 伐纣封建,至平王公元前770年封秦,共276年;若依“成 王继位伐唐以封叔虞”说则减4年,若依我友吴瑞松的“伐 纣在公元前1050年”这一说,则再加4年,相隔年数仍皆在 272—280年之间。) 秦晋两国相邻,古音又相近,可能胡人乃据最初印象 的“晋”而混称秦晋同为清音Tsin。(何况汉以后还有250 年的晋代,可加深其清音印象,此外,历史上的“五胡乱 华”正为五胡乱晋。)《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匈奴 传》《西域传》《佛国记》中所称的“秦人”之原语可能 就是清音之秦晋混称。 P1-3 83篇学者随笔,龙与虫并雕 12幅古风彩插,画使文增趣 博客时代(2006~2017)的“大家小文”正式出版! 发千古幽情,觅绝代殊语,听郑张尚芳先生讲述汉语与国内各民族、周边各国语言之间的有趣故事! 国学新知 汉语与国内各民族 ? 千古之谜《越人歌》 ? “支那”真正的来源 ? 吐蕃 “蕃”究竟怎么念? ? “胡同”非借自蒙古语“水井” ? “塞黑思”“阿奇那”不是猪狗 ? 玉树和舟曲的本义 ? 《诗》《书》语言的民族成分 国学新知 汉语与周边各国 ?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 史书中日本为什么叫“倭奴”? ? 缅甸国名的来历 ? 朝韩语朴姓不读“Piáo” ? “啊?”的全球相似性 ? 外来字与外来词 国学新知 语音 ? 用古音读唐诗 ? 孔子怎么读“有朋自远方来”? ? 陈寅恪的恪怎么会读“què”? ? 今人口语里的古音 ? 用汉语拼音试拼上古音 ? 赵元任《施氏食狮史》古音标注 ? “廿”字为何读作“念”? ? 嬛有五音,甄嬛应该怎么读? 国学新知 词汇 ? 东西为什么叫“东西”? ? 东西、南北的本义是什么? ? “床前明月光”,究竟是哪张床? ? 三伏天的“伏” ? 胭脂与焉支 ? 张爱玲传播的通俗语源 ? 说“梦” ? “吉利”释源 ? 方言中房子的说法 国学新知 习俗与文化 ? 古代兄弟如何排行? ? “元宵”语源 ? “端午”漫话 ? 虎年说寅、虎 ? 温州正月滚龙灯 ? 奥运开幕式的击缶失误 ? 谁是汉字的创造者? ? 华夏文明四千年与夏语记录